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了作词,倒是整出了风靡大宋的几首词作,但会试的重头戏是写文章。

写文章必须是在墨帖、经义的范围之内。

这方面,宗舒的水平并不比他李少言高多少。

看到大家都不相信,宗舒说道:“我和灵素,敢拿陛下开玩笑吗?陛下刚刚走,已经让陈过庭陈大人去办手续了吧,苏易一个月之后以举人身份直接参加会试。”

是啊,宗舒再大胆,也不敢拿陛下开玩笑。

苏易再一次证明,宗舒和林灵素说的是真的。

这时另外十四名百工学员也都进来了,给大家证实,宗舒和林灵素所言非虚。

十四名学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神色,纷纷向苏易道喜。

苏孟复从大悲到大喜,眼泪都不知道该如何流了!

本以为,苏易进入大宋科学院,从此以后就彻底滑入百工的层级,与举人、进士再也无缘。

没料到,苏易还没考试,就成了举人!

这个举人不是一般的举人,他是皇帝亲口允诺、由朝廷重臣亲自举荐的举人!

这样的举人,除了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的进士也比不了。

有皇帝青睐,有重臣罩着,那么,苏易以后的仕途,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间。

这么说,苏易来了大宋科学院不到一个月,就成了举人?

这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

苏孟复赶快向林灵素作了一揖,连声道谢。

林灵素身子一侧道:“苏大人,这一切,都我师父争取来的。”

苏孟复马上朝宗舒施礼,宗舒坦然受之:“苏大人,这算什么,等令郎高中状元之后,你再谢也不迟。”

状元?苏孟复的头又开始眩晕了。举人还不够么?还想考状元?

这几年,对那些必考的内容,苏易恐怕早就忘光了,能参加会试就已经是天下掉大饼了,还想中状元?

“宗,宗师,”苏孟复终于想起了一个合适的称呼,太子都这么称呼了,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

“犬子跟着您,已经让您费心了,至于状元,他还远远不够格。”

宗舒唉了一声,“当爹的,怎么总是看不起自己的儿子?令郎就算是块朽木,我也能把它雕成龙凤!有我的指导,苏易考上状元,易如反掌!”

“这样吧,这一个月,苏易,你就给我当个书童,时时刻刻听从为师的教导。咱们师生共同努力,弄个状元玩一玩!”

给这个文盲当书童?苏孟复感到有些滑稽。

“苏大人,我也是书童。”林灵素淡然说道。

李纲看到这里,真是吃惊了。

宗舒会道术、会军事、会制作新鲜物事,这倒还罢了,难道他还真有状元之才?

李纲想不明白的是,宗舒如果真有状元之才,为何不亲自去考?

其实,这也是苏孟复和李少言的疑问。

只有林灵素没有疑问,因为他知道宗舒根本是志不在此,他的心思都在科技发展上。

“苏大人,一个月之后,你就准备好谢师宴吧。”宗舒说得信心满满。

苏孟复连连点头。不要说状元了,能够进入会试都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

这一切,都是宗舒在陛下面前争取来的。理所当然,宗舒就是苏家的恩人。

不要说一个月之后,现在办谢师宴都是完全应当的。

对于苏易高中状元,大家感到宗舒在吹牛皮。

人家能让苏易直接拥有举人身份、参加会试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放在其他人身上,牛吹得会更大。

其实,苏易自己也是处于晕晕乎乎的状态之中。

他来大宋科学院递交他的答案之前,就对宗舒崇拜至极。

他曾经观看过宗舒与林灵素的道法大战,他认为那不是道法,那是科技,虽说是看不懂,但他认为不是故弄玄虚。

后来他又了解到宗舒提取味精、制作暖阁的事情,特别他对暖阁的水压等问题十分感兴趣。

再加上宗舒居然自己写连载,那叫一个精彩。

苏易甚至感到,宗舒在格物穷理、科学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他的祖父苏颂。

所以,苏易就果断到大宋科学院,听到林灵素院长让他留下当学员,他也不加思索,当即答应。

而今天,宗舒指名让他参加会试,要高中状元。

如果能高中状元,谁不愿意?这多风光!

但关键是要想中状元,就必须钻研那些让人疯掉的书籍!

苏易本想当场拒绝的,但一想到宗舒那么信誓旦旦,也不好当场驳了他的面子。

现在,看到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苏易更不好表示不愿意参加。

再一想,哪怕是整天背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哪怕是再枯燥无味,不就是一个月吗?

咬咬牙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

“宗师,还有一个月时间,诗书礼义春秋,这些,我统统买过来,就不必您准备了。”苏孟复说道。

“要这些书干什么?我教学生,从不教这些!”宗舒笑道:“因为,这些东西,我也不会。”

苏易一听,高兴起了,一个月可以愉快地度过了。

会试一结束,他就可以回到这里,回到他的研究领域了。

李少言感到宗舒今天简直是在扯蛋,忍不住戏谑:“宗舒,要不,你也指导指导我,让我也考个状元玩一玩?”

“李少言,你以为状元是好考的?”宗舒见李纲在场,也不客气:“你说说,你都会些啥?”

“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李少言倒没说假话,熟读是一回事,会背是一回事,弄懂更是另外一回事。

“四书五经?我看你,整天就会读死书、懂月经!”宗舒笑道。

198 洞房的由来

苏孟复和李纲心满意足地走了。

李少言马上问道:“我听说,你们造出了新的东西?叫火柴吧?”

林灵素当即为李少言进行了演示。

李少言道:“火柴,用之于战场,最好。”

用到战场上?李少言这厮,还真是有军事眼光,一眼看出来,这东西可以用在战场上。

宗舒理想当中的东西还未做出,一旦投入战场,威力巨大。

李少言说,这火柴比火镰要轻便得多。关键是一划就着,火镰打火的时候需要使劲击打。

击打十几下,还不一定能引着火。

对于小股部队,隐蔽为上,可能因为火镰,就能导致部队暴露。

李少言能想到这一点,就已经很牛了。

“火柴是好东西。但是,这东西,真的赚不了钱呐!”宗舒笑道:“把火柴生意交给梁师成,肯定赔钱,到时候甩也甩不掉,嘿嘿。”

火柴是好东西,赚不了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宗舒不再解释原因:“到时你们再看吧,哈哈,梁师成会臭名远扬!”

如果火柴生意赔了钱,梁师成就会陷入两难的困境。

想把火柴生意停了?陛下不答应,这么好的生意,你梁师成搞不成?

但是大家怎么也想不明白,火柴为什么不赚钱。

既然制造火柴没钱可赚,为什么费心费力地从夜香里提取出磷,还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