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门牌。
轰轰烈烈的开业,垂头丧气的收场,让蔡京病倒在床,半个月才缓过劲来。
宗舒推出了如此便宜的玻璃煤油灯,让京城人认识到,宗舒又找到了新的制作玻璃的原料。
或者是,宗舒带着大宋科学院搞出了新的玻璃制造工艺。
京城经营玻璃的铺子大多数是来自西域的胡人,自然也看到了这种售价极低的煤油灯。
一种恐惧迅速笼罩了玻璃铺的掌柜们,他们仿佛看到了与梁师成、蔡家一样的结局。
从火柴、蜡烛到煤油灯,大家开始都以为宗舒是在打价格战。
通过低廉甚至免费的策略,先把梁师成和蔡家给拍死,而后处于垄断地位,这时再慢慢提升价格。
显然,除了火柴,宗舒从推出商品开始,就在赚钱。
宗舒能推出廉价的煤油灯,那么,他们一定会推出新的工艺品。
等宗舒的玻璃工艺品一出世,京城所有的玻璃铺只有如下结果:破产或转行。
忐忑不安地等了二十多天,宗舒的玻璃作坊却一直没有新的东西推出。
有玻璃老板到“大宋照明”打听情况,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答复:
宗舒的玻璃制品,除了煤油灯,不准备制作其他的。
就算是制作其他玻璃制品,也只是满足宗氏集团和大宋科学院的需要,不会大规模地向市场销售。
京城所有的玻璃铺子的老板们,都纷纷给宗舒做了锦旗甚至立了长生位,宗舒真是个大善人呐。
但大多数人地不这样认为,如果宗舒是大善人,那么京城就没有善人!
这厮哪里是什么善茬儿?
如果蔡家、童贯、赵构或者是其他曾经被宗舒怼过的人,与这些玻璃铺子有关系,宗舒肯定不会饶过他们。
所以,今后做生意能与宗家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不要直接竞争,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正当宗家产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宋朝廷却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
朝廷上下已经讨论两天,也没有个结果。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283 你个猪脑子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天,宗舒被太子赵桓带到了紫宸殿。
出于低调的考虑,宗舒悄悄地站在大殿后面。
站定之后,发现蔡修也在,只是隔了一个人。
朝臣们正在讨论的是:大宋的麦子收成大降,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朝廷该如何应对。
麦子减产的主要原因:没有灌上浆。
五月中上旬,正是麦子的灌浆期。
今年以来,春天少雨,到五月中旬,已经是一个月没有下雨了。
因为天旱,麦穗都是干瘪的,好多麦子都只长苗,不长粒。
到了五月下旬,雨水多了,但已经无济于事。
也就是说,今年的麦子不要说丰收了,基本算是绝收了。
稻子、小麦都是大宋的主粮,在北方,小麦更是主粮。
就算是菽、粟、稷等收成再高,因为种植规模小、亩产少,根本弥补不了小麦绝产的损失。
北方小麦绝收,意味着北方的农民一年都要饿肚子!
老百姓评价官府好不好,标准很简单:能不能让他们吃饱。
但凡日子过得下去,老百姓就不会离开家去要饭,更不会起来造朝廷的反。
如果北方小麦绝收的问题不解决,前两年发生的农民造反事件,肯定又会发生。
北边的辽、金战争,局势尚不明朗,境内再发生流民甚至是造反事件,朝廷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紫宸殿里,徽宗坐在龙椅上愁眉不展。
群臣们议论纷纷,但也没有议出个什么结果。
蔡攸和蔡京仍然是针锋相对。
蔡京说东,蔡攸说西,蔡京说肉,蔡攸说皮。
解决北方小麦绝收问题,无外乎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进行拨出银钱从南方各地购买粮食,以救济北方的农民。
第二种是从南方征调粮食,加大对南方各省的征粮、征税的力度。
第一种的路子基本行不通,因为国库早就亏空了。
第二个路子引起了众多官员的反对,因为好多官员的家乡都在漕粮供应区。
北宋初年,朝廷规定的有四个漕粮供应区:长江流域(主要是太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泾渭流域,淮河上游的陈、蔡等地,开封以东的青、齐各地。
到神宗之后,泾渭流域不再提供漕粮。
剩下的三个漕粮供应区,其实每年都在加大征粮力度,已经是不堪重负。
如果加大力度的话,恐怕种粮户首先起来闹事甚至造反。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徽宗有些恼火,这帮大臣,在争权夺利方面,一个比一个有招。
一说到解决问题,一个一个都没招。
“郓王,你有什么说的吗?”徽宗当即点了将。
众位大臣都讨论个不停,几个皇子都没有吭声。
“陛下,儿臣以为,小麦绝产一事,并没有那么可怕。”
郓王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马上吸引了众人。
此前,徽宗听到的都是失望的话,整个大殿充斥着绝望的情绪。
郓王赵楷这么一说,徽宗不由得振衣起身,手一挥道:“郓王,尽管说来。不要有任何顾虑。”
“是。小麦绝产,并不等于全年绝产。比方说,可以增加猪、羊的养殖。麦苗虽无麦粒,但可以当作饲料。相对于小麦,猪、羊的价格更贵,农民的收入会更高。怎么会导致流民,甚至导致流民生变?”
赵楷说得头头是道,徽宗不由得点头称赞,是啊,麦子产不了粮,完全可以喂猪啊。
蔡京立马站出来,称赵楷的建议,实在是高明,不需要朝廷花银钱,也不用到南方调粮,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
就连陈过庭、李清臣、童贯等人也一致赞同赵楷的意见。
讨论了两天的问题,被赵楷几句话就解决了。
看看,赵楷真不愧是状元之才!再看看太子赵桓,比较之下,感到逊色了许多。
周围一片夸赞之声,赵楷瞅了瞅赵构和赵桓,心中那份得意自不必提。
徽宗马上安排,让各府州县增加猪和羊的养殖规模,把麦苗割下当饲料。
“且慢。”
大殿后面,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又听到“且慢”的声音!
众人回头一看,发出“且慢”声音的正是宗舒。
这厮到哪儿都不会安生!
刚刚把梁师成整惨了,又把蔡京整病了,今天来到朝堂之上,又想搞事情了?
明明徽宗的安排合情合理,这小子居然说“且慢”!
不少人替宗舒担心起来,这里就包括中下级官员,他们投资梁师成的火柴厂,本金要不回,宗舒反而是替他们垫付了。
这些官员听了宗舒的讲课,自然就成了宗舒的学生。
也有人不担心,宗舒与珠珠公主成亲在即,就算宗舒有何不妥,徽宗还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