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升,如今已经到八两银子一石了!”
“嘿嘿,知府大人,如今赵贼兵发二十万大军进入山西,这种关头,粮价飙升也实属正常,毕竟天灾人祸可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控制的。
最近这几年天灾不断,粮食每年都在减少,再加上赵贼的紧逼,粮价飙升实属正常!”
元慎言声音刚刚落下,一个士绅就笑眯眯的站了起来。
“你这话说的不错,最近这几年天灾不断,现在再加上赵贼的紧逼,粮价高一点实属正常!”元慎言笑眯眯捋着下巴上的胡子。
“如今彰德府的常平仓中还有陈粮几万石,不知道哪位士绅能帮本官将这些粮食卖出去?”
元慎言看着大厅中的这些士绅,没有丝毫遮掩。
常平仓是古代朝廷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常平仓的主要职能就是平抑粮价,稳定人心。
一般来说,如果市场上的粮价过低,百姓的粮食卖不出价钱。
在这个时候,由当地官府出面,适当提高粮价,大量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
如果市场上的粮价过高,这个时候就会由当地官府出面,适当降低价格售卖常平仓中的粮食。
常平仓政策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在平抑粮价,稳定人心上,常平仓有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情况下,常平仓不仅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成了官商勾结,倒卖粮食的重灾区。
而这个元慎言更是倒卖粮食的好手,在他担任彰德府知府的时间里,彰德府的常平仓被他倒卖了一大半。
原本彰德府中的常平仓里面的这些粮食是元慎言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留下来的陈粮,可是在看到最近这段时间中粮价飞涨之后,元慎言就将目光放在了这些压箱底的粮食上。
推荐下, \\!
“我!”
“大人,我能!”
“大人,我也能!”
元慎言话音刚落,大厅中的士绅就争先恐后的争夺起来,生怕自己将这些粮食抢不到手。
元慎言看着这个场景,老脸上满是笑容。
在大厅的士绅中,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穿着一身青色圆领衫的男人。
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呵呵,果然烂到根子上了,堂堂知府竟然公然倒卖常平仓的粮食,简直无法无天。哼,等到总兵大人的大军到达彰德府的城下时,我看你们这些蛀虫还如何能笑得出来?”男人冷笑一声,心里将眼前的这些人骂了一个遍。
“兄,你手中有水泥的路子,这几年在彰德府赚了不少银子,这次你可不能和我抢啊!”坐在男人旁边的一个中年人虽然面带笑容的看着男人,但是眼睛里满是警惕,只不过这一切被他隐藏的很好。
“呵呵,和你抢?我呸,什么玩意!”男人心里骂了一声。
第五百九十二章 即将相遇
“和你抢这些粮食?我呸,你是个什么东西?我和你抢这些粮食?等到总兵大人兵临城下的时候,我倒要看看你们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今天你们弄走的这些粮食,早晚会被总兵大人弄回来。哼,那个时候,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男人看着坐在他身边的这个人,心里不停的咒骂着。
男人虽然心里对他鄙夷不已,可是面子上还要表现出一副和善的样子。
男人强忍着内心的不满,一脸假笑的道:“齐兄尽管放心,这些粮食我是不会和你挣的,我这几年卖水泥卖了不少银子,这次的粮食我不会要的!”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要是兄和我争夺这些粮食,以兄的财力,那我还真的争不过兄!”
被男人称作齐兄的男人哈哈一笑,终于放下心来。
男人叫做载道,原本是赵手下商队的一个管事,因为为人谨慎,办事周密,就被赵派到了彰德府。
一是倒卖水泥,二是搜集情报。
在载道的手下有五十多个好手,这些好手平日里是载道手下的伙计,暗地里就搜集彰德府中的大小消息。并将收集来的消息进行汇总,有用的就会传到宣镇去。
像载道这样的人,河南几乎每个县城都有。
这些人要么是水泥商贩,要么就是玻璃商贩又或者粮食商贩。
时间缓缓而过,大厅中的商人对于这些粮食的争夺也逐渐到达了高潮。
这些商人平日里称兄道弟,看上去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可是在这些粮食上面,却争的脸红脖子粗,没有一个人愿意后退一步。
当来到后半夜的时候,一个叫做陈梁的商人将彰德府常平仓中最后的粮食抢到了手中。
陈梁站了起来,冲着元慎言以及大厅中的众多商人拱拱手,一脸笑容的道:“诸位,承让了,承让了!”
大厅中的商人看着陈梁,脸上的表情各异。
有不满,有幽怨,还有羡慕。
元慎言捋着下巴上的胡子,脸上满是笑容。
坐在元慎言下方的彰德府官员们的笑容甚至比元慎言还要浓郁。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元慎言将这些粮食卖出去之后,他们这些人也能喝上一口汤。
当时间来到后半夜的时候,大厅中的商人们已经离开。
而元慎言则在自己手下的安排下,抱着几个佳丽来到了三楼的客房中。
这一晚注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温体仁静静的坐在院子中,丝毫没有睡意。
他脸上的忧愁之色越发的浓重起来,就算身上的大氅被露水打湿,也毫不在意。
“唉,这下该怎么办?要是我去河南前线,肯定会死,要是不去,陛下也不会饶了我。虽然没有人监视我,可是我途径地方,当地的官员肯定会上报我的行踪。难啊,难啊,实在是太难了。”温体仁拍打着大腿,不停的叹着气。
天上开始有乌云出现,将月亮遮住。
月光也逐渐黯淡下来,最后彻底消失,大地漆黑一片。
当第一滴雨落到地面的时候,雨水淅淅沥沥的落了下来。
温体仁站了起来,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温体仁重新躺在床上,听着屋外的雨声,眼前逐渐朦胧起来。
春雨下在了彰德府,就连宋虎所在的济源之地也有春雨落下。
天空渐渐的亮了,宋虎率领着兵马开始往济源而去。
宋虎率领着骑兵奔驰在河南的官道上。
因为年久失修,地面被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不堪。
宋虎他们的速度也逐渐的慢了下来。
宋虎穿着一件用油布制成的雨衣,看着前方的道路。
官道两旁是麦田,只不过因为没有肥料,所以麦田中的麦苗长的稀稀疏疏,而且还有些营养不良。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