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干痒。

回京述职参加大朝会的官员好几千个,初一的大朝会显然不可能在太极殿内进行,容纳不下。整个参与大朝会的君臣们,全部站在了太极殿门外的广场上。

天空依旧飘着细小的雪花,却没有人道一声冷,而是安静地等着皇帝走朝会流程。

先是祭天上报大唐一年来的功绩,然后祭祖想先人祈求庇佑......

一套流程下去,当皇帝命令老太监宣读考功结果的时候,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雍州,刺史李泰,政务80,政治90,思想90,总评上上......”

老太监站在一个铜制的大喇叭面前,用尖锐的声音唱着考功表格上记录的字。没宣读到一个州府,该州府的刺史、下属属官全部站出来躬身对着皇帝行礼。

若是有异议,该州府的官员可以在老太监读完一个州府的成绩,中间略微间断的时候上诉,这就是朝集!

州的名字,刺史的名字,一个个被读过去,却没有一个州府出言上诉,看来大伙对今年的考功评定都没有任何异议。

两百九十九个州就此宣读了过去。

老太监依旧略微停顿,借着这个时间咽了咽口水润润喉之后,才继续读到:

登州,屈突寿,政绩评分“50”,政治评分“60”,思想评分“80”,综合评定“中上”!

排在官员最前排的杜如晦眉头一皱,这,和自己写的内容相差太大了吧?皇帝要维护屈突寿,这种做法也太过分了!

一步跨出,杜如晦身体微弓,正欲开口反驳。

只听,那站在正中间的皇帝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出来:“诸位爱卿,一年以来,各位管理州府可谓劳心尽力,朕深表感谢!然,有的州府做得很好,有的州府却多少有些不尽人意。所以,这份考功统计表上,才有的州府是上上,有的州府是下下!

或许,有人会说,本官管理的州府是下州,没有资源,也没办法弄商业!

朕却不敢苟同!

大唐三百州,最穷困的州府中,有一个一度罢州的地方,叫做登州!而今日,登州刺史却未出现在大朝会上,甚至连上计都么有提交!尚书省和六部依照规定,给登州记了零分,给予了下下评价!

但是,朕却擅自将登州的考评改成了中上!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登州刺史屈突寿在最穷困的情况下,依旧有着脱离贫困的心!此时的他,正在登州带领着百姓们攻坚致富!他不是忘了大朝会有多么重要,而是带领百姓脱离贫穷的热忱之心让他做出了选择!

或许,这个时间,这个元旦,他正带领着几十个鱼村的百信们在海滩上劳作,力求改变登州贫困的现状。

这是飞虎军飞鸽传回来的消息。朕认为,屈突寿其心可嘉,值得所有大唐贫困的州府学习!值得朕越俎代庖站在这里帮登州述职。

诸卿,都是治理一方的官员,朕由衷希望诸位也能有一个务实的心,多为百信、为大唐做些贡献!

朕,在此由衷感谢!”

第180章 曲江宴会,记名师兄欲考校

“臣等谨遵圣喻!”

面对皇帝带有敲打性的感谢,几千号官员躬身齐声回答。

当然,有多少人暗中打骂狗日的屈突寿不按常理出牌,让大家伙在过年的第一天就被皇帝敲打,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这个锅,你屈突寿不背,谁背?

一句谨遵圣喻,将贞观五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画上了句号。

皇帝对着几千武在此躬身一礼,表示谢意。

而后官员们换换退场,渐渐,长安的各条大街又开始了拥堵的现状。

尤其是曲江苑门前的坊道在半个时辰后直接被堵死。

依照惯例,参加了一整天大朝会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官员们会在曲江苑参与皇帝的谢宴,第二天开始才是大唐放假的时间。

假期不长,如果按照长安学院记录日子的单位计算,那是刚好两周。

so!

对于正五品太常少卿唐松龄来讲,大朝会并不是年底的最后一般岗,这正月初一的曲江苑宴会才是!

登上马车,拖着一家五口快速往曲江苑赶,唐松龄生怕自己去晚了宴会上出什么岔子丢了朝廷和太常的脸面。

老爹唐俭对大儿子的工作态度很满意,脸上挂着一幅欣慰的笑容,就连车轮压过青石板的时候产生的颠簸都未能改变一丝脸色。

年龄最小,最靠近车门处的唐老四好几次因为颠簸引起身体碰撞而险些被挤处门外。嘴角翘起,看了一眼一脸欣慰的老爹,和老神在在的老二老三,那句能不能慢些的抱怨终究没能说出口。

不过心里倒是打定主意,以后怎么着也别一大家子挤车了。时下还好只有五个人,要是过两年老五老六长大了......!

只怕是有人要坐马车二楼!

减员?

呵呵,以自家老爹老不......咳,七十多岁的寿元,那得等到二十五年后!

下了马车,唐老四还来不及揉揉酸软的臀部,就被唐松龄拉倒一边。

“老四,今天可别搞上巳节那一出哈!”

唐松龄低声提醒着,总不能老哥每安排一次宴会,老弟就来拆台吧?那,算个啥事儿?

白了一眼自家老哥,唐老四很想问一句,自己就那么看不懂事儿?

最终,唐老四没有问出口,因为看老哥的神色,唐河上自信地没有使用“大抵”二字,老哥一定会坚定点头。

“晓得!”

点点头,唐河上觉得自己被打哥打击了,心里的阴影面积辣么大。

唐松龄可不管唐老四心中的阴影面积,转身进了后院安排。

酉时四刻,曲江苑的宴会正式开始,依旧和上巳节一样,皇帝和官员在外苑大厅,皇后带领着命妇孩童在内院大厅举行宴会。

坐在主位上的是皇帝和太上皇李渊。

李二陛下脸上挂着笑容,身旁的太上皇看上去精神头也挺不错。有没有啥政务操劳,平日里没事儿做就在太极宫造造小人。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家还能没事就造小人,那不比神仙快乐?能不精神不错?Shit!

坐落在两代皇帝下首位的是八十四虚岁的前隋太子太师,前太子少师,当下长安学院山长李纲,对,就是唐老四的师傅。

其次是已经游离于政权边缘的李渊老臣,真老了的那种!

然后才是房杜等当今大唐官员按照职务排序挨个就坐,当然,这座位依旧逃离不了左武右。

像唐老四这种,又有职又有武官官位堪称允允武的,莫不是要别开生面的在宴会的中间列一排单独的座位?

嗯!不男不......的做中间!

当然不阔能,中间的空地是给舞姬们留出来的,总不能大家伙光喝酒不看妹子吧?

所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