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5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被城外的骑兵剿杀。

要是不派兵通知,自己的两万大军一旦遇上这些骑兵,肯定会被这些骑兵吞的连渣都不剩。

“两难啊,两难啊,真是两难啊!”孙传庭看着城外的骑兵,一脸的为难。

这个时候,不管孙传庭怎么处理这件事,都无法将这件事情处理好。

“大人,你当初为何不将河南府的这些士兵布置在黄河防线上?”吴甡看向孙传庭。

“唉!”孙传庭长叹一声,“你以为我不想将这些士兵布置在黄河防线上呀?

不是我不愿意将这些士兵布置在黄河防线上,而是我根本就不能将这些士兵布置在黄河防线上。

且不说拱卫河南府的原因,光是往黄河防线上的这些军堡运送补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黄河防线上大大小小几十座军堡,补给运送不容易,如今运送三万人的补给就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要是再将这两万人拉到黄河防线上,你让我如何将补给运送上来?

补给运送不上来,到时候黄河防线还没有等到赵过来,自己就崩溃了!”

“大人,要不然等城外的这些骑兵过去之后,咱们再派出人马通知大军?如今天色已晚,这些骑兵不是一两个,看这个规模应该在一万人左右。

他们晚上势必要扎营睡觉,到时候咱们可以让士兵晚上前行,将消息传递给从河南府的大军。”吴甡道。

“唉,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孙传庭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只好同意了吴甡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太阳落下西山的时候,天空逐渐黑了下来。

宋虎将手中的马缰绳猛然一拽,迫使战马停了下来。

“传令下去,原地扎营,休息一晚,明天直逼河南府!”宋虎看向身旁的传令兵,大声吼道。

跟在他身旁的传令兵带着他的命令,朝着四周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一个简单的营地安扎了起来。

宋虎坐在自己的大帐中,看着面前桌子上放着的地图。

“再往前三十里就是济源,济源过去七十里就是沁阳。沁阳是怀庆府的府城所在,距离河南府的府城所在洛阳不足两百余里。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一天半之内就能到达河南府。”

宋虎看着面前的地图,喃喃自语的说道。

大规模的骑兵进军和小股骑兵进军不同,大规模骑兵的速度没有小规模骑兵的速度快。

毕竟人一多,速度一快,难免会出现掉队的情况。

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大规模的骑兵速度就会比小规模骑兵的速度慢。

再加上宋虎是选择绕路,时间就要比孙传庭慢上一些。

所以,孙传庭一个晚上就能从河南府到达黄河防线最后方,而宋虎却需要一个半白天的时间。

虽然宋虎的战马要比孙传庭的战马质量好上不少,可也无法避免这种事情。

宋虎看到这里,对着站在大帐中的亲卫说道:“让军中所有千户参赞来见我!”

大帐中的一个亲卫冲着宋虎拱拱手,随后跑出了大帐。

没多长时间,军中的千户以及千户一级的参赞来到了大帐中。

宋虎坐在主位上,看着大帐中的这些将领,开口道:“咱们现在的这个地方距离济源县不足三十里,从济源到怀庆府不到七十里的距离,加起来也不过是一百里的距离。

从济源到河南府不到两百里的距离,总共加起来不到三百里的距离。今天晚上让所有士兵好好休息一晚,给战马将饲料喂足,同时多给战马吃点盐巴。

后天中午之前,咱们必须赶到河南府城下。你们听明白了吗?”

宋虎环视一周,忽然站了起来,掷地有声的喊道。

“明白!”

军中的将领齐声大吼,声势震天。

宋虎点点头,“行了,你们下去吧!”

与此同时,在河南彰德府的府城所在安阳县,温体仁躺在安阳县中的一家客栈的客房中。

他静静的躺在客房的床上,虽然将眼睛闭了起来,可是却无法入睡。

彰德府紧贴着北直隶,距离京城不远。

如今的温体仁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从京营弄来的那些叫花子士兵半路里全都跑了,一个不剩。

至于崇祯应承给他的军饷也被京营中的士兵全都给吞了。

现在的温体仁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唉,唉,唉!”

温体仁躺在床上,不停的叹着气。“要是我之前的时候来河南,不说河南巡抚亲自相迎,最起码彰德府中的大小官员都要来迎接我。

可是,从今天早上进入彰德府到现在,府中没有一个官员来迎接我。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无奈啊,无奈啊!”

温体仁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脑海中不停的想着事情。越想越睡不着觉,越睡不着觉就越想。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了温体仁的身上,明亮的月光更让他睡不着觉。

温体仁坐了起来,披上一件大氅,走出了房门,来到了外面的院子中。

刚一走出房门,寒冷便扑面而来,温体仁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

温体仁站在院子中,看着天上的月亮,喃喃说道:“不知道这个时候赵贼发动进攻了吗?要是发动进攻了,那我就走慢一些,免得走的快了丢了性命!”

温体仁不想死,更不想死在战场上。

彰德府距离黄河防线比较远,所以孙传庭的命令此时还没有传到彰德府。彰德府中的百姓自然就不知道赵贼已经兵临黄河防线的消息,只知道赵已经兵发大军二十万进入山西。

彰德府靠近京城,府城中的富户也比较多。

虽然已经是夜晚,可是彰德府中的富户们却迟迟没有入免。

在彰德府府城安阳县的北街,有一个叫做“闻春馆”的客栈。

说是客栈,其实就是一个烟花楼。

虽然现在已经是夜晚,可是里面仍然灯火通明。

闻春馆沿街建造,是很久之前用水泥建造的,一共有四层楼。

在烟花楼的最顶层有一个能容纳五六十人的大厅,此时的大厅中坐满了安阳县大大小小的富户。

在大厅的首位上,坐着一个下巴上留着长须,长着倒三角眼的中年人。

中年人带着天下大同帽,穿着圆领衫,看上去倒是有几分风度。

此人乃是彰德府的知府,叫做元慎言。

在元慎言的下手位置坐着七八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这几个中年人正是彰德府府城中的官员。

下面坐着彰德府府城中的富户士绅。

闻春馆是一个烟花之地,可是奇怪的是,此时的大厅中一个女的都没有。

元慎言捋着下巴上的胡须,率先开口道:“这几天城中的粮价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