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弟,一日为师!”

李彦摇摇头表示不能用这个做赌注。

一旁的李纲却道:“为师觉得可以!”

额!

李彦一下子噎住了!老师这话,信息量很大啊!是故意借此机会让某将这小师弟清理出去么?若是这样,那自己赢了,老师会不会把自己前头的记名二字划掉?

思虑至此,李彦淡淡一笑,那神色仿佛在说“小师弟,这是你自找的!”。

只见李彦道:“即是探讨学问,自然是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不过,今日乃是大宴,不可耽误同僚们过多时间,咱们就以诗词和书法三项上比较一番吧,师弟以为如何?”

唐河上点头答了一个字:“好!”

李彦对着皇帝,再坐的所有人拱手道:“鄙人和师弟的比试耽误大伙儿了,先给诸位告个罪,同时也请诸位同僚给咱们师兄弟二人做个评判,可否?”

“好!”

“善!”

“没问题!”

“这可比歌舞佐酒!”

不同的回答响起,却都是不介意二人比斗,也愿意帮二人做个见证。

李彦再度转身对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请赐下笔墨,臣和唐师弟第一局比试书法!”

这个请求,皇帝自然答应。

不多时,两个案几,两张宣纸,两支毛笔,两个砚台被呈上来。

李彦席地跪坐,提起毛笔对唐老四道了一个“请”字,然后奋笔疾书。

唐河上也一样正襟危坐,抄起毛笔一笔一划写了起来。

先提笔的李彦百息就写完了,然后抓起宣纸,轻轻吹干墨水,直接交给了皇帝!看样子李彦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信。

而唐老四写得很慢,简直如同刚刚学笔的孩童,竟是用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停笔交卷。

拿着两份书法进行对比,笔走龙蛇,用行书写着“永和三年”的是李彦的作品。作为书法大家,皇帝自然能看出李彦在行书一道造诣匪浅,一份兰亭序颇有行家风采。

至于旁边这份,一笔一划用楷书写着“圣人训”的自然是唐老四的作品。

笔力很不错,字体也很新颖,一时间隐隐有着自成一派的迹象。

只是!

两份书法作品一做对比,皇帝惋惜摇摇头,唐老四的字体虽然自成一派,可笔力上和李彦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他只能公正的判定唐老四惜败!

将手里的作品交给李纲,李纲接过一看,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唐河上的书法略逊!

然后是褚授良、欧阳询

二人作为当世书法名家,观摩一会儿后也给出了答案:唐河上略逊半筹!

不过,看着唐老四的新式楷书,欧阳询居然突然萌生了一股念头:要不自己也试着写写楷书?

两份书法作品继续传阅,一刻钟过去,大唐有名号的书法大家都观摩过了。

最终的结果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唐河上的楷书略缺火候!

第182章 书法,是某最不拿手的。

得到中肯的评价,李彦脸上挂满了骄傲。虽然没转身对李纲说一句“恩师,咱家小师弟还差些火候啊!”,可李彦的神情表露无疑。

看到这样的李彦,唐老四总算明白为何李纲只认同族的李彦做了一个记名弟子,更明白为何李纲刚刚要同意自己和李彦的赌约。

确切的说,唐老四终于清楚为何李纲想借此机会将李彦弄出门下了。唐老四的学问,整个大堂最清楚的就是李纲,所以李纲知道唐老四是肯定不会输的。

对于李纲的这种做法,唐老四此时此刻深表赞同。李彦这样说不上心坏,但是这样嫉贤妒能恃才傲物的性格有几个喜欢?

李彦却对自己的行为毫不自知,轻轻一拍唐河上的肩膀骄傲道:“师弟,不错嘛,你还算有两下子!”

唐老四瞥了一眼李彦,真心不知道这样情商的家伙是怎么混到一州刺史的,嘴上却轻描淡写道:“李刺史谬赞了!”

“没有!”

李彦摇摇头,依旧一脸骄傲道:“本官不是虚伪的人,整个大唐,本官的书法虽然算不得顶尖,但上品之作还是能评上的。你的楷书只是略逊一筹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你还年轻不是!

不过,师弟接下来你可要打起精神应对了!对本官来说,书法一道是最不拿手的!”

“呵呵!”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唐河上都被气笑,摇摇头回答道:“多谢李刺史提醒,恰巧,书法一道也正是唐某最不拿手的!”

“是么?”

李彦一笑,摇摇头,那神色仿佛在说:年轻人,说大话可不好!

倒是无怪李彦这样认为,年轻人嘛都好脸面,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他可是见多了。不过,诗词歌赋一道,这可不是提笔写字,勤学苦练就能有成果。这得日常积累身后,还得才思敏捷才行。

眼前这个年轻的小师弟才十几岁?看过几本孤本,能积累多少知识?

这也得怪李彦自己消息闭塞,要是消息灵通些,怕是早就听过唐河上那一半句了,哪里还会有这样的思想?怕是今日的御前比斗都不会发生了吧?

要知道不管是“蜀山兀,阿房出”还是“农户无足衣”可都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的。

认定了唐河上打肿脸充胖子的李彦不再和唐河上搭话,转身对着皇帝一礼道:“陛下,臣斗胆请您为我和唐师弟出题!”

皇帝嘴角再度抽搐了一下,心中忍不住骂了起来:娘希匹!找朕?不知道朕有出题恐惧症?

唐河上把皇帝的神色看在了眼里,微微一笑道:“陛下能出题再好不过了,此乃臣子荣耀!”

呵呵!说得更真的一样,半年前朕可没见着你觉得荣耀啊!

想归想,当然不能这样说,哪有自己打自己脸的?

皇帝略微沉思道:“既然二位卿家都让朕出题,那便以这元旦为题各自赋诗一首吧!作诗的时限,就半盏茶吧,二位觉得如何?”

“多谢陛下赐题!”

李彦自负博学,对皇帝的题目自然没有意见,也丝毫不理会唐老四的是否赞同,直接定了调。然后转身对唐河上道:“师弟,请吧?”

话音落下,李彦右手握拳横放小腹,左手成掌至于腰部,脸上挂出沉思的神色开始缓缓度步。

看着李彦煞有其事的样子,唐老四笑着摇摇头,就在原地站定,仿佛对皇帝出的题目置若罔闻。

不得不说,李彦还真有几份才华。半盏茶的时间刚过一半,李彦突然停住脚步脸上的沉思尽去,换上一副自信地笑容吟唱道:“今朝啖取糖瓜粘,兆示丰年序曲先。户户家家扫尘埃,迎新辞旧启春端。”

今朝啖取糖瓜粘,

兆示丰年序曲先。

户户家家扫尘埃,

迎新辞旧启春端。

唐人好诗,在场的官们习惯性开始咀嚼李彦的诗。

片刻之后,评论之声嗡嗡响起。

“这诗,挺不错啊!”

“是啊!短短时间能做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