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位有些低的许学士将这四个字是完全学到了脑子里。

这几天看着皇帝那十分郁郁的脸色,许学士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刻苦专研的聪明人是很可怕的,想了整整四五天时间,许学士终于想到了一个让皇帝开心的办法!

只是许学士虽曾为秦王府学士,可直到李二登基都一直做着微末小官,能见着皇帝,却没资格在朝会上奏报。他只能委托一个熟识的官员代为上奏。

所以他拿出帛书卷轴奋笔疾书,然后走出家门.......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三月初九的早朝,在团太监尖锐的声音中拉开了帷幕。

一名穿着绯袍的官员走了出来道:“启禀陛下,昨日里,许延族让臣为他代奏一封,请陛下过目!”

“传!”

皇帝一声令下,团太监快步将卷轴收了上来。

朝会的惯例,若是有不够品级的官员上奏,是要当庭诵读的。做这种事儿的人,自然不会是皇帝,而是团太监。

“咳!”

老太监润了润喉咙,开始读到:“为陛下贺,今国泰民安、四夷臣服......为彰显帝国威仪、皇家威仪,臣请陛下修洛阳行宫......”

皇帝听完,脸上有了些好转,心念道:还是许敬宗懂朕,这几年倒是把他给忘了!

嘴巴里确实一本正经道:“诸卿,对许延族的奏折有何看法?”

看法......

前几天唐家老四那句诗......

好像还没过去啊!这事儿,敢有什么看法?

大臣们一言不发,不敢反对,也不敢赞成。

唐俭老神在在,前几天儿子闹了一出,自己又出来反对?某又不傻!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发现了彼此之间的无奈,前些日子上巳节唐老四闹了一出,让皇帝心情很不好,现在咱们也不敢去触碰这个眉头啊!

魏玄成瞄了一眼整个大殿,身板一挺,准备走出来。

突然发现有人拉住的自己的衣服。

是皇帝的舅子长孙无忌!

瞪了一眼,魏玄成眼神传话道:国舅这是作何?

长孙冷冷一笑: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魏玄成微微一愣,偃旗息鼓。

看着群臣的反应,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唐老四那句诗居然在某些方面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既然没人反对,这事儿就定了!

皇帝张开嘴,还未说话,大殿的后边突然传来一句:“陛下且慢!”

一名身穿深绿官袍的青少年走了出来道:“臣这些日子拜读史记,有些感受准备给陛下汇报一下!”

那人正是唐河上,他不等皇帝答应,继续开口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唐老四第一段完毕,李二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暗沉,显然是在强行压制心中的怒火。

武双全的皇帝哪里听不出唐河上话语中的借古讽今?

群臣一脸震惊的看着唐老四,这厮,不要命了?!

唐俭这时也有些慌了,给儿子递了一个眼色:别说了!

唐老四视若未见,继续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三十六年!”

皇帝脸色铁青从龙榻上站了起来,直勾勾盯着唐老四道:“六天了,还没醒酒么?”

目光中所含的杀气,让群臣无不后背发凉!

唐老四微微一笑,声音陡然拔高:“燕赵之收藏......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唐河上闭嘴!”

第三段刚刚开始!

只听!

“嘭!”

爆怒吐出“住口”的皇帝一脚将身前案几踹翻,颤抖地指着唐老四道:“来人,将这目无君父的唐河上给朕押下去!”

两名殿中侍卫立马将唐老四羁押着往后走,唐老四也不反抗,反而加快语速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皇帝暴怒:“堵住他的嘴!堵住他的嘴!”

却是已经来不及,一篇从脑子里搬出来的赋正好完结!

“哈哈哈!”

皇帝怒气攻心,反笑道:“唐俭,你教了一个好儿子。一个把朕比作暴秦的好儿子!”

唐俭一下子将膝盖砸到了地上,求情道:“陛下,老臣教子无方,还请陛下念他年幼,从轻发落!”

“陛下恕罪!”

“陛下恕罪!”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一个个大臣无不下跪请求!

皇帝深吸一口气道:“唐河上目无君父,罢免官职,羁押天牢,依律惩处!唐俭教子无方,扣食邑五百户,罚俸两年!”

第54章 韦所求人

皇帝说完就走,就连退朝也不宣布。

唐俭一下子瘫软到了地上,背心已经被冷汗湿透。

逆子太能折腾了,也不听老人相劝。

这次还好,皇帝只是说自己的儿子目无君父,而不是忤逆君王。

岂不知,“目无君父”和“忤逆君王”都是皇帝说了算?说成前者,大不了贬为庶民,若是说成后者,是要掉脑袋的,情节严重还要诛连。

等所有人都散去,揉着有些发软的腿唐俭直接回了家里。没有心思去鸿胪寺的押房了,还要给儿子送一床锦被过去。再不听话,也是救了自己小命的儿子,总不能让他在天牢冻死吧?

......

“嘿,你知道吗,听说莒国公家的老四又进天牢了!”

“是哪个抓了颉利的?”

“对,这次据说是做了一篇章,就入狱了!”

“不可能吧,大唐什么时候因为言论获罪?”

“嘿,俺偷偷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俺的大表哥的表弟的叔叔的儿子的某在太极殿上当差!据说圣人想修洛阳宫,唐四郎一篇章借古时候的事情来批评了圣人,当时圣人生气得很!”

“啊!圣人太小气了!唐四郎这事儿不是做得对吗?”

“闭嘴!想死吗?记住千万别对别人说!”

“嗯嗯,谢谢老哥提醒,俺的嘴巴最严了!”

......

“嘿,你知道吗?唐老四被抓了,就是那个救了老爹,抓了颉利那个!刚刚有人告诉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有心无心的推波助澜下,仅仅半日唐河上二进天牢的事情就用这种方式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

作为唐河上的老师,李纲是下了朝才在管家的嘴里听到了这件事情。

第一反应,是拍手称赞:唐河上做得对!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该如此!

可称赞之后的第二反应却是眉头深深皱起,不知道是谁在背后使坏。殊不知,这种事情,传得越厉害,能让皇帝越是记忆深刻,能让唐老四在天牢里关得越久。

不用考虑皇帝听不到这个说法,飞虎军用来做什么的?了解一下!

当坊间的传言刚刚开始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收到了奏报。

所以,整整半天时间,在老太监团砸的面前,皇帝陛下的怒火几乎没有停歇过。

皇帝没让人细查是谁在推波助澜,此时的他只记得唐河上在太极殿上目无君上的表现。

申时,距离下职已经没多少时间。不少官员开始往皇城外溜达,一项克己奉公的魏玄成罕见的怀着愧疚的心里溜了号。

他想去天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