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3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说要去瞻仰一下太祖的黄袍加身地。

这地方宗舒前世去过一次,没什么可看的,让韩世忠和曹宗申去看一下,快去快回。

不一会儿,两人回来了,带回了一个消息:这个小小的集镇居然也有盘查。

盘查的人说是要抓冒充宗舒的人,只要抓住,就是处死。

奇怪的是,他们只查冒充宗舒的人,连韩世忠的名字,提都没提。

韩世忠也奇怪了,当时他被牛皋抢走之时,听到偏将喊马上向汴梁发急报,要将他救下来。

怎么这些官兵只查冒充宗舒的人,却不救他韩世忠!

也许,京城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来宗舒是想大张旗鼓地进入密县基地,先给珠珠和太子飞鸽传书,说自己安全返回。

现在看,不妨悄悄到超化寨,找梁红玉了解一下情况。

毕竟,乔牛儿从京城出现,千辛万苦去找宗泽,历时两月。

两月之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宗舒坐渡船过黄河,纵马绕过密县基地,从南部进入超化寨。

进入超化寨已是夜里,刚想拾级而上,就出现了一个女子,惊喜地叫了一声“宗少爷”。

这女子,正是梁红玉的手下。前年宗舒从土匪窝里救出来的二十五名女子之一。

“宗少爷,怎么是您?红玉姐天天念叨你,太好了!”

女子激动地将几人领到山上。

梁红玉见到宗舒十分激动,对宗舒又拍又打的,就如同亲姐弟一般。

“舍予,你回来太好了,珠珠,就不用嫁人了!”梁红玉说道。

珠珠,嫁人?珠珠,不是已经嫁人了吗?

梁红玉是激动过头了,说话颠三倒四的。

“舍予,都以为你不在世了,所以,蔡家求了陛下,陛下也答应了,珠珠改嫁给国子监丞蔡修。”

梁红玉的话,如同炸雷一般在宗舒耳边炸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梁红玉细说经过之后,宗舒的怒气渐升。

蔡家,太特么卑鄙!

得知自己“死亡”的消息,珠珠如此悲痛,蔡家就敢在此时提出让珠珠改嫁!

幸亏,珠珠坚决不答应。这也是唯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地方。

而陛下也太不够意思了,就算是自己死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把珠珠给嫁出去吧?

本少爷虽说是有些混蛋,时不时地惹皇帝生气,但对皇家甚至对整个大宋也是有贡献的好不好?

如果不是我与太子合伙,你们的日子能好过?你们花的银子,不都是我赚来的?

银子?

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银子!

特么的,蔡修这厮要娶珠珠,这是盯上了我宗家的银子!

听乔牛儿说,上次两只小金雕受伤返回后,所有人都认为宗舒死了。

这个时候,蔡修就想来抢宗家的产业,最后还是刘皇后出面,算是保住了。

还有京城的普通百姓,凡是入股宗氏集团的人,都自觉当起了宗氏铺子的保护者。

蔡修这次不抢了,而是直接娶珠珠。这厮不豪夺了,改巧取了。

宗义不在人世了,宗氏集团自然就全部归珠珠所有。

蔡修这厮娶了珠珠,就自然得到了整个宗氏集团!

否则,以蔡修的地位,他不可能娶一个再嫁的公主。

不用说,蔡修这是瞄上了宗家的产业,他想以娶珠珠的方式而将宗家财富据为已有。

蔡修娶珠珠为妻,还不耽误他娶别的女子当小妾。他并非是看上了珠珠,而是看上了宗家的产业。

想到此,宗舒脑子里突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疑团:

老爹宗义莫名其妙死在了南方,这一切与蔡修娶珠珠一事,有没有什么关联?

宗舒理了一下思绪,想到了萧小小当时的判断:

杭州是江南富庶之地,民风和淳,怎么会有强人?

自己多次坑蔡家,让蔡家损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让蔡氏烛业直接关门,蔡家对自己早就怀恨在心。

他们一直在想机会报复。

这次,趁着自己到金国,刚好完颜萍又放出风来说自己死了。

于是蔡家就下手了!

先是在南方让宗义消失,而后马上向糊涂皇帝提出娶珠珠。

由此,蔡家就可以得到整个宗氏集团,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顺理成章!

这么一联系,逻辑就成立了!

蔡家,敢对我下黑手!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

405 争论又起

紫宸殿内,一场涉及到朝廷对外政策的争论正在进行。

坚持联金灭辽的,是赵构、赵楷、蔡京、蔡攸、童贯等人。

坚持联辽抗金的,是太子赵桓、御史大夫陈过庭、太子少傅李若水。

“金国使者前番到来,愿与我朝重修于好,共同对付辽人。希望朝廷出面,劝宗泽、种师道从辽国撤回。”

康王赵构说完,得意地看了一眼赵桓。

“康王此言甚为不妥,宗泽所领之军,乃大宋自愿军,与朝廷无关。更何况,现在局势未明。金人攻至夹山,已呈颓势。辽人利用夹山新胜,从此奋起,亦未可知。”陈过庭出言道。

童贯冷哼一声:“老臣在西北也算是小有军功,对那里情况还算了解。那里山高地险,易守难攻。金国久攻不下,亦属正常。纵使辽人小胜几场,也无妨大局,无碍大势。当今之北方,乃金人之北方。辽人只有防御之力,绝无奋起之望,更无崛起之机。世间万事,唯潮流不可挡。落花流水去,朽木难回春。与金人合作,方为正途。”

陈过庭正想反驳,蔡京捋了捋胡子:“童舍人所讲,乃老成持重之言。在西北军务上,老臣我亦有所不及。”

大臣们都愣了,这风向好像是要变了!

童贯和蔡京分别支持赵构和赵楷,是多年的老对头,今天怎么不掐架了?

蔡京居然放下了面子,支持童贯的观点,并且还承认,在军务方面不如童贯。

这两个人联合了,就说明赵楷和赵构也暂时摒弃了前嫌,联起手来共同挤兑太子赵桓。

果不其然,赵楷和赵构都坚决支持与金国重修于好,共同对付辽人。

赵构还说,金国使者前来,其实就是给朝廷一个机会。

凭着金人的实力,本来不需要大宋就可以拿下夹山的,与大宋重修于好,体现了他们的信义。

毕竟朝廷过去与金国签过海上盟约。

赵楷又数落起了宗舒,说因为宗舒这几年时不时地捣乱,一次次的得罪金人,宋、金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但金人并没有把宗舒个人的行为当作朝廷的授意,没有与大宋彻底撕破脸。

特别是宗舒派缨络到金国杀死了人家的王子,宗舒又跑到金国去救缨络,这相当于坐在金人的头上拉屎。

宗舒如此侮辱金人,金人也没有把帐算到朝廷头上。

金国只是派出了使者,到大宋通报了缨络和宗舒的所作所为,只是来通报情况,并寻求与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