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方式?还记得第一届科考,某和杜如晦可是在考场里整整呆了半个月呢!出来的时候人都馊了。”
显然,第一届科考的时候,还没有那么胖,官职也没有那么高的长孙无忌就是考官之一。那次的科举,可是一场考试进行了半个月。
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了!
那时候的题量可还没有现在手里这份试卷多呢!
仅仅只有一道诗词题,一道策论题,一道经学题,一道......!反正一共加在一起,也就十来道题吧。
可眼前这份试题......
就在长孙无忌感慨的时候,二楼的一间考室里,身为本室主监考的深青色官袍对着所有考生亮了亮手中的牛皮纸!
“各位考生!”
他肃穆道:“本官手里,就是本堂科考的试卷,大家可以看到牛皮纸包全部用火漆密封,现在,我将打开试卷袋,分发试卷同时给各位讲解答题有关的内容。”
“这里有一张答题卡和一份试题!诸位可以在试卷上直接作答,但是,作答完毕后,必须将试卷上的内容抄录至答题卡上。答题卡的左侧有一道密封线,拿到试卷之后,诸位可先将名字,籍贯,准考证号写到里面去。试卷的左侧依旧是在密封线内写好名字、籍贯和准考证号!
考试结束后,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子上即可。
最后,重声一遍考场纪律,所有人,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发出任何声音,更不得作出任何作弊行为。
若是有人需要出恭,请举手示意!
本堂考试,试卷题目为行政能力测试,试卷一共八页,其中选择题一百道,诸位只需要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甲、乙、丙、丁号码填入答题卡即可;判断题二十题,诸位在答题的时候将对或者错字眼填入答题卡中。主观题有十五题,分别是十个简答题和五个材料分析题,涵盖了律法、经学、诗赏析等内容。本张试卷,满分一百五十分,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半分一个,简答题四分一个,分析题十分一个。
鉴于题量比较大,特别提醒诸位合理做好时间分配,若遇到答不上来的题目,大可先行跳过!同时,在抄录答题卡的时候,请一定注意将答案对号入座,若是抄错了位,抱歉,一百分的考卷很可能只有十来分。”
监考官对整个试卷进行了概述,最后宣布:“现在分发试卷,考试正式开始。”
学院二楼和三楼的所有考室的监考官都进行着这样的讲述。
就像长孙无忌的感慨一样,这样的试卷对整个大唐的读书人来说可都是头一次遇见。若是不讲述一下,只怕好多人拿着试卷直接不晓得如何作答了!
至于一楼,农学、算学、经济、工艺的考试方式又与楼上不同。
算学倒是卷子给考生作答,可经济、工艺和农学,反倒是有些像面试答题的方式。毕竟,这一批考生里面,很多人都不识字,只能由监考官一对一的进行询问,然后记录答案。
这种新式的考试,也是直接让许多考生在拿到试卷的时候感觉头皮发麻!
虽然,咱们在来之前都拿到过厚厚一本关于教材,可谁在一两个月能够全部啃完?
再说了,某可从未经过这样的考试啊!
二楼右手第一间考试里,坐在最左边第一位的白色锦袍青年就是如此!
他的眉头皱得老高!
八页大小的试题,全TM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也亏得某没有啥密集恐惧症!
强打着精神,抄起右手边依旧用得不是太习惯的鹅毛笔,沾了沾墨水,小心翼翼地将试卷转了九十度。
尼玛!
差点鹅毛笔又弄成了提悬臂!
姓名:吴图,字良悌;籍贯:吴县;准考证号:9527!
皱着眉头颇为英俊的青年小心翼翼放下鹅毛笔,轻轻吹了吹墨迹,然后将试卷转回来,终于将目光放到了第一道题上!
“十恶”是指:谋反、恶逆、、大不敬、不孝、、和内乱。
嗯,这是武德律的内容,还算比较简单!
看着这题目,吴图视乎松了一口气,总没有在第一道题就被打掉了信心!
可在往下一看......
甲:谋大逆、谋叛、不道、不睦、不义
乙:谋叛、不道、不义、不睦、谋大逆
丙:不道、不义、不睦、谋大逆、谋叛
丁:不义、谋大逆、不道、谋叛、不睦
这尼玛!
吴图的眉头再次皱成了一堆!
这有区别么?
简直一模一样好不好!
每一个答案,都是试卷划线处对“十恶”没有写出来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一个答案似乎都是正确的答案!
这尼玛让我选什么?
甲?
乙?
丙?
丁?
还是全部选上?
第一次做客观题的青年直接懵逼了!
原来我这么蠢么?最简单的十恶不赦的内容都答不起来么?
还是说,冠军侯,这题出错了?
本着对考试负责的态度,吴图一咬牙,举起了手!
“什么事儿?”
负责监考的小吏脸上挂着笑容压低声音问到。
“这里!”
吴图指了指第一题,用极低的声音道:“监考官,这题,似乎出错了呢!”
错了?
小吏愣了一下,认真看了一遍,情不自禁翻了一个白眼,“题没错,你只管做就是了!”
无独有偶,一时间,仅仅因为第一题全部是正确答案而怀疑出题错误而举手的考生几乎每一间教室都出现了!
监考的小吏们大多都在腹诽,这题算啥错?
明明是考顺序嘛!
冠军侯也真是的,真......!
“哈哈哈!”
小吏们只能腹诽,可长孙无忌完全不用考虑得罪唐河上,他直接笑道:“唐小子,真鸡贼啊!竟然全部给了正确答案,不考内容,反而考顺序!”
作为唐律疏议的主编,国舅爷可是十分熟悉武德律的,他哪儿能看不出唐河上这个考题的考点所在?
“鸡贼么?”
唐河耸了耸肩,“二位尚书,这第一道题可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只需要脑子转弯快一点,就立即能想明白考的顺序吧!咱们科举出身的官员,若是这点机智都没有,以后工作中怎么抓住重点?”
“选官!”
唐河上继续道:“并不是要选这天下诗词歌赋最好的吧?只要能识字,能写章,然后能抓住工作重点不就行了?当然,如果能选出写诗词歌赋、采出众,又机智能抓重点,能执行,能策划,能.........”
能个屁啊!
长孙无忌和戴胄对视一眼,这尼玛还真是颠覆了自科考成立以来所有人对科举的印象。
不过,为何本尚书觉得唐小子说得挺TM有道理?
你看,去年死掉的陆德明!
那人学素养高吧?
秦王府十八学士,注解经学的存在,可为何到死的时候都还只是个吴县县男,弘馆博士。原因很简单啊,读书读傻了呗!看不懂形势,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可是又因为脑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