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宫门口,就见瓷器坊的掌柜老冯,带着伙计赶了几辆驴车,远远地站着。
宗舒心中一喜,看来,事情,老冯办成了!
宗舒快步走了过去,一掀驴车,果然,老冯把东西烧出来了。
“老冯,密封胶出搞出来了?”烧出东西并不是太难,难的是把密封胶搞出来。
“少爷,密封胶,做出来了,一滴水也漏不出来。”老冯喜形于色。
赵桓看了看驴车里的东西,敲了敲说道:“这是瓷器吗?外面粗糙不堪,里面光洁如新,好生奇怪。”
“殿下,这是造暖阁的主要器材。有了暖阁,石炭放在屋外,室内温暖如春。”宗舒说道。
北宋时期,黄河流域早已有了“暖阁”,这是借鉴北方火坑的做法。
据史料记载,当时蔡京专门为自己打造了一间暖阁,通体以整整一万两白银打制而成。
暖阁的顶部与四面都用银壁合成,配有正面的银门,使用时组装成完整的房间。
巧匠将沉香、檀香、龙脑、麝香捣成细末、调成泥糊,均匀地刷在暖阁内壁上。
有贵客来临,仆人们事先在银阁外烧起一排炭盆,同时,将室内的顶与壁用水轻轻喷湿。
银具有金属导热快的特性,室外火炉很快便烘热整面银壁,并将热量传递到阁内。
喷了水的香泥壁遇热蒸发出湿气,避免了空气过于干燥,还将壁泥内的香芬一起携带着释放出来。
但这种暖阁一出现,马上被朝廷禁止了。
因为太奢华了,一个小小的暖阁,需要一万两银子!就算是皇上自己,也肉疼啊。
当时蔡京要把这暖阁献给徽宗,徽宗狠狠心把暖阁给拆了,重新铸成了银锭。
每年都要向辽国上贡,西夏和金国也时不时来打秋风,朝廷的国库空虚啊。
一旦大家都来造暖阁,辽国人知道了,你大宋居然还这么有钱,岁币加倍,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蔡京这么有钱,在童贯的怂恿之下,徽宗几次想搞他,但也没敢下决心。
蔡京的势力大啊,如果把蔡京搞掉,震动实在太大了,徽宗经不起折腾。
因此,徽宗专门下了一道诏令,严禁用银子制造“暖阁”。
宗舒知道这种暖阁,虽然花费巨大,但效果其实并不好。
就是一个银房子,外面点上火而已。住在这种暖阁,人就相当于一只烧鸡。
这种暖阁,温度不好控制,用起来程序繁琐,成本更是吓人,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
“殿下,我做的暖阁,用的是瓷管和水。”
宗舒马上解释说,把房间的青砖挖开,把瓷管在地上均匀地铺好,接头处用密封胶密封,防止漏水。
瓷管之间用青砖隔开并作支撑,上面再铺上木板。屋外用石炭烧水,水通过瓷管在木板下循环流通。
这种水暖比坑要好得多。因为水的温度最高不超过一百度,而且温度很容易控制。
不像银制作的暖阁,还容易把人烧伤。
“殿下,你们过去的暖阁,人在里面,容易上火,通风不好,不能待的时间长。没有实用价值。而我们这个,平常老百姓都可以用得起。”
宗舒一解释,太子的双眼立马放出光来。
缨络说道:“这个暖阁太好了,咱们给母后先做一个吧。”
“这个,我总得先试一试。就在我的书房,看看有什么问题,也好改进呐。”宗舒说道。
“那就在东宫里试吧。”赵桓听宗舒一解释,对新式暖阁很是期待。
宗舒想了想,在东宫里试做暖阁也好,万一哪里不合适,损失的也是东宫。
等一切都完善了,再来改造自己的房间。
“殿下,那就先在东宫试做吧。我们这个暖阁,对外宣称,就是价值一万两银子。”宗舒说道。
缨络看向宗舒时,立马感到这小子真有味道,有一种市侩气和铜臭气!
明明就是瓷管子嘛,卖相这么难看,还定价一万两银子?奸商,黑心奸商!
“对外我们一定要万两,是对于高官而言。官居一品,一间暖阁一万两银子,官居二品,一间暖阁8000两银子,官阶越低,我们收费越低。”
“比如到了寻常百姓家,我们可以挑出一部分困难户,免费制作暖阁。”
“我们的原则是:结合实际,梯次定价,让家家都住得起,户户都能享受到朝廷的温暖。”
从来没有这样定价的,这不是把高官往死里得罪吗,这样一来,生意还怎么做?
“宗舒,做生意,就要和气生财,不能总是和别人产生摩擦。”
缨络感到宗舒今天怼蔡京,明天怼童贯,四处树敌,还怎么做生意?
“人生何处不摩擦?摩擦才能有火花。古人如若不钻木,岂有今日你我他?”
宗舒念完打油诗,又朝缨络邪邪一笑说:“我真想和你产生一点摩擦呢,碰撞,才能出火花。嗯,是思想的火花!”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059 太子被弹劾
“对于高官,我们用料考究啊。比如,瓷管子,黄泥巴烧出来的,和瓷土烧出来的能一样吗?一万两,体现的就是身份!而且,我们是独家经营,别无分号,没有竞争,不定高一点,对不起本少爷的伟大发明!”
大家一想,对啊,这种新式暖阁,也的确只有宗家才有。
制作暖阁最难的恐怕就是弯管和密封胶。密封不严,就会跑水,不仅起不到取暖效果,还把屋子给泡了。
不用说,密封胶的用料及配方,宗舒肯定是严格保密。
继发明味精之后,宗舒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宗舒一挥手,老冯带着伙计们把制作暖阁的一切器材都拉进了东宫。
三下五除二,伙计们就把太子卧室、书房的地砖撬开,开始铺设瓷管。
与此同时,屋外架起了瓷管与屋内相通,支起了两个特大号的铁锅。
太子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宗舒就耐心给他讲水压、水流的原理。
一个锅盛满水流向卧室和书房的地下瓷管,从出口流出后注入另一个铁锅。
一个锅用石炭加热,水变热流经瓷管,就成了地暖管。
当两个铁锅的水到达同一水位时,热水即停止流动。
此时只用在一口锅里舀出一些水,加到另一口锅里,两处的水平面有了高差,产生水压,热水自然又开始循环。
“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水的循环,要用一个人,隔一段时间舀一次水。倒也不麻烦,毕竟烧石炭也得有人添加。”
宗舒解释说:“用的人更多,如果整个皇宫都用,建一个大水塔,人力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就是后世的小区供暖。只是现在,条件还达不到。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
“宗舒,我懂了。这就是,水往低处流。”太子咀嚼着宗舒刚才的话。
“殿下所说,一语中的。在下佩服万分。”宗舒这次倒不是拍马屁,赵桓还是很聪明的。
“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