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6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场?

也正是此时,长安的客栈越来越拥挤,住进来的大多都是赶考的士子。

也亏得唐河上提前交纳了住宿费,不然,那些穷苦一点的士子只怕还真的没有地方可住。毕竟,这一届的科举,已经取消的投卷的制度,任凭你是谁,想投卷?

呵呵!

先问问你想投的人同不同意,然后再问问检察院同不同意。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地造就了一部分士子嘴里说着“小信未孚”的话语,却毫不犹豫的住进了冠军侯付款的客栈。

读书人嘛,有些事情要习以为常。

八月十一,距离下元节仅仅四天!

一份事关天下读书人的抵报张贴在了各个坊间。

甚至于,东市平康坊,西市善德坊这两个长安最大的娱乐地方都贴着布告。

布告上面写到:科举将于八月十六日正式开始,所有考生,请携带州府出示的准考凭证进入长安学院考试。

匠人、墨家、农家、商家、数家等,杂科的考试在一楼进行,请按照准考证上的考室和座位对号入座!

士子的考室则在长安学院二楼和三楼。

剩下的,就是一些常态化的语句!

比如严谨作弊,严谨抄袭等等之流。

公告上,画出了长安学院的简易图和考室布局,也公布了所有考生可以在八月十一至八月十五进入长安学院参观考场。

还公布了每一堂考场的监考信息,却是没有一个人是长安学院的教习。

若是有某个人是从未来穿越过去的,那么定然能够发现,本次大唐的科举从严格程度、考试方式、监考安排等方面上讲,和一千四百年后的高考并无太大的差别。

唯一不同的是,艺术考生被换成了数科、商科、农科、匠人科等等等等!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唐河上将贱籍和士子放到一起科考的方式。

毕竟,公告上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明了“凡质疑本次科考的,大可不必参考”!

这句话,可是直接能够将那些不明是非的读书人的心气神给打掉呢!

你反对,有的是人赞成,你不考,有的是人考试。

公告上说得很清楚,往后的取士都以科考论英雄,蒙阴和举孝廉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也。

在这种情况下,读了几年书,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书的人,能够安安稳稳放弃这次科考的机会?

答案很否定!

谁也不晓得下次科考是什么时候呢!

再说了,本次科考将取士子一千人!

某有自信,能成为一千人中的一个呢!

同时,长安学院的教习们也收到了一个通知,为了感谢大家多年的付出,唐某人特地推出了给教习考试的试卷。

整个长安学院想从政的教习,都可以参加考试,反正只取一人。

这一则消息,让教习们很尴尬。

某到底是考还是不考!

考吧!

正七品一下的官员,待遇还没有某做教习的时候好!

不考吧,未必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只是一辈子做教习?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呢!

教习们摇摆不定!

科考的日子却越来越近!

八月十四,长安学院里每天参观考场的学子已经不下两千人。

可这种情况下,身为雍州府长吏,整个雍州实权第一人的秦千古却没有委派一个人到长安学院监督科举。

倒不是科举不关他的事儿,而是此时的雍州长吏正一脸心烦!

“长吏,这是怎么了?”

分管司农的典吏一脸疑惑!

秦千古却是摇了摇头,没有任何回答!

莫非,本官告诉下头的人,就在刚刚不久前,本官开具了几分虚假的路引和人名么?

得了吧!

以冠军侯的脾气,不打死本官才有假呢!

......

下元节,转瞬即过!

接踵而来的,是贞观六年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这是对天下读书人而言。

那就是科举!

一个又一个报名参加科举的人递上了自己的路引和准考证。

在严苛的搜身后,所有学子不带一件五品地进入了长安学院。

大唐第二届科举,第一届秋闱在这个时候,吹响了开始的号角!

第416章 秋闱进行时

时间,贞观六年八月十七!

地点,长安城来庭坊,长安学院。

每一间教室,每一张双人桌上都坐着一个拿着准考证对号入座的赶考的学子。此时,距离科举钟声敲响还有不到一刻钟时间。

冠军侯、冠军大将军、长安学院山长......有着一大堆头衔的青年已经巡视完了一楼的考场,正在往二楼走去。

这不会是唐河上在本次科举的第一次考前巡查,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考前巡查。

说到底,还是长安学院目前的规模太小,全国涌入长安的学子不下万人,若是一齐考试,长安学院是没办法容纳下的。

面对这种情况,唐河上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科考分成了七天,每一天对一轮学子进行考试,每一天的考题也完全不同。

“铛铛铛!”

走完三楼的最后一间教室,科考开始的钟声正好敲响!

三层楼的楼口都出现了一个拿着大喇叭的楼管,他们齐齐大声道:“科举正式开始,请所有参考学子认真听取本次科考规则!本次科考,上午下午各考一科!上午的科考时间为辰时四刻,到午时四刻!下午的科考时间为未时出到酉时末!请各位认真控制自己的答题时间!

科考期间,请注意考场纪律,凡交头接耳者,取消考试资格!

凡有作弊行为的学子,已经发现,取消本次科考资格,同时计入个人档案,永久剥夺科举资格。

考试途中,若有需要出恭者......”

三位楼管就科考纪律洋洋洒洒说了整整半盏茶的时间,侥是清凉秋季,用洪亮的声音说完考场规矩,他们的喉咙已经开始在冒烟。

三人的话音刚刚落下,一个个身穿官袍或者吏袍的人从每个楼层的教室办公室走出,那是监考官们!他们的腋下纷纷夹着一个巨大土黄色牛皮纸包裹。

很显然,里面就是今日第一堂科考试卷。

这些考官,没有一个人是长安学院的教习,他们都是来自吏部和礼部的官吏,为了避免舞弊情况的发生,这些考官负责的考室都是在两刻钟以前抓阄抓出来的。

每一间考室都又一名官员和一名吏员组成。同时,礼部尚书戴胄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也在长安学院考场里面坐镇!

当然,他们都在唐河上的办公室里,相比这些考室考官,一边喝着清茶,一边笑着看今日的考题,可舒坦得多。

“唐小子!”

长孙无忌笑着道:“你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为何就能想到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