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商量,总不能让他没了丈夫,儿子又转身被带走!”

“自当如此!”

唐河上点点头,赵二柱一个人进了屋子。

里面有嗡嗡声响起,在门外四五步处的唐河上听不清楚,却能猜到屋内正在讨论。

不多时,赵二柱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门口,只见他道:“还请贵人进屋谈谈!”

屋内,三个女人坐在胡凳上,胡凳边上是一个火坑,火坑里火焰熊熊。一个女人是头发花白的老妇,应该是赵二柱的婆姨,赵二的母亲。一个妇人身后站着一个娃娃,应该是赵大的婆姨和孩子。

最后一个妇人正在火炉边无声落泪,妇人身前有一个娃娃,约么八九岁大小。身上的衣服已经是补丁重着补丁,下身,从膝盖到脚掌没有片补遮挡。

那娃娃见着唐河上进了屋,伸出双臂,如同母鸡护着小鸡一般护住身后正在哭泣的女子。娃娃一脸凶狠道:“是你欺负了我娘亲吗?”

唐河上五味陈杂,摇摇头柔声道:“我并未欺负你娘亲!”

“那为何,我娘会哭?”

娃娃瞪着一对大眼睛,对唐河上的话显然不信!

“真没有!”

唐河上盯着那娃娃的眼睛,无比认真道:“我是你阿耶的战友,这次来,想带你去长安读书的,你想去吗?”

“想去!”

娃娃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战友是什么,我去了长安,我娘怎么办?”

唐河上无比耐心,解释道:“战友,就是一起上战场的朋友,有过了命的交情!你和你娘都可以去长安,你爹都给你们安排好了。”

“那我爹怎么不回来接我和我娘?”

“你爹还有重要任务,完了就回来!”

“真的?”

“真的!”

一通解释,赵二的娃娃终于信了唐老四的话,转身对着母亲道:“娘,咱们不哭了,他不是坏人!俺,俺也想去长安读书!”

“娘知道了!”

还在落泪的女子拍了拍儿子的后背道:“你先和你大兄回内屋,娘和他谈谈好吗?”

娃娃嘴巴一嘟显然不情愿,却转身回了内屋。

待得娃娃回了内屋,赵二的婆姨抹了抹脸上的泪水问道:“敢问将军,若是奴的儿子去长安读书,奴多久能见他一次?能否一个两次?不,一次就够了!”

“嫂夫人!”

唐河上拱手行礼道:“某在长安有个作坊,可以安排你进作坊做工。包吃不包住,月俸百钱,这样每个月你就能见着孩子四次!不知你是否愿意去?”

一百钱为一吊,能做什么?在大安坊租赁一间屋子做住处还是没问题的。这是唐河上的工坊兴起以后大安坊出现的新租赁方法,几个路远的工人合租一个院子,摊派下来,到每个房间上,价格不高。

想来赵二应该是休沐的时候经常回来,和妻小摆谈长安。其妻倒不像一般妇人那样患得患失担忧去了长安没办法生活。

“奴,自是愿意的!”

赵二的婆姨摇摇头道:“但是,奴不能去!”

唐河上一脸愕然,不懂为何!

“去!”

赵二柱却出言道:“老二媳妇,俺知道你咋想的,我和你婆婆有赵大两口子照顾着,不需要你操心!赵二的抚恤你也拿着,和娃子去了长安好好过日子,遇到合适的就给你自己找一个,只是急着别带差了娃娃!”

“对!妹子,去!”

赵大的媳妇也出言道:“阿翁和婆婆有我在,你不必担心他们。二娃子出息了,咱赵家,奴这个做婶娘的也脸上有光不是?”

第138章 胆大的倭人

看着眼前的一幕,听着那些毫不华丽的语言,唐河上愣神了,他不由得想到,难怪赵二那样一个怕疼的家伙会奋不顾身救自己。

这就是家风使然!

有多少世家豪门为了争夺家产外表一团和气,内里斗得你死我活?

有多少妯娌明面上笑颜如花,暗地里巴不得往自己房门里多算计些?

眼前的这一家农民,面对五十贯巨款和十年的抚恤不争不抢。赵二的媳妇面对去长安做工,照看孩子的机会,想去,却表示不去,是为了帮赵二尽孝。赵二柱这个老翁,居然要将这些钱交给二儿媳妇,也不怕儿媳捐款跑了。

赵大媳妇依旧在规劝自己的妯娌,赵二柱指了指儿媳怒其不争,赵二媳妇依旧无声摇头。

“各位,别争了!”

唐河上笑着道:“不如你们都去,五十贯,能在长安城买下一座够你们居住的房子。工坊那边,赵大、两位嫂嫂都可以去做工。两个也可以都去书院读书。忘了说,我的书院读书不收费,反而包吃包住,所有人都这样,不是对你们特例。”

“贵人,这不可!”

赵二柱摇了摇头道:“赵二当兵,就得面临死亡,不能因为死在了你身前,赵家就如此受你恩惠。你不欠赵家......!”

“长者!”

唐河上伸手打断道:“若非赵二为我挡刀,或许死的是我!活命之恩,恩同父母,莫不是要某再跪下来,认二嫂做母,认你做翁?”

“不敢如此,不敢如此!”

赵二柱听得此言,慌忙摇头道:“贵人折煞小老儿了!”

“那就听我的!”

唐河上专断道:“家中的田产,可以雇村子里的人代为种植,或者卖掉。你们一家七口都去长安,过些日子,某派人来接你们!”

唐河上纲乾独断,上位者的气息直接将屋内赵二的家眷镇住了。

赵二柱唯唯诺诺躬身行礼表示谢意,接受了唐河上的安排。

走出破屋子,唐河上和伙伴们没有逗留,转身去了下一处。十四名阵亡士兵,都要亲自送回家里,这是唐河上自己给自己定的规定。

饿了吃干粮,入夜睡帐篷或者借宿。

即便是如此毫不停歇,跑完十四家阵亡士兵的家庭,唐河上和伙伴们都用了六天时间!

六天,已经足够唐松龄运来足够多的石材。

按照自家老弟的设计,大唐英魂纪念碑通体用石头混凝土堆砌打磨,基座庞大,碑身从底部往上开始慢慢收缩,从设计图上看,是一个等腰梯形!

石料堆积成队,却没有立即开始堆砌,而是许多来自将作监的工匠一边比划着石头,一边将石头切成块状,并将石头的每一面都打磨平整。

这是一道细微的工艺,更是体现工匠们高超技艺的时刻,但凡有一块石头没能凿成规定中的样子,那么石碑就无法完全合上。

所以,唐老四回京的时候,正好是朱雀大道中段的工匠们打磨石头的时候。

看了一眼,唐河上立马走开,有些事情,皇帝安排好了就行了,再掺和,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

而且,自家大兄负责石碑的建设,要是真有疑问,肯定会找自己。

回到家中,洗个澡,夜晚便到了。

晚饭的桌子上,唐河上没能发现老爹的身影。

一问之下,母亲噘嘴说出了答案:“这几日,每天都有倭国使臣派人来请你爹过去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