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有办法,父皇一定支持你!”
“真的?”
“君无戏言!”
听得如此,李泰的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扑到李二陛下的怀里道:“就知道父皇最好了,一定能支持我!”
看着怀里有些撒娇的儿子,皇帝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好像......入了坑!
只是,此时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君无戏言嘛!
“好小子,算计起你爹来了!”
翻了一个白眼,皇帝狠狠道:“还不快说,到底是什么办法!”
李泰嘿嘿一笑,答道:“父皇,儿子和承乾兄长、恪兄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募捐的形式筹集资金,然后将筹集起来的钱,找舅舅打造炉子,购买石炭,然后分发给穷苦人家,让他们有办法取暖过冬!
同时,慢慢推广一种叫炕的东西,只要这些都做到了,咱们大唐就一定不会再有人冻死了!”
不错,条理清晰,逻辑上可行!
皇帝开始将儿子的方案正式对待,思虑了一下问道:“青雀,你确定用石炭?那玩意可是有碳毒的!还有,你们怎么知道大唐有哪些人需要发放炉子?怎么知道要多少钱合适?”
李泰笑着答道:“父皇,这些都不是问题!首先说碳毒,那玩意只要在炉子上加一根烟囱,就能完美解决!您可能还不知道,舅舅已经做了一批新的炉子了!
至于多少人需要这种炉子,咱们每个县不是有户籍么,拿来翻阅统计就知道了!人口定下来了,钱自然能计算出来需要多少了!学校里可教过算术呢!
当然,这件事情,就我们哥几个没办法做成,恪哥哥后天会去学校找同窗们帮忙;丽质妹妹也带着皇宫里其他妹妹在写募捐的章;承乾哥哥去找舅舅谈炉子价格去了!所以儿子负责募捐,爹,您帮帮儿子呗!”
看着儿子头头是道,听着这些赘述。皇帝一时间觉得自己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会给朝堂,会给自己分忧了!
皇帝一脸欣慰,点头道:“好儿子,说,要爹怎么帮你?”
李泰嘿嘿一笑,答道:“第一,儿子想爹带头募捐!第二,儿子明天早朝的时候想去太极殿门口募捐,希望爹能同意!”
“没问题!”
皇帝虎躯一震,点头道:“爹捐五十贯!”
然而,令皇帝没想到的是,他的募捐没有换来儿子的高兴,反而是得到了儿子满是鄙视的声音:
“五十贯?父皇,爹,您怎么好意思出这么点?明天儿子站在太极殿门口吼一声大唐皇帝陛下捐款五十贯?丢不丢人?”
皇帝闻言一噎,茫然问道:“这,怎么还要唱出来谁捐了多少?”
小李泰一本正经道:“当然得这样!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公开每一笔开支!不然大家这么知道咱们一共募捐了多少钱?怎么知道咱们这些钱用在哪些地方去了?
而且,咱们还要弄一个慈善表,将根据身份、捐款的数额弄三张红榜出来,在长安的各个公告栏上张贴!
捐多少,您自己看着办!儿子先走了,明天早上咱太极殿门口见!”
李泰说完,蹦蹦跳跳离去,脸上哪里还有一丝不愉快?
皇帝愣神了,心中计算着自己捐多少合适!
一百贯?
额,好像有些少啊!
一千贯?
哎哟,好肉疼!
等等!
皇帝突然眉头一皱,自己光顾着看儿子的表演了,好像忽略了几个问题!
第一、石炭!唐老四那厮是不是才买了几座石炭山?
第二、李恪要去学校动员同窗,唐河上愿意放娃娃们出去做这事儿?
第三、......
综上所述,皇帝觉得自己被唐河上和儿子们联合坑了啊!
好肉疼,朕的私房钱啊!
第152章 李恪的演讲!
又是一夜大雪纷飞,不知道长安有没有再冻死人。
只是上朝的大臣们一个个将自己裹得厚厚的,那来来去去的马车里都有着一个取暖的小铜炉。
老房和老杜二位同志依旧是联袂上朝,颇有孟不离焦的味道。
只是,这日,大唐的两位相国发现今天的太极殿不一样!
准确的说,是太极殿的门口不一样!
以往太极殿的门口是几个小太监和几个殿中卫站在风雪里,今天的太极殿门口......取而代之的是五六张小案几和几个小铜炉。
每一张案几边上坐着一个龙蛋,正好三男三女!
从左至右,有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小公举长乐......!
这些娃娃的背后,是几个太监张开的两张白纸!
一张纸上写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另一张纸上写着:为衣不蔽体、即将冻死的百姓募捐!鉴于长安城外有人冻死,我等......!
没有骈四骈六,上面的内容一目了然。
房杜二相对视一眼,仿佛在问彼此:还能这样操作?
不光房杜二相这样想,一个个准备进殿的大臣纷纷驻足看着那募捐的章。
正是此时,老太监从殿内走了出来,将一个小箱子放到了李泰身前,然后高声唱道:“大唐皇帝陛下,为贫苦百姓捐款五百贯!”
李泰微微一笑,提笔在捐款簿上写下:皇帝李世民,一百五十贯!
臣工们没有谁是傻子,哪能不知道是皇帝带头搞这个事情?纷纷慷慨解囊!
臣工们捐款,几个太监唱名:
莒国公,捐款三十贯!
赵国公捐款三十贯!
魏秘书监捐款五贯!
......!
哪怕是某个家里管得严,身上基本上不带钱的魏国公也捐款了二十贯!
当然,这个钱,得下了朝让家里的下人送来!
一场捐款,持续了半个时辰,搞得颇有些某个时代送礼吃高价饭的味道!
李泰成功圈钱将近三千贯!
这个数额可不少了,要知道平均算下来,武百官没人捐款了三贯!这可是六品官一个月的俸禄了!
六个娃娃满载而归。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余下来的时间,几个娃娃们还要继续写公告,明天等李恪把人召集齐了大伙就要开始大干一场!
比如,到街道上募捐?
比如,要去个个县衙要数据?
事情老多老多!
翌日,按照长安学院的说法,是周一!
一朵朵油伞遮盖着一个个小身躯进入了学院,即将开始一周的封闭式教学。
按照惯例,每周一上课之前,长安学院都有一次集会!
全体师生集会上,会由唐校长勉励大家认真学习,并且讲讲这一周的安全注意事项。
这周,唐河上依旧站在阅台上,只是开口说的和以往不一样!
唐山长很直接:“各位同学,今日,勋贵一班的李恪有些话想和大家说说,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
台下啪啪啪的掌声响起,李恪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了阅台!
双手紧握,仿佛能压制住心中的紧张!
李恪走到大喇叭前,大声道:“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咱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吗?”
读书,为了什么?
长安学院有校训!
阅台下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