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一步看一步,不到南墙就回头,这才是处世之良方、保命之要诀。

今天,居然当上了天子门生,实在是意外之喜啊!

得意之下,宗舒也保持了足够的冷静,这史上最文青的皇帝,性子最是多变。

现在,马上走,等徽宗反悔了,可就来不及了!

“陛下,娘娘,学生,还有公务在身,容我先行告退。”宗舒向徽宗和皇后一抱拳,急匆匆地走了。

出门的时候,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下,直直冲了出去,幸亏手往地上一按,才避免了嘴啃泥的狼狈。

好尴尬呀。宗舒朝后一看,立马鼠窜。

殿里的人笑得更欢了。

而笑声中有一种笑,很尬。这是林灵素的笑。

作为一个失败者,目睹了成功者的得瑟与嚣张。

对于宗舒,林灵素现在还真是有点服气了。

校场比试之后,林灵素研究了好长时间,还把弟子们叫来一起商讨,但就是搞不明白到底筷子是怎么把一斗米提起来的。

为什么宗舒不怕火烧?为什么那个铁链子烧伤了蔡修,还宗舒却啥事没有?

为什么一个冰疙瘩就能让木头起火?

这些都是有技巧的,一时没有研究出来,只能说明宗舒玩的高明。

但是找石炭这件事,就太奇怪了。

宗舒能找出石炭,就证明在堪舆方面,他林灵素远远不及。

刚才林灵素真的想践行赌约,拜宗舒为师。

之所以没有提出来,主要是,大家都的精力都放在了宗舒身上,没顾上他。

林灵素朝徽宗施了一礼道:“陛下,灵素学艺不精,两次败北,实在有辱国师之名,愧疚不已,万请陛下收回。灵素自当寻访名师,以求精进。”

正说着,徽宗摆手道:“宗舒也算是联的门生,你输给了他,总不算难堪。天之生人,各安命数,各有所擅,国师不必耿耿于怀。”

林灵素脸皮微红,朝徽宗等人团团一揖:“贫道,告退。”

“来,都过来烤一烤,看看这石炭究竟能烧到什么时候。”徽宗笑道:“这石炭无烟无味,夜里不会再毒死人了吧?”

“父皇,宗舒说,暂时不可以冒险,这种石炭还是会毒死人的。”

太子忙向徽宗解释。过去,石炭毒死人的情况总是发生在富人或官员家庭。普通人家用石炭反而没有事。

今天上午,宗舒说这是因为石炭燃烧会生出一种毒气,如果房间通风条件好,就能散发出去。

如果房间密封严,毒气发不出去,就会死人。

“那,石炭不能取暖,要之何用?”徽宗看到太子,又不顺眼了。

“宗舒说,用处太大了。平时白天可在取暖。晚上,说是另有用处,等他做出来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取暖,绝对安全。”太子解释道。

太子的话,徽宗不信。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什么都会。

不过,能找到质量上乘的石炭就已经很好了。只需早早把屋里烧得暖暖的,睡觉时再把火盆端出去即可。

除了取暖的问题,密县石炭的开发,又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流民。

现在北方战事不稳,边境受到骚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纷纷南逃。

因为朝廷在汴梁,所以就成了流民的终极目的地。

汴梁的商业固然繁华,但能够给流民提供的就业实在有限,街面上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越来越多。

如果不采取什么办法,一旦流民越聚越多,说不定就会产生严重的事件。

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因为密县石炭的开发,需要招收大量流民。

据太子说,宗舒给开矿工人的薪酬是每月十两银子,这比有些地方低级官员的俸禄都多。

在这么好的待遇,流民肯定纷纷聚向密县。那么京城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就宗家的财力来讲,把东京的流民全养了,恐怕也不成问题吧。当然了,宗家现在更有钱了。

因为,宗舒又赢了国师,也赢了二百万两银子,也不知道王氏赌坊有没有这么多的银子赔给宗家。

徽宗对于京城的勾栏瓦肆非常感兴趣,但对赌坊却是反感,凡是进去的,只要是大赌,哪个不是倾家荡产?

在宗舒的手中,已经倒了一个孙氏,这一次,又会倒一个王氏。

这样也好,宗舒的钱肯定会投到密县石炭的开采上,也算是把钱用到了正地方。

只有投入多,才能产出多,宫廷的收益自然是水涨船高。

“桓儿,王家赌坊这次要赔给宗家银子,有多少就给多少,但不能赖帐不给。你注意盯一下。”徽宗说道。

“王家赌坊,不会赖帐吧?”刘皇后说道。

徽宗压低声音说道:“这个王家赌坊,是蔡元长的。”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030 棍棒底下出不笑子孙

宗舒和宗申牵着驴车回家,还没进院,就听到院中一人大叫:“孽子,看我怎么教训他。”

听声音不是宗义的。

“少爷,快走,”宗申慌忙拉着宗舒。

回自己的家,有什么不对劲吗?

“站住,做了坏事,就想跑?”院中跑出一人,揪住了宗舒的衣领。

这人速度好快,力度也蛮大。长得和老爹宗义很相像,只是年纪稍大,应该是超过六十岁了。

宗舒内心波澜泛起,难不成是宗泽?

宗舒本想反抗来着,一想到这里,立马老老实实的。

“大哥,舒儿顽劣,身子骨还没长成。”宗义看着宗舒毫无反抗之力,不由得担心起来。

“宗舒,过去你顽劣,目不识丁倒也罢了,但你居然妖言惑众,不可饶恕。”宗泽把宗舒扔到地上。

幸亏是冬天,穿得厚,要不然,屁股估计都摔成了两半。

显然,这就是宗泽了。

因为不满朝廷的对金政策,六十岁的时候辞官归家,你不听我的,我走人!宗泽就是这么个性。

从宗泽的高大身材和力气看,不愧是抗金名帅。

六十六岁时,金军势大,宗泽才被朝廷启用,带着十几个随从到河北,迅速发展壮大。

由于朝廷在战与和之间左右摇摆,耽误了大好时机。

面对糜烂的朝廷和涣散的人心,六十八岁的宗泽有心无力,毒疮迸发,血流如注,死前仍大喊:过河,过河,过河!

临死都不忘,打过长江,恢复河山,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宗舒不由自主地跪下,认认真真地朝宗泽磕了三个响头。

听宗舒磕出了响声,宗泽和宗义不由大奇,这孩子怎么磕起了头?而且还这么郑重其事!

宗舒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因为是独子,娇生惯养的,礼节,这小子哪里讲什么礼节?

除了过年发压岁钱,给长辈磕过头,其他时候连打招呼都懒得打。

今天怎么了?

宗泽脸一沉说:“宗舒,别以为磕头求饶,我就会放过你。”

“伯父,我到底做错什么了?”宗舒问道。

“你在书院里,是不是把李若水气走了?你还说,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