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渗透到整个社会,起来闹独立的只是资本家和部分贵族,奥地利才把他们镇压了下去。

南德意志地区的最大财富不是其他,而是那一千五百万人口。

要是兼并了宗教信仰、语言化相同的南德意志邦国,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瞬间就可以超过一半,分裂危机会下降到最低程度。

弗朗茨想了想说:“大家也不要光想着扩张了,要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内部想办法。

整个奥地利帝国目不识丁的盲有两千多万,这些人有几个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教育部给我编一部教材出来,把各个地区的民族都给我串联一遍,找出他们是日耳曼民族的根源来。

实在是扯不上关系的,就给我拿民族融合说事,我就不相信了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和日耳曼民族扯不上关系?

只要不清楚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就告诉他们是日耳曼人。

有化传承的少数民族,就对他们宣传奥地利体系。重点强调血统上大家都是混血儿,拥有多民族血统,这里面自然也包括日耳曼血统,不信的就让他们自己回家找家族史去。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民族融合,我不相信纯血民族还有多少?

先把民族关系捋清楚了,再向全国范围推广德语,不对是推广奥地利语,逐步取代地方的方言。”

弗朗茨已经准备耍无奈了,主体民族不够,那就自己制造好了。

不管是不是真的日耳曼人,先忽悠着试试,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那就行了。

忽悠一个算一个,只要官僚们努努力,要不了多久日耳曼民族就就会迅速扩大。

历史上普鲁士王国也进行了一次日耳曼化,他们本身的日耳曼民族同样不占主导地位,硬是靠着语言字同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

政客的底线通常都很低,弗朗茨的提议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为了奥地利的长治久安,忽悠一下也算不了什么。 反正内阁高层都是来自德意志地区的贵族,是根正苗红的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化运动又不会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 不过教育大臣就蒙逼了,篡改历史起源这个简单,千百年年前的历史本来就很难说清楚,可是奥地利语是什么鬼? “殿下,奥地利语是什么?”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疑惑的问道 弗朗茨解释道:“单纯的推广德语,容易引起别的少数民族心里不平衡,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 我准备召集奥地利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以德文为核心,加上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创立一套奥地利的语言文字。” 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殿下,德语是奥地利最通用的语言,再搞一门奥地利语出来,大家还要重新学习,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况且,一门独一无二的奥地利语,还会加深我们同德意志地区的隔阂,让那帮小德意志主义的叛徒得利!” 弗朗茨哈哈一笑,道:“这就要看教育部的奥地利语怎么编了?如果我们直接套用德语,只改变个别陌生名词,不会影响日常交流吧? 德语和德语之间不是也有差别么?只要我们奥地利语,可以和德语正常通用,就不存在所谓的交流隔阂。” 众人脸色恢复了正常,如果只是改变普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的陌生名词,那么就不存在问题了。 现在话语权在奥地利政府手中,怎么改都是他们说的算。推广德语变成了推广奥地利语,实际上只是换了一个说法。 反对派?貌似现在这个时候,奥地利的反对派是最势弱的时候,敢闹事的都在叛乱中见了上帝,剩下的最多也就停留在嘴炮阶段。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保守的奥地利又不是法国,民众革命热情还没有那么高。 只要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民众是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就起来闹事,甚至是造反的。 弗朗茨知道,他提出来的奥地利语,只是为了政治作秀,表示中央政府重视每一个民族,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 这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可是做了比没做好。奥地利语中确实加入了各族的语言文字,尽管都是一些陌生名词。 “殿下,语言文字同化是项长期性的投入,想要完成这项计划,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期间必须要不间断的投入大量资金。”教育大臣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想了想说 一旦把统一语言文化纳入国策,那么教育部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未来数十年内,教育部就是奥地利最重要的部门。 弗朗茨点了点头说:“当然,经费的问题我和首相已经商议过了,政府会想办法解决。 这次统一语言文化的行动,将和奥地利的义务教育相结合。 在实施义务教育前,我们还缺乏大量合格的教师,教育部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招募不够的话,就降低标准进行短期培养,只要三观正确,能够掌握初级的小学知识,就可以上岗。” 三观正确? 何为三观? 毫无疑问,自然是弗朗茨版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了。 总结起来就是,必须要拥护伟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必须要忠于伟大的皇帝陛下,必须要遵守奥地利的法律法规,没有不良嗜好。 只要忠心够了,个人能力不足,还可以想办法进行弥补。 大不了开设教师培训班,慢一点也无所谓,千万不能让害群之马带坏了下一代。 费利克斯首相说道:“没错,内阁已经制定初步计划,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新建3000所公立小学,推广全民义务教育。 新的公立学校中,全部要开设奥地利语和数学两门正课。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开设民族语言课,不过地方民族语言是选修课,升学考试不计入成绩。 奥地利义务教育暂定为6年,凡是年龄在6~12岁阶段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超过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如果愿意进入学校学习,学校也必须收录。 六年义务教育完成过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升学考试进入中学。 凡是靠个人能力考入中学的,家庭困难的都可以由政府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后面的大学同样是如此。” “首相,经费怎么办?那怕我们全部采用最低档次的配置,每年的开销都不会低于五千万盾,加上高等教育的拨款,恐怕教育经费未来会突破一亿盾。 光靠收取学费,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