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6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宋虎以及何东阆他们补充物资。

吴克善和满珠习礼站在一艘运输船的甲板上,他们两个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脸上满是兴奋。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坐船,也是他们第一次出海。

他们两人就像是好奇宝宝一样,到处不停的看着。

大连的航母造船厂也开始建造航母,第一艘铁甲舰也在逐渐完工。

在距离造船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军营。

这个军营是赵文专门为训练铁甲舰水手而设置的。

铁甲舰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物,普通的水手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学会,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铁甲舰建成之后能够开动,赵文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培训士兵了。

在这个军营的不远处,一个比这个军营面积还要大的军营正在修建,正在修建的这座军营是赵文为航母准备的。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之间来到了启元十年。

再过去的这些年中,赵文手中的军队数量增加了不少,正规军的数量来到了二十五万人。

虽然只有二十五万人,但是依靠着强大的武器,这二十五万人完全可以横推整个世界。

除过正规军之外,几乎每个县都有镇守地方的预备役士兵,这些预备役士兵的数量很多,将近百万人左右。

正规军的二十五万人有五万多人在海外,至于内地,只有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分布在京城的周围,拱卫京城。

赵文手中的铁甲舰数量来到了二十艘,除过二十艘铁甲舰之外,还有四艘航母。

这三艘航母,每艘航母可以携带五十架飞机。

二战时期的有些航母甚至能携带九十多架飞机,所以,这四艘航母能携带五十架飞机也不足为奇。

现在的军队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过传统的陆军之外,发展出了空军和海军。

空军现在一共有将近三百架飞机,这三百多架飞机被赵文设置成三个军。

这些飞机当中,数量最多的是轰炸机,然后是运输机,至于战斗机,数量不多。

毕竟这个时代,除过赵文之外,几乎没有别人有飞机。

至于海军,是之前的水师改建而来。

现在的海军一共有四个主力舰队,每个主力舰队都有一艘航母作为旗舰。

除过航母之外,每个舰队还有五艘铁甲舰。

兵力虽然没有增大多少,但是结构复杂了很多,以前的设置有些不合时宜。

赵文设置了三军总司令,三军总司令由赵文亲自担任。

在赵文之下,还有六个副司令,每两个负责一个军种。

除过军队之外,全天下的人口数量相较于建国初期,已经增长了好几倍。

人口数量一多,工业化的发展就越快。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有了工厂,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铁路基本上遍布了整个国家,甚至连已经占领下来的朝鲜也是一样。

到达奴儿干都司的铁路已经完全修通,奴儿干都司那边产出的石油,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到全国各地。

燃油小汽车也开始行使在道路上,火车也有燃油机车出现。

教育方面,高考制度已经彻底的普及,科举制度再也不会死灰复燃。

华夏大学在这几年的招生当中,体量不断的膨胀。

为了适应形势,赵文不得不对其进行拆分。

赵文从华夏大学当中拆分出了华夏理工大学、华夏医科大学、华夏工程大学以及华夏科技大学。

除过拆分出来的这几个大学之外,赵文还建立了华夏陆军大学、华夏空军大学以及华夏海军大学。

这些大学位于京城,是全国学子最向往的大学。

能在这些学校当中上学,基本上不会花一分钱,朝廷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补贴。

除过高等教育教育之外,赵文还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巩固。

甚至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赵文甚至将识字率作为基层官员的考核标准。

在赵文以及基层官员的努力之下,识字率显著提升,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科教方面也发展迅猛,几乎每天都有新知识新技术出现。

虽然有很多都是赵文早已经知道的,但是能自己弄出来,就已经证明了赵文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民生方面,赵文完善了医疗体系以及福利体系。

赵文甚至还提出了全民免费医疗的政策,虽然现在没有彻底的实施开来,但赵文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实现。

随着在海外的地盘不断扩大,朝廷也越来越富裕,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实现全民医疗。

工业化的进程当中,能带来大量的就业率,就业率上升,百姓的腰包就越来越足。

工业化产出的工业品,有相当一部分都卖到了海外。

虽然现在赵文还没有真是进攻西方,但是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已经占据了西方的所有市场。

在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冲击之下,西方大量的简易工厂以及手工业从业者破产。

这使得西方的局势更加动荡,西方的那些统治者也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是他们无可奈何。

日子一天好过一天,百姓们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赵文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赵文站在京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外林立的高楼,脸上满是笑容。

赵文对京城的规划是,内城保留原样,禁止高层建筑,外层可以修建高楼,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审批以及核查。

“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初见成效,不错啊,不错啊!”赵文一脸笑容。

赵铭宇站在赵文的身边,也是一脸笑容的道:“这一切都是父皇的努力,如果没有父皇的话,就没有这一切。”

两人说话间,一个侍卫一脸凝重的来到了赵铭宇的面前。

赵铭宇看着这个侍卫,询问来意。

问清楚来意之后,赵铭宇也是一脸凝重的来到了赵文面前。

“父皇,外公突然病重,恐怕不行了!”赵铭宇声音低沉,有些颤抖。

赵文猛然看向赵铭宇,眼睛中满是不可置信。

几个呼吸之后,赵文的目光暗淡了下去。

“带着我去见他!”

赵文朝着城墙下走去。

赵铭宇的外公是刘文众,早先的时候,李小颖认刘文众做了干爹。

赵文脸色难看,刘文众跟随赵文这么长的时间,立下的功劳不计其数。

朝廷现在能有这个样子,刘文众起码有一半的功劳。

可是岁月不饶人啊,刘文众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

现在的刘文众,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因为早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