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有改变。

继承金主的是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本名是完颜吴乞买,史称金太宗。

以前,大宋君臣都认为一定是完颜绳果继承金主。

他们对金人真的不了解。

金人并不如同中原王朝那样,具备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或者说具备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的这个传统。

因此说,完颜阿骨打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其余地要比中原皇帝广泛很多,不必拘泥于嫡长子范围。

为了应对辽人,完颜阿骨打并没有选定谁继承,而是采取了一种放任的办法:谁实力强谁胜出。

金朝内部方面,女真族各部落的酋长和头人们,依旧奉行谁强大谁为王的观念。

如果接替完颜阿骨打的人不能让女真各部酋长认可、服从,那么,金朝就可能陷入分裂和解体。

为什么那么久没有消息传过来?

这段时间,正是金人内部较劲、争斗的过程。

现在看,还是实力更强的完颜晟胜出。

宗舒希望完颜绳果继承皇位,并不是因为缨络嫁给了他。

而是因为金太宗完颜晟是个牛B人物,正是他,俘虏了辽国皇帝,把辽国赶到了遥远的西边。

辽国本来在西夏的东北,在金太宗的进攻之下,逃到了西夏的西边,史称“西辽”。

完颜晟,不好对付!

接下来,辽国危险了!

辽国危险了,留给大宋的时间,不多了!

293 河北防务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徽宗一脸愁容地看着宗舒,其他几个人的脸色也都不太好。

其中,童贯的奸臣脸,此时更白了。

并且,这太监的眼珠子不像过去那样攻击性十足,看着宗舒的时候,躲躲闪闪的。

童贯,比蔡京、蔡攸更加心虚。

相比之下,太子赵桓淡定了很多,颇有一点隐世高人的样子。

不就是金主确定了吗?

难道,还有重大变故?

对了,一定是燕云十六州!

完颜晟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当初大宋用银子买下来的几座空城。

一边进攻辽国,一边不管不顾与大宋的盟约,金太宗完颜晟,这是一位强势无比的金主。

“是不是金人要收回燕云府?”宗舒问道。

徽宗赵佶终于是服气了,宗舒这厮还真有战略眼光。

他对于国家之间形势的判断,真叫一个神准!

他所作的判断,到现在为止,一个一件地全都应验。

的确,前几日,燕云府出现了大批金兵。

燕云府成立之时,六座城内早已没有了人烟。

梁子美知燕云府后,发出布告,招了一些流民回来,但人也不多。

甚至,梁子美刚刚招够了一百多人的队伍,在燕云府治所负责军备。

金人就卷土重来了,他们倒也没有为难梁子美,而是将其礼送出境。

梁子美没脸到大名府去,而是直接返回汴梁,目前正在途中。

金人几乎是撕破了脸。

与金人保持好同盟关系,共同对付辽人,金人将六座城送给大宋,这都是童贯和赵构的功劳。

这才几个月过去,这一切成果都为了乌有,童贯当然高兴不起来,更得瑟不起来。

几个月前,宗舒单独向徽宗作出了形势判断。

那时,童贯和赵构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与金人达成了协议,拿回了燕云六州。

而宗舒说,宋、金关系破裂在即,宋、金联盟将不复存在!

果然如此,金人相信不得,一切都让宗舒说中了。

徽宗此时在暗自庆幸,如果不是宗舒坚持,不是太后拍板,现在他根本就无计可施了。

现在看,那时采取了“一明一暗”的外交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让宗泽、种师道、吴玠组织训练“大宋自愿军”,也该出发了。

金人收回了燕云六州,虽说没有对大宋宣战,那也差不多了。

按宗舒所说,金人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彻底把辽国干掉,之后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大宋。

当然,此时,徽宗还不愿意向大家公布“大宋自愿军”到底要干什么。

公布了,等于是彻底向金人翻脸,现在就等金人派使者或者是送国书了。

燕云府归了金人,下一步还有大名府。

蔡京和童贯都建议,下一步,一定要死守大名府,一定要加强大名府的守备。

大名府的知府是太子的人,蔡京和童贯当然要求他们死守了。

赵桓系的官员们,都死完才好呢。至于宗舒支持赵桓又能什么用?

宗舒有本事,他们不得不承认,但再有本事,也只是一个闲散的附马而已。

在白沟河和雄州城下,损失的主要是种家军,河北军倒是得以保全。

与种家军相比,河北军就是渣渣军,一触即溃的那种,能和金人对抗吗?

剩下的西北军算是精锐了,但也不敢动,万一西夏人看到机会,再到大宋打秋风,怎么办?

和金人不同的是,西夏人不仅仅是过来抢粮草、抢人口,而真的是过来抢地盘的。

他们抢一块地盘就经营住一块,而不像单纯的草原民族,没啥可抢就弃城而去。

“陛下,固守大名府,这是我们大宋对金最后的底线,此地一失,危及汴梁。因此,大名府必须加强武备。特殊时期,须采取特殊举措。战争期间,政务为军务让路,一切围绕军务,文官不得参与武备,至于太监监军,更是死路一条!”

童贯心中那个恼啊!太监不得监军?我不是还亲自领兵了?

“舍予,你说说,谁去大名府负责军务?”徽宗问道。

“陛下,我举荐一人,太常少卿李纲,有此人坐镇,大名府当可无忧。当然,真要有监军,就派太子殿下。”

宗舒推荐了李少言的父亲李纲。

李纲,字伯纪,是与宗泽齐名的抗金名将,组织了著名的东京保卫战,后因主和派的陷害,被迫罢免。

他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但均未被采纳。

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徽宗当然不知道。

徽宗知道李纲的父亲李夔,通晓军事,跟随吕惠卿抵御西夏来犯立下战功。

平时,李纲不少与前线归来的将军打交道。

过去,李少和宗泽都是徽宗最不待见的人,因为这二人都属于死硬的联辽抗金派。

从去年以来,受宗舒的影响,徽宗也慢慢转变了对金人的看法。

现在金人明显是要和大宋撕破脸,镇守大名府、保卫整个河北的任务,就必须由李纲和宗泽等人来完成。

童贯显然是不合适了,他一直是主张宋、金联盟的,一旦和金人交手,也不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在大名府直接和金人交锋?蔡京一想到这里,背上就阵阵发凉。

马上,大名府就会成为两军交战的是非之地,这地方暂时不能去。

幸亏,大名知府是太子的人。

宗舒现在又推荐官员负责河北的军务。

让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