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
所以,苏孟复打听到李纲的儿子李少言,这次被皇帝赐予了“大宋勇士”的称号,和宗舒关系莫逆,自然能和太子说上话。
宗舒同时也是太子的宗师,说话应该是有分量的。
只要宗舒同意,让苏易退出大宋科学院,不再名列百工,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所以,苏孟复来之前,先找到李纲,李纲马上让李少言带路,直奔大宋科学院。
看到宗舒,苏孟复马上施礼,想让宗舒放儿子苏易一马。
“苏大人,这事恐怕不好办,苏易来大宋科学院,并非是我强迫,而是他自愿的。”宗舒说道:“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宗舒的话,对苏易是暖心,对苏孟复却是扎心。
看宗舒说话毫不讲理,苏孟复也就不客气,说他儿子在这里呆着根本没有前途。
苏孟复,很是看不起搞技术的工匠。
作为负责监造军器的官员,这么看不起技术、瞧不上工匠,让宗舒生出一丝愤怒来。
“苏大人,难怪我大宋的武器这么落后,原因就在你这里!”
宗舒也不再给苏孟复好脸。
“现在,连陛下对百工都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百工可以坐大轿、骑高马、穿华服、免兵役!”宗舒说道:“可以这样说,百工匠人的春天到了!”
“而在孟大人看来,百工的地位居然是低人一等,与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厚受三分,是背道而驰!”
李纲听得好笑,宗舒这张嘴还没有饶过谁,上来就拉虎皮作大旗,从气势上先镇住苏孟复。
再一看苏易,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典型的书生气质,做百工,当匠人,似乎有那么一点可惜。
再一看自己的儿子李少言,长得让人心塞,不走仕途,跟着宗舒误打误撞,居然也被皇帝赐于“大宋勇士”的称号。
这个路子其实也不错,有了皇帝的御笔,够李少言吃一辈子了。
关键是,李少言现在很被宗舒看中,而宗舒又是太子殿下的老师。
李少言虽没有举人、进士身份,但现在的起点比很多同龄人都高得多,未来也光明得多。
没有进士身份又如何呢?
蔡京的大儿子蔡攸,不也是赐同进士出身?
就连宗舒这个号称“京城第一文盲”的恶少,不也被陛下赐同进士出身?
只要宗舒想当官,最少是七品起步。
“宗舒,苏易,是我儿子,他根本就不是搞科研的料子。他应该考进士、走仕途。”
“在我看来,苏易就是搞科研的天才。苏易,绝对不能走!苏易留在大宋科学院当教习,这是太子殿下定过的。”
宗舒为了挽留苏易,又把太子殿下给抬出来了。
哇地一声,苏孟复突然哭了起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居然在这里像个女人一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宗舒温言道:“苏大人,苏易在这里,绝对吃不了亏,要银子有银子,要地位有地位。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苏易的成就百分百要超过你。”
苏孟复早就听说过宗舒,这厮没什么文化,连字都写不好,但就是运气好,并且还学了不少歪门邪道的东西。
凭着这些,宗舒发了财,在京城混得是风生水起。
苏易在这里能赚钱是肯定的,但“要地位有地位”这句话,让苏孟复怎么也不相信。
“苏易,跟我回去,好好温书,争取三年之后,中个举人,否则,你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苏孟复决定不和宗舒说了,直接做起了儿子的工作。
“苏大人,你是说,让苏易中个举人,就对得起苏家祖宗了?”
苏孟复心想,能让苏易回归儒学、回归学堂,就算是成功了,中个举人也是一种奢望。
“宗舒,”苏孟复真不知道该叫这厮什么了,没任何官职,只能叫名字了:“我苏家多少代了,最少都是举人。”
“唉,苏大人,你难道就这么看不起你儿子?举人,举人算个屁?”
举人算个屁?苏孟复目瞪口呆,随即明白了,宗舒是个赐同进士出身。
“面对西夏、辽人、金人,大宋为何不举?大宋男儿为何不举?就是举人太多了,就是因为把科举抬得太高了、看得太重了!在我看来,科举,就是科学高举,应该是把科学举得高高的!”
科举,就是科学高举?
“举人算个屁,状元更是个屁!”宗舒说道:“苏易想考举人,轻而易举!”
宗舒这么一说,苏易顿时大胆起来,从宗舒背后走出来说道:
“爹爹,我已经是举人了。一个月后,我就要参加会试了。”
苏孟复的眼泪又上来了:“孩儿啊,跟我回家吧,你现在都魔怔了!找个郎中,咱好好治治。”
“苏大人,该看郎中的是你呀。你对百工有偏见,这病,得治。”宗舒揶揄道。
林灵素这时走进来,对苏孟复说道:“苏大人,恭喜恭喜,从今日起,令郎将一飞冲天。今日,陛下到这里,让陈过庭陈大人作举荐人,让令郎直接参加会试。”
苏孟复止住了泪:“国师大人,您,说得,是真的?”
林灵素手里还拿着一个玻璃烧杯,淡淡地说:“有我师父的指导,令郎,一定会高中状元!”
中状元?苏孟复感到越来越不靠谱了。
国师林灵素,一向是稳当的,现在怎么也是满口胡言?
为了把苏易留在这里当百工,国师林灵素和宗舒有些不择手段了。
李纲看到苏孟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里也有些不忍了。
???
197 弄个状元玩一玩
“宗舒,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你还是让苏易回家去吧。”
李纲是太常少卿,正四品官员,比苏孟复要高好几级,由于军事的原因,李纲与苏孟复的关系很好。
“李伯伯,我还骗您不成?当初,李少言跟我到北地,呃,你和孟大人不也一样?”
宗舒的话让李纲老脸一红。
宗舒当时带着三十一人北上,扬言要救种师道,李纲来安慰宗泽和宗义。
安慰完宗泽和宗义,才得知儿子李少言也跟着宗舒跑了,李纲当得一口气没倒腾上来,咕咚一声栽到地上。
因为宗舒“骗”走了李少言,李纲恨上了宗家,两个月都不理宗家的人。
谁知道两个月之后,李少言跟着宗舒完完整整地回来了,连汗毛都没少一根。
他们还真的把种师道和吴玠给救回来了!
听宗舒描述,李少言还多次立下大功!
宗家这小子还真是讲义气,别的赏赐先不说,先给参加救援过程的下属们要荣誉。
苏易如果真跟了宗舒,或许真有什么好事。
李少言看着宗舒,心想他是不是和苏家有仇?忽悠人也不能太过份吧?
考上状元?还是在宗舒的指导之下考上状元?
就算是有状元之才,让宗舒这个文盲一指导,反而会考不上。
别人不知道宗舒,李少言还能不知道?
宗舒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