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5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上的万民书。这些万民书都是请求总兵大人登基为帝的!”刘众指着桌子上的万民书,冲着赵说道。

赵从这些万民书中拿起一张。

放眼望去,只见上面布满了鲜红的红手印。

赵放下手中的万民书,长出一口气,“行了,不说这个了,你先做下吧!”

赵指了指面前的椅子,看向刘众。

刘众告了一声谢,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

“大人,不知道大人是否想好了国号,年号,以及都城的地点?”还不待赵开口,刘众就率先问了起来。

“不知道你可曾想过这些问题?”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刘众。

刘众冲着赵拱拱手,说道:“大人,国号我觉得应该取宣镇的第一个字,大人是从这里兴起的,而且这个字也非常适合。

至于年号,总兵大人英明神武,功高三皇,德过五帝,在下觉得,神武这个年号就不错。”

赵看着刘众,笑着摇摇头。

“大人觉得不合适?”刘众看赵这个样子,急忙问道。

赵回道:“国号和年号都不合适!”

“那大人可有好的想法?”刘众问道。

赵取出一张宣纸,用一根狼毫毛笔沾满墨汁,在上面写了起来。

当赵写完之后,将毛笔放在了桌子上的笔架上。

刘众朝宣纸看去,只见上面书写着“华夏帝国,天朝上国”这八个大字。

“大人的意思是?”刘众觉得自己猜到了一些,可却又不敢确定。

“没错,正是你想的那样。国号我打算定为华夏,至于年号,就为启元吧!”赵指着宣纸上的那八个大字,对着刘众说道。

第五百七十三章 这个国家太可怕了

“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年号启元。不知道大人为何会将国号和年号立成这个样子?”刘众一脸疑惑的看向赵。

他实在不明白赵这样做的含义,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国号基本上都是开国皇帝的兴起之地的地名或者开国皇帝的故乡之名,虽然也有例外,可是这种情况属实不多,所以刘众是真的想不通赵为什么会这样决定。

“我为什么要将华夏定为国号,那是因为这两个字是这片土地的符号,不管朝代怎么更迭,这个符号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词最早出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只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所以国号也基本上以君王为主。

然而,这天下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更是天下百姓的天下。所以,我便决定将国号定为华夏。

不管天下怎么变更,这个国家最深处,永远都是华夏。”

赵看着刘众,详细的解释了起来,“至于为什么将年号定为启元,那是因为,以后的华夏不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比拟的,以后的华夏将会在历朝历代的根基之上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从立国开始,便是这片土地散发新生命的开始。这是新的轮回,新的启元,所以我便将年号定为启元。

从今天开始,华夏的征程才正式开始。我要创建一个万世不朽的基业,我要让太阳永远照在华夏的土地上。”

“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刘众不停的念叨着这几个字,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刘众不由得想到了炎黄二帝,想到了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想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想到了很多。

或许,这才是大人的真正目的吧。

良久之后,刘众长出一口气,开口道:“既然大人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按照大人的来办吧。”

“至于登基大典以及种种事宜,我就交给你了。”赵看向刘众。

刘众站了起来,冲着赵一抱拳,掷地有声的道:“大人放心,在下定然竭尽所能办好此事!”

刘众退下去之后,就将宣镇各部官员找了过来。

如今正是新年,这些官员手中的活计也不少,可是赵的登基之事却是整个宣镇的重中之重,他们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

在办事处的院子中,这些官员顾不上天气严寒,围坐在院子中议论纷纷。

刘众站在这些人中央,开口道:“总兵大人已经决定登基,国号以及年号总兵大人都已经想好了。

国号为华夏,年号为启元。至于为什么总兵大人这样决定,那是因为”

刘众将赵给他的解释详细的说了出来。

刘众声音刚落,院子里面的官员顿时松了一口气,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些官员此时都由衷的开心。

“可是这样不和规矩啊,从古到今,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啊,也没有过前例可寻!”就在这时,洪承畴站了起来,一脸疑惑的看向刘众。

刘众道:“规矩?什么是规矩?如今总兵大人就是规矩,大人说的话就是规矩。

国号就是这么个国号,谁要是有不同意的,就给我憋着。这是大人决定的事情,我只是给你们通知一下!”

刘众一脸的强硬,别看刘众平日里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尤其是执行赵命令的时候,刘众比谁都强硬。

“总兵大人已经将登基之事全权交给我了,最近这段日子,你们有什么不满,都给我憋着,全力处理此事。

这件事情现在是咱们宣镇的头等大事,我不希望这件事情有任何差错,谁要是出错,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洪承畴见刘众都这样说了,只能告罪坐下。

“登基大典繁杂不堪,现在千头万绪,先弄出来一个总,你们谁说说,这个总应该是哪件事情?”刘众环视四周,面无表情的道。

“刘大人,在下觉得,应该先制定律法!”就在这时,孙元化站了起来。

“不妥,不妥,咱们宣镇的律法比朝廷的还要完善,等到之后,完全可以修缮修缮,然后再明发天下。

这个时候如果制定律法,一是没必要,二是浪费时间!”卢象升站了起来,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卢象升接着说道:“我觉得应该先选择举办登基大典的地点,以目前来说,最适合的地方就是宣镇。

可是宣镇这个地方地势不行,没有龙脉,倘若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恐怕有失龙威。”

“可是如今咱们手中只有宣镇和山西这两处地方,那你说该怎么办?”户部主事章贺郎站了起来,看向卢象升。“就算是在别处举行登基大典,目前也根本不行。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根基!”

广个告, \\!

“那现在怎么办?”卢象升反问道。

“龙脉不龙脉的先不说,宣镇这里不适合为都城,以后也不是非要在这里定都,所以说,地点这个事情就不用操心了。”刘众站了起来,拍板而定。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