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是直接死因。

继续往下看,和验尸结果上写的一样,尸体正面没有任何被击打的痕迹。

目前尸体显示的一切表明死者死前并未受到侵害。

回忆了一下那四只脚印,唐河上皱着眉头将尸体翻了过来!

腿部,没有任何痕迹!

后背,也没有任何痕迹!

脖子......嗯?依旧没有任何受伤的痕迹!

最后只剩下后脑!

唐河上将手放在其后脑上,轻轻磨砂,慢慢感触!

不对劲!

那尸体后脑位置明显有一处凸出的地方,唐河上轻轻摁了一下,那凸出的地方便往内凹进去一点,松开手以后,那凸出的部位缓缓又恢复了原样。

这就像是,一个装着水的气球!

“孙少卿,又发现!”

唐河上指了指刚刚手触碰到的位置道:“这个地方应该被钝器击打过,虽然没有出血,但是明显肿了!”

孙伏伽探手一摸,果然如此!

正是此时,那令史淡淡道:“说你不懂,你还不信?那里是人死后产生的浮肿!”

人死后的浮肿?

“你这种职业态度是怎么进大理寺的?头发不剃掉,光用手摸你就认为是浮肿?”唐河上冷冷道:“谁给我拿一把剃刀来!”

令吏依旧没有反应,倒是跟着唐河上一起去了王家村的一个皂吏找来了剃刀。

唐河上手拿剃刀正欲给给那尸体剃掉头发,令吏却出言阻止道:“你做什么,不知道死者为大?”

“白痴!”

唐河上丢出两个字,转头对孙伏伽道:“孙少卿,大理寺的事情唐某本不该多言。但是,这样的令吏我还是建议你换了,若是找不到经验丰富的人尸检,后天来找我,我拿一本书给你,只要照着书上的学,哪怕一个新手,我敢保证都比这蠢东西强!”

一句话说完,唐河上也不管那老令吏什么反应,三下五除二将尸体的头发剃掉。

没了头发的遮挡,尸体后脑勺的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出现在了唐河上和孙伏伽的眼前。

那之前被唐河上摸到的地方,明显是一处淤肿,哪里的淤青色和尸体本身呈现的尸青大不相同!

这明显是被人重击过,产生了淤血!

“白痴,要不要过来看看?”

唐河上冷言道:“别告诉我,验尸这么多年,伤患和尸体本身的浮肿都分不出来!”

老令吏闻言眼了一眼,灰败的神情一下子出现在了脸上!

正如唐河上所言,自己验尸多年,一下子就能看出那地方真的是受伤!

老令吏将身躯弓下,失魂落魄道:“少卿,属下年迈老朽,请准我告老还乡!”

孙伏伽却看向了唐河上!

唐老四翻了个白眼道:“这事儿你们大理寺自己看着办,不关我的事儿了!现在我也算清白了,还请少卿早些时日结案公告天下!”

唐老四说完就走,丝毫不给孙伏伽反应的余地。

虽然自己看不惯那老令吏,但有些话只是气头上说说而已,真的让孙伏伽换人?这不是多事儿吗?

唐老四倒是抽身走了,留在殓房的孙伏伽看着眼前的老令吏是满脸无语!

这叫什么事儿?

这是找唐老四来调查事情的,怎么就成了这种样子?

证实了老令吏做事儿不认真不说,还丢了大理寺的脸面!

难道还真把老令吏换了?

这不是瞎搞么!

“辞职就能完事儿,还不嫌丢人?”

孙伏伽越想越气,怒气冲冲丢下一话,直接离去!

第162章 此地无银!

是挺丢人的!

老令吏苦涩一笑,这算什么事儿?

自己无非就是维护一下领地,顺便维护一下老规矩,闹得这个样子!而且老令吏后知后觉才发现一个问题,那锦袍青年好像并不给自家少卿面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锦袍青年恐怕不是一般人!

一股路走窄了的不妙感觉出现在了老令吏心中,眼下却无可奈何!

只是,老令吏未曾想过那个锦袍青年此时根本没有时间理会他。

回到长安学院,唐河上连刘仁轨三人都未搭理,直接回了自己寝室。

死人的事情明显不是简单的事情,谁会去弄死一个孤老头子?

仇家?

那不是两刀砍死更利爽,还费尽心思把人敲昏,然后把一氧化碳放出来?

报仇的爽点不就是直接弄死么?

所以,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自己!

唐老四想了很多,是哪个被自己得罪的人要如此恶心自己?

一旦确定是针对自己,唐老四很简单就能明白,这是恶心,而不是陷害。

京兆韦家已经垮了,崔郑王卢花心思只是恶心自己?这明显价值不大吧!

勋贵?

唐老四觉得自己明显没有得罪过水,相反,长安学院兼顾了多少勋贵子弟?

到底是谁针对自己?唐老四想不清楚。他只能大体猜测到,这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无论哪个设计的人,都不会只是简单的恶心而已。

后续是什么,对方能做些什么,唐河上想了大半个晚上,却最终只给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兵来将挡!

翌日,唐老四一如往常早早起床,这天,唐河上和来氏兄弟以及刘仁轨依旧讨论了一整天的海军筹建事宜。

最终,只定下两件事情。

一件是先挣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另一件是刘仁轨负责处理这件事情。

翌日,身位正九品县尉的刘仁轨带着三百两黄金前往登州,目的只有一个做生意挣钱!

而且,这三百两黄金还是唐老四先垫付。

当然,来恒和来济两兄弟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

一张征兵的公告迅速将各坊公告牌上募捐的公告取代。

公告很简单:

大唐招募海军士兵两万人,训练期间月奉五吊,训练合格后月奉一贯!

招募年龄十八至二十岁,每个训练合格的人至少为海军服役十年!

征兵时间:贞观四年腊月初十。

征兵地点:来庭坊长安学院。

就是这样一份征兵公告,一下子燃爆了长安!

训练期间月俸五吊,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吏的收入。训练合格之后,月俸一贯,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从九品官员的俸禄。

至于训练苦不苦,这明显不是长安大唐百姓考虑的问题,再苦能比地里刨食更苦?即便是比地里刨食苦些,可地里刨食一年能挣到十二贯?

怕是一般小地主都不敢说自己的田地一年产出能够有十二贯吧?

当然,长安很大,百姓们每天能看到听到的事情并不止海军招兵一件事情。

在征兵告示沸沸扬扬的时候,另一件事情也在长安城外传播开来。

“嘿,你知道吗,长安学院那位山长的产业出事儿了!”

“招兵那个长安学院?”

“对!”

“不是吧,出了什么事情,招兵还有没有影响,我还准备去试试呢!”

“蜂窝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