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
只是短短两天时间,童贯和赵构培养、拉拢的中下级官员就转换立场,投入了自己的怀抱。
想一想宗师现在的人脉,真的是很深厚。
除了陈过庭、李若水等人,其他的中高级官员,都曾被宗舒从通真宫里救出来。
这些中高级官员不少人被宗舒怼过甚至是坑过,但又能如何呢?
甚至,陈过庭等人对宗舒还是非常欣赏的。
过去,中下级官员曾经在郓王赵楷的唆使下,集体声讨过宗舒。
而现在呢,中下级官员中有一小半成为了他的学生。
从势力上讲,宗舒可以与蔡家一比高下了。
“宗师,不愧为宗师。”赵桓转而恭维起了刘皇后:“还是母后虑事深远,当初让我拜宗师,真是一招妙棋。”
刘皇后显然十分高兴,当时幸亏她果断地让太子拜宗舒为老师。
如若不然,宗舒恐怕就被赵楷或赵构拉走了。
尽管宗舒作了附马,当不了高官,但照样可以对官员们施加影响。
过去她还感到宗舒娶了珠珠,是一大遗憾,不能给太子提供更大的助力。
现在看,宗舒以一个白身,还只是个准附马,就马上给太子拉来了二百多名官员。
这份本事,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
……
宗舒把珠珠送到宫门口就步行回家。
曹宗申指着一家店铺说道:“少爷,请看这家铺子,过去是童家桕烛铺,现在姓蔡了。京城卖蜡烛最有名的还有一家,马家香烛裹头铺,也归蔡家了。”
“很好,蔡家还有什么动作?”
“蔡家已经收购了所有的蜡烛作坊,与南方诸府州的蜂蜡、白蜡虫、乌桕子供货商达成了合约。”
制作蜡烛的原料有三种:蜂蜡、白蜡虫、乌桕子。
原料均被蔡家所垄断。
少爷已经制作出了蜡烛和煤油灯,已经免费向京城百姓发了七天。
蜡烛和煤油灯的造价这么昂贵,难道少爷真的是要做照明生意?
这就像是火柴,这是老百姓常用的东西,贵了没人买。
蜡烛也是如此,并非是必须品,老百姓买不起又如何,还用便宜的油灯就行了。
实在不行,晚上啥也不干,早早睡觉就行了。
想想宗舒是如何坑梁师成的,曹宗申猜想,少爷一定还是生产大量的蜡烛和煤油灯。
在蔡家的蜡烛铺子正式开业的时候,少爷一定会祭出免费的大杀招!
等把蔡家的蜡烛业搞垮之后,少爷再进行一个反收购!
“少爷,我怎么觉得,蔡家该倒台了?”曹宗申问道。
“倒台不至于,倒霉是一定的,”宗舒信心十足:“梁师成凉了,蔡京也该歇菜了。”
274 不是让你们翻天
盛夏季节,汴河两边的柳树,条条有气无力地垂下,知了都懒得叫一声。
正是日高人渴漫思茶、树荫底下吃寒瓜的时候。
汴梁的群众却一反常态,涌出城外,不知道的,还以为城内又发生了类似通真宫下沉事件。
城外三十里处,几万人在这里聚集。
规模堪比几年前流民齐聚汴梁之时。
这是宗舒免费发放蜡烛、煤油灯的最后一天。
有些群众知道的消息晚,看到别人家领到了东西,也急慌慌地赶过来。
宗舒带着太子、吴非、珠珠、李少言、曹宗申赶到了这里。
有些群众见过太子和珠珠,都慌忙跪了下来。
曹宗申给太子递过一个喇叭,太子对群众讲了一番话,让大家起来。
吴非看此情景,又看了看宗申,心中满是佩服。
宗师的教学手段真的是不一样,他让太子来,就是要让大家看一看,什么叫民心,如何得民心。
“殿下,宗师一个小小的举措,可让百名官员归附,十万百姓归心,在此,实在是佩服之至。”
“殿下,不管对官员,还是对民众,收其心、服其志,必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吴非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李少言却生气了,这个侍讲,抢自己的话头啊。
这个人以前好像就是个闷葫芦,怎么现在,变得比自己还要话痨?
宗舒对吴非的啰嗦有些烦,话多倒还罢了,关键是还整些对仗句,显示你的文才么?
吴非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措?
本少爷免费送火柴、送蜡烛、送煤油灯,这不是银子吗?
几十名工人和大宋科学院的学员、教习们都来了,时间成本,不是银子吗?
“太子殿下,吴不是,说的都对。今天,我们先做一件事:导之以行。”
宗舒边说边从驴背上拿下一套衣服,展开一看,短袖窄衣,布料粗糙,与贩夫走卒之流所穿服装无异。
“殿下,我大宋三年一小饥,五年一大饥,农业发展始终是根本。殿下要为天下苍生计,就要深入田间地头,带头耕田耙地,为天下百姓作示范。”
宗舒这番话,太子以及吴非等人,感到非常熟悉,李若水也经常给太子灌输这样的道理。
李若水只是给太子讲民为本、农为先,讲太祖曾在皇宫里种地,为天下人示范。
李若水从来没有要求太子亲自下地干农活。
宗舒却是直接把太子领到这里,让他换上农人的衣服,亲自体验一把稼穑。
吴非连忙接过衣服,替太子换上了。
这个庄园三百多亩地,宗舒买下后,林灵素招了不少流民,在这里耙地。
正在密县基地负责种稻子的陈旉来到这里,指导流民整地。
陈旉告诉宗舒,在密县超化寨山下,他种的水稻育苗成功,并且已经栽种了十亩地。
停上两个月,稻子就可以收割。
陈旉万万没想到,在北方种占城稻,居然也能成功育苗。
从育苗情况看,长势非常好。下一步就是看灌浆如何了。
对于陈旉的激动,宗舒显得很是平静。因为在北方种稻子,有什么可稀奇的?
为了把稻子种成,宗舒还专门交待陈旉,一定要注意温度,育苗队阶段是最重要的。
所以,宗舒画了一张图,让玻璃作坊制作并搭建了一个暖棚用于育苗。
密县的十亩稻子根本不够,宗舒就让扩大种种植面积。今年来不及了,现在就开始整田。
今年整好了,明年就成了熟田,稻子的产量就会更高。
宗舒紧挨着梁师成火柴的地方买地,其实就是为了利用梁师成的粪池子。
现在梁师成的火柴厂,冷冷清清的,工人们在这里迷茫地等待着。
陈旉带着流民从火柴厂里运粪,不仅没人拦,还有人在着挑。
关键是火柴厂就算是生产,也用不上干的,清理大粪就成了一项额外的负担。
已经有一些田成了水田。
宗舒把太子领到了一块旱地上,交给他个锄头,让他挖地三尺。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