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建设的事情交给了正五品的太常寺丞。

而拿着圣旨,走出太极殿的唐河上终于觉得心没有那样忐忑了,提议几个伙伴们一起将十四个阵亡的兄弟送回家去。

......

雍州府,泾阳县,距离长安一百三十余里,县里有一座小村落,同大唐绝大部分的村落一样名称以姓氏冠名。

这个村落姓“赵”。

并未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甚至连一个读过书识得字的人都没有。

村里的人,在大唐均田制下,开荒中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十月二十七日,依旧是雨夹雪。

申时,老赵头正带着村子里的劳动力挖田埂修水渠。

来年春雨一下,这些水渠就能成为灌溉田地最好,也是唯一的手段。

突然,村口一阵闷响,十匹骏马五名身穿将官甲胄的队伍出现在了老赵头和村民的眼中。

作为村长,老赵头并未看见过这样漂亮的甲胄,哪怕是府兵征兵的时候,老赵头也只看过半鱼鳞的皮甲。

对比之下,老赵头很快就分辨出来,眼前的五个将领肯定比当时征兵的半鱼鳞甲要更高级!

老赵头一边快步迎了上去,一边用衣袖擦拭脸上的泥土,可不能给贵人们留下不好的映象!

走到那五个军官年前,老赵头这才发现,竟然全是年轻人!

“见过几位将军!”

老赵头有模有样的拱手行礼问到:“小老儿是这里的村长,来咱们赵家村有何贵干?”

唐河上翻身下马,拱手对老赵头行了一礼。这可把老赵头吓坏了,慌忙侧身道:“哎哟,将军夜煞小老儿了,有什么事,将军吩咐就是,何必这样?”

唐河上摇摇头道:“老村长当得晚辈行礼!我等是长安来的,请教老村长一个问题,还请老村长如实回答!”

“且问,且问!”

老赵头笑眯眯答到。

“村里是否有一位叫做赵二的府兵?”

唐河上道:“若是有,还请村长带我等去他家中!”

“可是那个怕疼的赵二?”

“是!”

“有呢!赵二柱的娃娃!几位随我来!”

老赵头一边领路,一边谈论着那赵二怕疼的糗事,还说:“那娃,是个好娃,怕疼,却不怂!”

跟着老赵头进入村子,最后抵达一座只有三四间屋子的茅屋。

老赵头一边对唐河上等道:“这就是赵二的家,他爹叫赵二柱,他哥叫赵大。赵二有个嫂子,一个侄子,一个媳妇还有一个娃!赵大现在在村做工呢!”

说完,老赵头对屋内吼道:“赵二柱,赵大媳妇,赵二媳妇,有贵人来找你们!”

不多时,屋内走出一个有些佝偻的老汉,那老汉头发已经花白。

看着唐河上五人,赵二柱满带忐忑拱手道:“几位上官,可是赵二那怂娃在左武卫惹下什么麻烦了?”

“赵二!”

唐河上喉结滚动,吐出两个字,然后一下子跪到了地上道:“前辈,赵二,赵二在岭南平叛的时候,殒了!”

“嘭”!

赵二柱还在呆滞,他身后突然出来一声东西砸在地上碎裂的声音。

程处弼望了过去,只见一个农妇惊慌失措的站在门口,门口的青石坎处是一个破碎的瓦罐。

那妇人嘴里喃喃着:怎么就没了?

十几步的距离,程处弼看不清那农妇脸上已经有了两条泪河,也听不到农妇的喃喃。

倒是身前略微佝偻的老者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泪水在深陷的眼眶里打转,赵二柱带着哭腔道:“怎么就没了?不是说,不会有战争了吗?”

唐河上双手支撑在地上,一个响头磕了下去:“对不起!”

突然,门口的妇人快步走到了唐河上面前,满带梨花雨问道:“赵二是怎么死的?”

“赵二......!”

唐河上张了张嘴,艰难道:“对不起,是我大意,赵二才因为救我而死!”

农妇抹了一把泪水,却流淌得更多,语气很冷淡,却让唐河上觉得撕心裂肺。

那农妇道:“救你?为什么要救你,就因为你是官?死的怎么不是你?”

程处弼、房二等四人无不头颅埋着,如同一只只鸵鸟!

“尸首呢?”

农妇咬着嘴唇,极力忍者呜咽道:“赵二的尸体在哪里?”

唐河上卸下身后的包裹,从里面掏出一个白瓷罐子,双手奉上,一言不发!

农妇伸出手,颤抖的接过罐子,一边抚摸,一边转身往屋内走,寒风拂过,唐河上听到了七个字:“赵二啊,咱回家了!”

第137章 老赵家的决断

女子短短七个字,让唐老四身躯一震,心中的愧疚一时间无以言表。

没人责怪农妇那句“死的怎么不是你”,程处弼等人知道,若是换成自己死亡,家里人只怕更加不堪。

唐老四依旧跪着,那赵二柱依旧愣着。

一旁的老赵头倒不愧是村长,心思活络,一跺脚道:“二柱子,赵二那娃已经去了,总不能让上官一直跪着不是?咱们进屋再说,可好?”

对方都已经跪下了啊,你赵二柱一直僵着,贵人们这么做人?!

再说了,打仗哪能不死人,村里又不是只出过赵二一个死了的府兵。那次不是伍长之类连官斗算不上的人送回尸体或者骨灰,然后将抚恤给了就完事了?

谁见过一个传亮银铠甲的将军给农家糙老汉跪着?

所以,差不多得了别给脸不要脸,万一贵人的愧疚劲儿一过去,回头想起来心里舒坦?

这个时代,屁民的思想就是这样。

赵二柱幽幽一叹:“这位贵人,起来吧!赵二既然当了兵,拿了响,就该想到有这一天。小老儿谢过贵人们亲自把赵二送回来。现在,赵二也回来了,几位贵人回吧,小老儿这破旧屋子实在不适合贵人落脚,就不留五位了!”

赵二柱转身缓缓走向屋内,那萧条的背影让唐河上心中很是刺痛。

“老丈!”

从地上爬了起来唐河上一瘸一拐追上去,将一袋银两和一个分告身递给赵二柱,道:“赵二的抚恤一共是五十贯,还有,赵二现在是朝堂从九品武官,可领十年俸禄作为赡养和抚养费。”

“多谢将军为赵二争取了如此丰厚的抚恤!”

五十贯钱和十年九品武官的俸禄这对平民百姓而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赵二柱结果钱袋和告身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可是人都死了,要这些何用?”

“长者,赵二为救我而死,乃活命的大恩,请长者给我一个报答赵二的机会吧!”

唐河上继续道:“我在长安有一间书院,所以,我想接赵二的孩子去长安读书,把他培养成才,还请长者答应!”

读书,这可比手里的金银和官身吸引人得多!

赵二柱愣了一下,哪里想不明白,这是自己儿子用命给孙子换来了一个前程?脸色几度变化,赵二柱最后象征性朝唐河上拱了拱手表示感谢,道:“多谢贵人!但是,此时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进去和赵二媳妇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