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7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过于操劳,所以就算现在的医疗水平上来了,也没有办法延长刘文众的寿命。

赵文坐上了汽车,前往刘文众的家。

在一个月前,刘文众毫无征兆的在家摔倒,昏迷不醒。

被家人紧急送到了医院之后,医生对刘文众的身体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检查的结果不尽人意,刘文众已经是油尽灯枯的状态,根本没有办法治好。

在医院休养的时候,赵文前去探望过他。

赵文也早就做好了这一天到来的准备,可赵文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如此着急。

可能是回光返照的缘故,前几天,刘文众的精神状态忽然好了起来。

但是,刘文众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同时离开了医院,回到了家中。

“再快一点!”

赵文坐在汽车的后面,对着开车的司机不停的催促。

在保证赵文安全的情况下,司机加快了速度。

没多长时间,汽车停在了刘文众的家门口。

赵文从汽车上走下,飞快的往里面走去。

刘文众的儿子站在大门口,看到进来的赵文,便急忙行礼,“拜见陛下!”

赵文摆摆手,说道:“你父亲现在怎么样了?”

“家父情况不容乐观!”刘文众的大儿子一脸悲恸的说道。

“什么都不要说了,带朕去见他!”

刘文众的大儿子急忙带着赵文,往里面走去。

十来个呼吸,赵文来到了刘文众的卧室外面。

卧室的外面跪满了人,他们都是刘文众的子孙。

赵文从这些人当中走过,走进了房间。

“陛下来了?”

赵文刚刚走进来,刘文众那苍老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朕来看看你!”

赵文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气,使其看起来不那么悲伤。

“怎么样了?”赵文来到床前,看着躺在床上,满脸老年斑的刘文众。

刘文众的眼睛亮了不少,他双手撑着床,想要坐起来。

赵文见此,急忙伸出手,将刘文众搀扶起来。

“陛下,臣臣臣未能恭迎陛下,还请陛下赎罪!”刘文众声音微弱的说道。

“你我这么多年,什么赎罪不赎罪的!”赵文坐在床边,安慰道。

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军出动

“你我这么多年,说这些话干什么?什么赎罪不赎罪的!”赵文安慰道。

刘文众的气色很差,一副油尽灯枯的样子。

赵文深深的明白,现在的刘文众,全靠着一股气撑着。

要是这股气散了,人也就没了。

“陛下,从陛下起兵到现在,陛下建立了无上功勋。

有些事情,是臣想都不敢想的。如果没有陛下,谁知道现在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当初第一次见陛下的时候,臣想的只是陛下能不能匡扶天下,并没有想到陛下能建立如此功勋。”

“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在陛下的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陛下的功劳,远超历朝历代,陛下”

刘文众说了很多,就好像憋了几十年没说一样。

刘文众知道,要是自己不说的话,以后就再也说不出来了。

赵文静静的站在床边,听着刘文众的诉说。

“陛下之功,远超三皇五帝

陛下,人之寿命有时尽,臣没有什么不甘心的,唯一的不甘心就是不能再为陛下办事了。

这是臣内心最大的不甘。”刘文众看着赵文,脸上满是不甘。

赵文站在刘文众的床边,拉着刘文众的右手,“爱卿好好休息,养好了身体之后,再为朕办事!”

“陛下,恐怕臣已经无能为力了。如今朝廷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有这些人在,臣也能安心了!”刘文众语气低沉的说道。“臣的命数臣自己知道,臣这辈子能跟着陛下,值了,这辈子值了!”

一刻钟之后,赵文走出了刘文众的房间。

“将刘青叫过来!”赵文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赵铭宇说道。

赵铭宇带着赵文的命令走了下去。

刘青是刘文众的大儿子。

片刻之后,刘青站在了赵文的面前。

“你父亲大限将至,后面的时间多陪陪他吧!”赵文对着刘青说道。

“谨遵陛下命令!”

“你父亲的谥号,朕已经想好了,就定为‘文正’吧!”

“‘文正’?多谢陛下,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刘青直接跪了下来,说着就要给赵文磕头。

文官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从古到今能获得这个谥号的官员,几乎都是彪炳史册名垂千古的人物。

这个谥号,也是文官一辈子的追求。

赵文设定这个谥号,就是对刘文众的肯定。

“起来吧,告诉你父亲吧。谥号就这么定了,朕就先回去了!”赵文说着,便离开了这里。

君臣有别,赵文不可能一直在这里陪刘文众。

赵文离开之后,刘青来到了刘文众的卧室中。

“陛下走了?”

看着走进来的刘青,刘文众虚弱的开口问道。

“陛下走了。爹,您的谥号陛下已经决定了!”刘青跪在刘文众的床边,“陛下将您的谥号定为了‘文正’!”

“什么?文正?真的吗?”

一听这话,刘文众直接坐了起来,脸色瞬间都变好了不少。

文正这个谥号对文官来说,乃是一个非常珍贵,不可多得的谥号。

正德年间的李东阳,在临死之际知道自己的谥号为文正时,直接跪了起来,要给传达消息的杨一清磕头。

这可是两宋以来,登基最搞的谥号,是无数文官梦寐以求的谥号。

“爹,陛下圣明,给了您这么好的谥号!”刘青跪在床前,说道。

“陛下乃是天下少有的圣君,少有的明君”刘文众心里一直念叨着赵文的好处。

当天晚上,劳累了一辈子的刘文众带着满腔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

听闻消息之后,赵文辍朝三日,并且让赵铭宇给刘文众扶棺,以表达最大的敬意。

刘文众的葬礼办得很大,赵文完全是按照国葬的标准来办得。

刘文众是议政院的主管官员,国不可一日无君,议政院也是一样的。

刘文众下葬后的第七天,赵文召开了大朝会,挑选议政院主管官员。

赵文坐在金銮殿的皇位上,看着站在下面的文武官员,忽然没来由的长叹了一声。

站在下面的官员,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很大了,更有一些老态龙钟,满头白发的官员。

这些官员跟随赵文的时间很早,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一天天的变老。

赵文不是朱元璋,没有那么弑杀,只要不犯事,赵文基本上是不会动他们的。

所以,很多官员一直活到了现在。

整场大朝会,赵文基本上没有说什么话。

完全由赵铭宇来主持,现在的赵铭宇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在赵文这么多年的培养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大朝会结束后,赵铭宇将制定出来的会议章程交给了赵文,赵文看过之后,就按照章程的内容施行了下去。

刘文众走了,但日子还要一天天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