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于好。
这并不是金国怕了宗舒,人家已经把宗舒给杀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充分体现了金国人的胸怀和气度!他们没有把宗舒个人与国家关系联系在一起。
“金人讲信义?去年之时,先还燕云六州,其实早已抢走钱粮、掳走百姓,六座空城而已。为此,朝廷专设燕云府。到头来,金人还不是照样收回?”
李若水说道:“金人肯派使者前来,与我大宋修好,一切都是宗舍予之功,大宋自愿军在夹山取得辉煌战绩,让金人不得不服。其与我修好,主要就是让我们撤回大宋自愿军!”
李若水又分析道,大宋自愿军只不过是几千流民而已,已有如此战力,令金人十分忌惮。
如果大宋自愿军不堪一击,金人能派使者前来?
还不是因为被大宋自愿军给打疼了?
“宗舒已死,大宋自愿军还能支撑到几时?不如撤回,编入禁军,护卫京师。”枢密院事蔡攸发话了。
蔡攸今天也很反常,不仅与童贯、赵构等人穿一条裤子,还与蔡京站到了同一战线。
“与金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赵桓终于发话了:“当年我军受金人怂恿,去北地合力攻辽人,在我军大败之时,金人却在隔岸观火,他们等的是,我们与辽人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从中取利。此事,童舍人、康王不会忘了吧?”
赵桓今天的话,居然如此犀利,直接揭开了童贯和赵构的伤疤。
今天,不仅仅是朝中的几位重臣表现反常,赵桓也是如此。
因此,赵桓的话一出,一时间无人接话。
“大宋自愿军之所以战力强悍,都是宗舒之功。三千流民,之所以迅速成军,是因为宗舒有银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换言之,大宋自愿军,就是宗舒的家丁队伍。将大宋自愿军纳入禁军,与强盗无异!”
赵桓又把矛头对准了蔡攸。
奇怪了,赵桓还是那个不敢说话、谨小慎微的太子么?
今天,怎么怼了这个怼那个,感到像是宗舒附体一般。
有人发现,蔡京和蔡攸的脸色极不自然,蔡京脸部的肌肉还抽抽了好几下。
蔡家对于宗家的产业早就是垂涎三尺了。
自从上次盛传宗舒死在了金国,蔡修就纠结了汴梁的泼皮无赖到宗家各个作坊、铺子捣乱。
其目的就是让宗家屈服,而后将宗氏集团收入囊中。
由于宗氏集团里有皇家的股份,京城很多官员和百姓也入了股,蔡家的愿望没有达成。
赵桓的“强盗”一词,明显刺激了蔡氏父子。
蔡京怒了:“太子殿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宋自愿军,编入禁军,有何不可?宗舒,既非王公之后,亦非后周柴氏,怎么可以养私兵以自重?”
蔡攸不失时机地说道:“就算宗舒可以养私兵,但宗舒已死,大宋自愿军也成了无主之军。编入禁军,就是为了防止其重新变为流民,流民与强盗无异!”
赵佶听着下面的争论,心里十分矛盾。
正是因为宗舒,自己才定下了一明一暗的策力。对金人表面修好,暗里地帮助辽人抗金。
正是宗舒,招募并训练了一支大宋自愿军,并且在夹山打出了名气。
正是大宋自愿军的存在,辽国才支撑到了现在,就连金人也派使者前来,让朝廷帮助撤回大宋自愿军。
如果这样维持下去,辽人感激大宋,金人忌惮大宋,自己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但是,宗舒不在了,这一切都有了变数。
宗舒死了,他一手创立的大宋自愿军也许不用朝廷下令,就会自动解散,或者是被辽人直接收编。
因此,蔡攸所提建议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将大宋自愿军纳入禁军,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可以给大宋自愿军一个禁军的名份,至于撤回不撤回、什么时候撤回,就看金人开出的条件如何了。
当然,现在看,区区一支大宋自愿军,就让金人主动上门。
宗舒的作用岂止体现在大宋自愿军上?
可惜的是,宗舒已经不在了。
如果宗舒活着,怎么会有今天的争论?
“我同意,将大宋自愿军纳入禁军序列,有功之臣,理应享受相应待遇,”赵桓说道:“但,大宋自愿军仍要留在夹山,暂时不得调回。要调,也得我宗师点头同意。”
蔡攸本以为赵桓服软了,同意自己的提议了,谁知道他居然想让这三千流民既享受禁军待遇,又不从辽国撤回。
这样一来,金人能愿意吗?
你把大宋自愿军纳入禁军,这就等于承认了其身份,召回之后,就可以与金国谈合作。
但你把已经纳入禁军的自愿军放在辽国,这不等于公开与金国宣战吗?
等等,太子说什么,说什么“我宗师点头同意”?
太子的宗师,不就是宗舒吗?
要把大宋自愿军调回来,需要宗舒同意!
宗舒明明已经死了,他怎么同意?你到黄泉之下去请示?
太子,莫非是疯了?
406 太子失态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楷与蔡京对视了一眼,脸上十分兴奋:太子疯了。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宗舒的死,对于太子来讲,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宗舒死了,妹妹珠珠痛不欲生,差不多也快疯掉了。
因为宗舒死了,太子失去了经济支柱以及宗舒背后的资源。
因为宗舒死了,很多太子一党的官员们开始松动,很多开始向自己这里靠拢。
除了御史大夫陈过庭、太子少傅李若水,朝中大员没有几个与太子亲近的。
现在看,除了太后、皇后,宗舒就是太子最大的依靠。
现在,三个靠山倒下了一个,太子已经被彻底击倒、神经错乱。
太子疯了,那么他就没资格当太子了。
那么,自己就有机会当上太子。
能够与自己一争的,也就只有康王赵构。
但赵构与自己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赵构因种家军全军覆没,北伐失败而遭到了陛下的责罚,童贯也受到牵连。
赵楷这几年虽说无大功,但也无大过。
同样兴奋的,当然还有赵构,他同样看到了机会。
为了把太子拉下马,康王和郓王终于又站到了一起。
“太子,你说什么?”赵佶不悦地说道:“要宗舒点头同意?”
如果太子再胡说的话,赵佶就准备让高俅把太子给架走。
朝堂之上,太子乱讲,丢人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他作为皇帝的脸面。
“陛下,舍予,并没有死,”赵桓说道:“他,已经回来了。”
太子越说越离谱了!宗舒没有死?
难道金人的使者千里迢迢来到大宋,就为了传递一个假消息?
“陛下,宗师,就在殿外。”
唉,李若水不禁了口气,太子的心理实在是太脆弱了,宗舒的死,妹妹的痛,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