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又有什么新东西出现了?
“是我们发明了火柴,我们从夜香造出了火柴,真是天降祥瑞。”
徽宗脑壳大了,这算什么祥瑞,还天降?
从夜香里造火柴,这不是宗舒和林灵素搞出来的事情吗?
有这么无耻的人吗?你拿我当二百五呢?
徽宗一听到梁师成把火柴当成天降的祥瑞,立马火起,再一想起上次对梁师成提过,一定要想办法把“易数”这个考题用上。
梁师成一定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宗舒,导致宗舒提前有所准备。
徽宗心头的火,立马就被泼了油,随时处于爆发的边缘。
宗舒看徽宗的额头及脖子,青筋根根爆起,心想,就算梁师成如此荒诞地报祥瑞,也不至于这么大的反应。
“梁师成,可还记得三年前,朕亲自出会试考题一事么?”徽宗忽然压住了火问道。
原来如此!
宗舒马上想到历史上的事情,敢情徽宗怀疑梁师成给宗舒透过了消息。
不过,提前透露又如何呢?
你自己身边人出了问题,这也是家丑不是?
徽宗总不能向天下人公布,是自己身边的太监透了题,把苏易的状元给抹掉吧?
而且刚才徽宗已经同意了,把珠珠嫁给自己了,这总不能马上反悔吧?
君无戏言,徽宗再不靠谱,也不能如此随意翻烧饼。
看徽宗瞪着梁师成的眼神,简直像要吃人,宗舒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这是一个给梁师成上眼药的好机会!
如果徽宗一气之下,把梁师成给咔嚓掉脑袋,那就更好。
这才是真正的“割”以永治。
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已经被宗舒整下台了,被革去了一切官职,在康王府里打工。
梁师成如果也能整下去,大宋受到的伤害应该就会少很多。
“陛下,小的记得,考题是易数,只是三年前,大臣们反对。”
梁师成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以为徽宗忽然有点火,是因为宗舒的原因。
这些天,梁师成真的是很努力,带着一帮太监们,日夜不停地做着实验。
梁师成花了一千两银子,从大宋科学院那里,买来了坩埚、烧杯、量杯、冷凝器等一全套设备。
按照他在大宋科学院的监督三天看到的流程,指导太监们终于制作出了火柴。
他第一时间跑到徽宗这里来报喜,结果刚刚被量体,又被陛下问起了三年前的旧事。
宗舒连忙过来拍了拍梁师成的肩说道:“梁公公,好人呐!我和珠珠的事情,真亏了梁公公的成全。”
透题的事情,徽宗根本不想太多人知道,况且这里还有梁公公和其他几个宫女在。
传出去,对谁都不好。
听宗舒的意思,宗舒能够得到珠珠,是梁公公成全。
梁师成怎么成全了?不就是透露了徽宗要把“易数”作为考题的想法吗?
这样一来,宗舒让苏易中了状元,就赢得了赌局,就娶到了珠珠,如愿以偿了。
“所以,你就投桃报李?把火柴的生意交给梁师成?”徽宗想进一步求证。
梁师成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成全了宗舒和珠珠的事情,憶憶怔怔地点了点头。
宗舒连忙说道:“我和梁公公关系一向很好,这样铁定赚钱的生意,肯定要交与梁公公,我才放心呐。”
“好,好,好,你们,很好。”徽宗咬着牙说道。
213 神话与笑话
梁师成对宗舒的观感马上好起来。
过去,宗舒一见他就是各种花式嘲讽。
现在看,宗舒也只是嘴欠而已,这厮也不止是对他如此,对童贯、对蔡京不都是这样吗?
宗舒今天的话,却让梁师成感到很舒服。
再一想,宗舒能把“火柴”这么一项赚钱的生意交给他,足见宗舒是多么的感激他。
不过,梁师成却想不出,自己是怎么促成了宗舒与珠珠的好事。
下来之后,一定找机会请宗舒大醉一场,问一问究竟。
徽宗不耐烦地对梁师成挥了挥手,让他快点去研究夜香,让火柴实现量产,尽快实现赢利。
梁师成兴冲冲地来,又如同一只苍蝇一般被徽宗给撵出去了,不由得好一阵失落。
几天以来,自己带着一帮小太监一直在闭门研究火柴制作,宫里的环境就起了什么变化不成?
梁师成一走,徽宗就转向了宗舒。
徽宗就这么阴阴地瞅着宗舒,不吭声,似乎是想给宗舒施加压力。
宗舒明白是怎么回事,徽宗感到梁师成与他合起来骗了他。
给梁师成上了眼药,多少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只要不影响自己和珠珠的好事,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宗舒,你对珠珠,可是出于一片赤诚?”
徽宗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么一句话。
“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换来了我和珠珠今生的牵手。我愿意为珠珠摘月宫,我愿意让珠珠站彩虹,我愿意为珠珠……”
宗舒还想长篇大论地表白,徽宗实在是受不了这厮了:
“既如此,你就为珠珠摘月亮,让珠珠站彩虹!”
不是吧,我这是比喻!
徽宗是个艺术皇帝,怎么连比喻都不懂?
“陛下,我只是打比方啊。”宗舒无奈地说道。
“宗舒,打比方?”缨络笑道:“比方是谁,比方和你有仇吗?你为何要打比方?”
缨络又来捣乱了,宗舒的心里有些乱。
“下个月,你就让朕看看,你如何为珠珠摘月宫,如何让珠珠站彩虹!”徽宗又补充了一句:“下个月,白天,就白天!”
白天?宗舒傻眼了。
本来还想在晚上,把珠珠拉到湖边,让她自己从水中把月亮捞起来呢。
这个漏洞,被徽宗给堵上了。
徽宗抬腿就走。
徽宗的心眼太小了,刚刚答应了珠珠嫁给自己。
就因为梁师成所谓的“透题”,又想给自己制造一些障碍。
徽宗心里不舒服,总会找某个渠道发泄出来。
凡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整治一个奸臣,也顺便着给自己带来一些难题。
宗舒马上向刘皇后求援,哪知道刘皇后一副看笑话的姿态,你在胡吹大气,这下子惹出事了吧?
缨络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模仿起了徽宗的口气。
珠珠并没有因为徽宗提出了新的条件而不安,对宗舒仍然是一如既往地信任。
珠珠要宗舒继续讲书。
刚进东宫,太子赵桓就兴奋地问起了苏易中状元的事情。
宗舒既然对徽宗说了提前猜到题的事情,也就不再隐瞒赵桓。
侍讲吴非听了,对宗舒是深感敬佩。这个人,怎么什么都能猜得到?
他可以猜得到宋辽之战的结局,可以猜到双方行军的路线,这些都可以从兵力对比、山川走向中看出端倪。
但是能把考题猜出来,实在是匪夷所思。
科举制度从隋代伊始,从唐至宋,已经非常成熟。
历来,猜题,从来都是一个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