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最后面,他看着前方人影有些模糊的赵,脸上满是复杂的表情。
“礼成,回宫!”刘众将登基大诏收起,大喊一声。
赵从天坛上走下,来到了车架前,又牵着李小颖的手坐上了车架。
当皇帝的仪仗开始离去时,武百官全都跟随在赵的身后。
这个时候,登基大典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还要祭奠祖宗,在皇宫那里,还有阅兵仪式以及宴席。
阅兵仪式是赵特意加上去的。
此时的皇宫宫门已经打开,在祭奠完祖宗之后,赵的车架在金甲武士的簇拥下走进了皇宫。
在寝宫中,赵将身上的冕服换成了龙袍,随后又带着李小颖出现在皇宫正宫门的城墙上。
刘众等官员簇拥在赵的周围。
皇宫前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最左侧,站着一个个整齐无比的方阵。
正宫门的前面,竖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
在广场的外面,是前来观礼的百姓以及宣镇各地各行各业的人。
其中也有从山西河南,草原,奴儿干都司,台员岛,爪哇等赵麾下土地来的人。
“阅兵仪式开始吧!”赵看向刘众。
刘众点点头,随后大声喊了起来,“阅兵仪式现在开始!”
不久,一队大约在一百来人的队伍从最右方走了出来,这些人都穿着新式军装的礼服,将他们衬托的精神无比。
在队伍的最前方有三个身材协调且高大的士兵,这三个士兵穿着新式军装,上面装点着华丽的饰品。
处在这三个士兵中央的那个士兵,肩膀上扛着一面鲜艳的红旗。
他目不斜视,脸色坚毅。
他们走着整齐的步伐,笔直的朝着旗杆走去。
等到他们距离旗杆一百步时,处在前面最中央的那个士兵突然将手中的国旗往前一挥,随后大喊道:“正步走!”
“哗!”
队伍的速度瞬间慢了下来,他们将自己的左脚突然抬起,然后狠狠的砸在水泥地面上。
高帮皮靴狠狠的砸在水泥地面上,发出夸夸的声音,这一百人的脚步声汇聚在一起,声势震天响。
后面的护旗队手持崭新的56半,他们在提出左脚时,同时将手中的56半往前猛然劈出,枪口上安装的刺刀闪闪发光。
他们踢的正是来自后世的正步,当然了,这正步正是赵教给他们的。
虽然没有后世的好,但放在这个时代,无疑是破天荒的。
“夸夸夸!”
脚步声不停的响起,外面观礼的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这支护旗队,显然,护旗队已经将他们给镇住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登基大典(下)
护旗队迈着整齐的正步,缓缓走向旗杆。
当他们来到旗杆时,后面的队伍就分开,处在旗杆的周围。
前面那三个士兵走到旗杆的下方,正中间的那个士兵将国旗绑在了旗杆上面的绳子上。
这时候,处在宫门前方的乐队奏起了国歌。
在雄壮威严的国歌声中,国旗逐渐上升,当国歌的声音结束的时候,国旗升到了旗杆的顶端。
当升旗仪式结束的时候,护旗队的队员退了下去。
这个时候,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最先出场的是一支大约一百人的方阵,方阵的最前面有三个士兵,这三个士兵手持红旗。
后面的士兵手持56冲,当他们走到宫门的正中间时,齐步走陡然换成了正步走。
他们穿着新式军装的礼服,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从前面走过。
一百人的脚步声集合在一起,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发出的一样。
这支队伍下去之后,接下来就是穿着新式军服作战服的士兵,他们手持56冲,和刚才的队伍一样,雄壮有力的从广场上走过。
再后面就是穿着传统作战服的队伍。
当步兵走完之后,接下来就是骑兵。
骑兵有穿新式军服的,也有穿传统军服的。
虽然服装不一样,但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马蹄声在广场上回荡着,从广场上经过。
骑兵后面就是炮兵,120毫米加农榴弹炮在好几匹战马的拉动下,从广场上经过。
火炮反射着金属的光泽,虽然体积没有这个时代的火炮大,但是它给人造成的压迫感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
120毫米加农榴弹炮后面乃是107火箭炮发射架,这些火炮在战马的拖动下,从广场上走过,
再往后就是120迫击炮以及扛着40火的炮手。
所有参与阅兵的士兵们在经过广场时,都看向赵,发出“陛下万岁的欢呼声!”
当阅兵仪式结束之后,广场周围观礼的百姓们已经惊骇的合不拢嘴。
他们知道赵的实力强大,也知道赵不费除灰之力就能将整个天下拿下。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直观的感受过赵的实力,今天的阅兵仪式让他们大开眼界。
尤其是士兵们走的正步,每一脚,更是踩在了他们的心口上,让他们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阅兵仪式结束之后,就是宴席了。
皇宫的规格是按照京城皇宫的规格来建造的,名字也和京城皇宫的名字相同,所以,宴席就被赵放在了内廷的乾清宫。
赵端坐在乾清宫的大殿中央,李小颖穿着皇后服装坐在他的旁边。
虽然还没有举行册封皇后的大典,但是李小颖是赵的正妻,这个时候穿皇后的服装也没有什么。
在大殿的两侧,分别布置了两排桌椅,宴席是分餐制,所以就比较占地方,宴席的桌子一直漫延到大殿外面的小广场上。
小广场上的宴席不是分餐制,毕竟外面的地方也不大。
赵端起面前桌子上的酒杯,冲着大殿中的武百官道:“诸位,共饮此杯!”
“多谢陛下!”
大殿里面的百官急忙端起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李小颖因为怀有身孕,所以不能喝酒,只能以茶水代替。
如今赵已经登基称帝了,按照规矩就要改称为朕。
赵放下手中的酒杯,笑道:“今日乃是开国建元大典,诸位要畅饮一番。”
“是啊,如今陛下登基,建国改元,是要好好畅饮一番。
而且新年之后就要改元启元了,也没有几个月了。”刘众端着酒杯,笑呵呵的说道。
赵虽然登基为帝了,但是年号还是沿用着崇祯的年号。
毕竟更改年号一般都是在新年时,至于年中更改年号的,非常少见。
“是啊,新年号更改之后,就代表着大明已经成为过去了。”卢象升坐在刘众的身后,一脸高兴的说道。
大殿中所有的人都举着酒杯,说着吉祥话。
赵也乐的高兴,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
当宴席结束之后,天已经黑了,赵也回到了寝宫。
如今侍立在皇宫中的下人们也早都被换成了太监。
当然了,李小三依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