战后的战利品分配中沙皇政府自然要付出代价了。
亚历山大三世面无表情的问道:“在我们的约定范围之外,维也纳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想要准备让亚美尼亚人独立建国,作为两国的缓冲,地点就在属于我们的高加索地区,你们觉得的怎么样?”
了解亚历山大三世的人都知道,面无表情意味着沙皇陛下很不高兴,只是良好的教养让他克制住了情绪。
当然能够克制情绪,意味着情况还不算太糟糕,不用担心一言不合就被赶回家种地。
沙皇有脾气都是正常的,在历代沙皇中亚历山大三世都算是好伺候的,至少他不会杀大臣。
内政大臣齐尔诺梅尔故作气愤道:“陛下,这种事情万万不能答应。俄奥两国的边界线绵延上万里,哪里需要什么缓冲?”
万里还是夸张了一点点,不过七八千里还是有的。
两个大国紧挨着,为了减少冲突自然需要缓冲区,可惜俄奥两国漫长边界线决定了缓冲不过来。
俄奥也算是世交了,从反法战争开始,双方就成为了盟友。中途盟约虽然断过,但实质上的盟友关系,一直都没有结束过。
几代人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除了统治者还互相担心对方的威胁外,民间根本就没那概念。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反对道:“话不能那样说,俄奥都是大国,边界线还是短一点的好。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两国交换领土,以缩短边界线,减少两国爆发冲突的可能。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最后没能达成一致。
奥地利人想要亚美利亚人独立建国,肯定不会只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很有可能是维也纳政府在进行试探。
当年无法做到的事情,不等于现在也没办法做到。
维也纳政府不是提出补偿了么,没准他们是想要趁我们财政困难,掏钱买下小亚细亚半岛,以减少两国的边界线。
我觉得可以先接触一下,如果奥地利人给的补偿合适,划出一片贫瘠的土地给亚美尼亚人建国也可以。”
边界线漫长也是有利有弊,在可能增加冲突的同时,也意味着两国政府必须要更加慎重考虑两国关系。
要是爆发了战争,那是真的防御不过来。你能打过来,我能打过去,分出了胜负也是两败俱伤。
俄奥友好已经不是单纯依的利益结合,还包含着两国政府的无奈。做敌人的成本太高,大家只能做盟友。
每次提起“领土交易”,沙皇政府就会联想到远去的阿拉斯加,留下无尽的悔恨。
当然,亚历山大三世是理性的,不是民间哪些愤青。他非常的清楚,当初拿阿拉斯加抵债也是无奈之举。
不把阿拉斯加丢给奥地利,以俄罗斯帝国的实力,也保不住那块冻土。
别看只有白令海峡相隔,实际上那就是无法跨越的天堑,距离决定了沙皇政府的力量投放能力几乎为零。
在当时来说,面对英属加拿大殖民地的威胁,引入奥地利的力量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黄金,亚历山大三世确实眼热,但架不住俄罗斯帝国实力有限,根本就守不住那块宝地。
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
本土不能卖,殖民地还是可以商量的。别看沙皇政府似乎都是本土化管理,实际上很多地区就是殖民地性质。
具体可以参考包税制度,即便是亚历山大二世完成了税制改革,俄罗斯帝国仍然有很多地方继续采用包税制度。
不是沙皇政府看不见包税制的危害,怎奈俄罗斯帝国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偏远地区的税收都不够给税务人员发薪水。
为了不让本就不好的财政破产,沙皇政府政府不得不将征税的权力卖给资本家。
甚至为了节省成本,某些地区的行政权力,也直接下方给了地方贵族。
当然,这都是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财政好转,到期后沙皇政府还是会收回的。
亚历山大三世若无其事的说道:“先谈着吧,不管奥地利人有什么计划,我们只要做好自身就行了。
这次一定要吸取教训,必须要提前勘探好地方上的资源,以便和奥地利人谈价钱,不能再让他们捡便宜了。”
沙皇政府不缺领土,亚历山大三世更是沙皇中的和平主义者,对土地的窥视欲望算是历代沙皇中最低的。
如果不是奥地利生拉硬踹,他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起俄土战争。
新占领区短期内是不能创造财富的,相反还要投入大量的行政经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入不敷出。
对财政不好的沙皇政府来说,现在增加领土,实质上就是在增加负担。
只要价钱合适,从战利品中划一块土地给亚美尼亚人独立建国,自然不是问题。
外交大臣奥斯卡·希门尼斯说道:“陛下,刚刚驻维也纳使馆传来一个消息。
小亚细亚半岛出现了瘟疫,传染性非常高疑似是黑死病,多名医学专家认为该地区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
为了减少人员损失,维也纳政府启动了《紧急避险法》,准备疏散新占领区的人口。
他们有意把这项业务外包,并且发放了高额移民安置费,根据路程远近,具体标准是每人15~40神盾不等。
只要把这些人带离奥地利安置,就可以获得至少15神盾的补贴。
如果政府财政困难的话,或许我们可以考虑……”
疫情自然是有的,不过不是大规模瘟疫,更不是什么黑死病,要不然奥地利也不可能这个时候采取行动。
资本家们虽然贪婪,但是人家更惜命。人口贩子的利润虽然高,但也其中的风险也高。
大航海的死亡率本来高,要是加上瘟疫,那是随时都可以船灭。就算是不团灭,人死得差不多了,又拿什么去收钱呢?
打着移民安置的旗号,本质上就是为了名声。如果人都死在半路上,那招收屠夫就够了,何必要花大价钱呢?
亚历山大三世眉头一皱,从内心深处他就排斥这种生意,俄罗斯帝国好歹也是世界四大列强之一,怎么能够沦落到做人口贩子的地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望着众人那热切的目光,亚历山大三世就知道大家是希望能赚上一笔补贴财政的。
毕竟,奥地利给出的价格太诱人了,即便是按最低的标准每人15神盾计算,一百万人也是1500万神盾。
神盾的购买力可不低,以目前俄罗斯国内的粮食价格,15神盾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