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有大胆的年轻官员问,借来的钱怎么还,利息多少,多长时间还清。

宗舒说道:“还钱,并不困难,我要你们,用听课来还钱。”

一些官员们感到不对劲了,果然,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你们每到大宋科学院听半天的课并考试合格,就相当于还了一两银子。当然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我和苏易讲的课。”

宗舒本来是想让这帮官员们帮着做实验呢,但一想,这帮人的科学素养太差,不太适合。

还是让他们听一听他和苏易讲的课,由浅入深,慢慢影响他们。

只要听了宗舒的课,宗舒和二百多名官员都有了师生情,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

那么,宗舒就为太子拉过来二百多名官员,这个力量不可小视。

如果这二百多名官员都有了科技意识和素养,大宋的发展将会大大加速。

想想多少年以后,我们因为技术的原因,被这个制裁,被那个封杀,活得真特么憋屈。

但没办法,我们的起步太晚,我们的农业社会时间太长,技术积累根本不够。

那么,一切从现在开始。

官员们听后欣喜若狂,有这么好的事?

到大宋科学院听一上午的课并考试合格,就可以还一两银子?

这不是反过来了吗?听课,不应该是给老师交费的吗?

随即大家想到了一个问题,听了宗舒和苏易的课,岂不是要认他们两个为老师?

官员们马上从狂喜中冷静下来,这合适吗?

如果认了宗舒和苏易的课,那今后就必须站到太子的一边。

有的官员又想,站到太子一边,也没什么不好!

看看太子现在,坐在东宫稳稳当当的!

看看童贯和赵构,赵楷和蔡京,整天被宗舒整得灰头土脸的。

“怎么了,我,苏易,不配给你们讲课吗?”宗舒不悦地问道。

是啊,宗舒被太子尊称为“宗师”,还是状元苏易的恩师,教自己的课,那是看得起自己。

一些官员感到,就算是苏易教他们,也完全够格!

苏易是谁,是大宋的新科状元!三年才出一个的牛批人物。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是状元!

御史台一位四十岁的言官,对宗舒本来就十分佩服,再加上宗舒只是让他听听课,就可以抵充借款,多好的事啊。

这名言官朝宗舒跪下道:“谢陛下恩典,谢太子挂怀,谢公主慈悲,下官,愿从此聆听宗师教诲。”

这个人已经喊上了宗师,其他官员也都纷纷拜倒在地,跟着言官呼喊起来。

最后,大家的喊声汇成了同一句话:

祝宗师与珠珠殿下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这是一个集体拜师仪式,二百多人喊着宗师,真是亘古未有之场面。

珠珠早已是芳心颤颤,泪珠簌簌,同时还有一些嗔怪:

这人,就是会讨好人。

273 蔡京该歇菜了

二百多名官员下朝之后什么也不管,往城外疯跑,原来是抢免费的物品!

徽宗听闻之后,勃然大怒。

这还了得!

普通的老百姓去抢个免费的东西,倒还罢了。

你们一个个的都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和普通百姓抢东西!

太不像话了,一定要治治他们!

高俅在一旁提醒道,这些官员也不容易,亏了那么多的钱,还被罚了一年的薪俸。

官员们也是人,有家有口,也得生活呀。

徽宗这才坐下来,心想,罚俸一年,是不是有些过份?

高俅又说,这些官员对免费的东西这么看重,是因为家底子太薄。

徽宗马上想到,对啊,这些官员看来,不是贪官,很清廉呐。

但徽宗心里仍觉得别扭,君子固穷嘛,这些古训都不遵守了吗?

“高卿家,派人去城外看看,不要再闹出笑话来。”

徽宗担心起来,万一这些官员们为了争抢免费的东西而打起来,朝廷的脸面真的给丢尽了。

不一会儿,高俅就回来了,他刚刚出去,一个禁军的军士就回来了。

敢情,宗舒和珠珠二人把事情圆满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是,官员们投给梁师成火柴厂多少银子,宗舒就借给他们多少。

还钱的方法,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听宗舒和苏易讲课!

如果宗舒去大宋科学院讲《神雕侠侣》和《三国演义》,官员们巴不得去听呢。

只是宗舒讲书,仅仅限于在东宫。

想听宗舒讲课的人很多,但一般人也进不去东宫。

宗舒什么时候如此大方了?

高俅说,宗舒本来是去看官员们笑话的,但是珠珠当时求宗舒帮助一下可怜的官员们。

宗舒这才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

宗舒这小子,对珠珠还真的用情极深,这两人还真是一对。

他和珠珠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不可能更改,但宗舒还舍得花这么多钱来满足珠珠的要求。

高俅说,所有的官员都答应去大宋科学院听宗舒或苏易授课。

听半天的课,顶一两银子。

二百多名官员集体向宗舒跪拜,感谢陛下,感谢太子,感谢珠珠殿下,感谢宗舒。

徽宗觉得宗舒比过去更懂事了,凡事都把他放到前面。

看来,二百多名官员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宗舒如果不出面,官员们的生活没着落,家庭不和谐,岂不是影响了正常的朝政?

梁师成虽说还是欠着二百多名官员的本金,但显然官员们不会那么急迫了。

现在就算打死梁师成,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梁师成此人,是不能用了!

这厮虽然会讨好自己,但口风不严!

从做火柴的情况来看,这家伙素质也不高!

……

万福宫。刘皇后听珠珠兴奋地说起了今天在城外发生的事。

刘皇后听后马上叫来了太子赵桓,问他怎么看待宗舒对这件事的处理。

“珠珠嫁给舍予,我终于是放心了。”赵桓说道。

刘皇后微微有些失望,“别的,没有了?”

“别的?”赵桓沉吟片刻:“宗师想给官员们讲科学课,提高百工的地位,强调科技的功用。”

“还有呢?”

赵桓听出了刘皇后考较的意味,又想了想说:“宗师,这是在替父皇分忧!”

刘皇后叹了口气:“舍予替官家分忧,也要看时候!难道,他能替童贯、康王和梁师成解决问题吗?”

“舍予,这是在为你打基础!作铺垫!”

刘皇后点出了宗舒的真实用意。

赵桓马上反应过来。

是啊,这二百多人是多么庞大的一个群体!

二百多人集体拜师,是多么壮观的一个场面!

这些官员如今都成了宗师的学生!

自然,他们就从赵构那边倒向了自己。

童贯和赵构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未来朝堂骨干,就这么被宗师拉到了自己这一边。

如果梁师成的火柴厂成功了,赚钱了,那么这二百多人就彻底绑到了童贯和赵构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