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劝说他们,从此以后就在学院里学习。
这些底层来的手工业者,从来没想过还能够读书!
过去,读书学习进学院,都是读书人都有的专有权利!
他们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刚开始他们还担心学不会,后来发现学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四书五经,而是跟着做实验!
这些原本是店铺伙计、作坊学徒的人,正是宗舒所看中的,他们才是产业革命的发起者、技术革命的引领者。
只有把这些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聚集到一起,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在谈话过程中,宗舒发现一个人与众不同。
此人二十多岁的样子,说是书生也不像书生,没有折扇、玉佩这些书生骚包的标配。
说他是店铺伙计吧,也不像,因为长得眉清目秀,没经过风吹日晒,特别是一双手,连茧子都没有。
这个人,应该就是林灵素给自己提起过的,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过宗舒把名字给忘了。
“各位,过去,你们被人看不起。但你们来到了大宋科学院,这里将是你们一展才能的地方。只要你们像院长一样,提取出碘单质一样的元素,你们就可以在这里当教习,还可以当教务长甚至副院长。”
“大家知道,我们的学院是陛下亲自题写的,太子殿下全力支持的。你们将和国师一样,做出伟大的事业。一个小小的碘单质,可以救千千万万人的性命。这个比一些酸书生们整天背人之初、性本善要有意义得多!”
“还有,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们要看得起你们自己!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在我心中,都堪比状元!”
“什么狗屁状元!在本少爷眼中,狗屁都不算!”
宗舒说到这里,站起身,将声音提高八度,说得慷慨激昂。
“宗舒,你胡说什么?”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扭头一看,是徽宗!
徽宗什么时候跑到大宋科学院来了?
因为宗舒将归宗书院改为“大宋科学院”,让百工可以在这里做学员,优秀者可以当教习。
这让原来在这里教过课的人,包括李若水都气愤不已,文人和宿儒给再多钱,也不再来这里了。
徽宗今天却亲自来到这里。
不仅来了,他还带来了王黼、陈过庭、蔡京、赵楷、李若水等人。
之所以来到这里,徽宗并非是来支持宗舒的“大宋科学院”,而是因为梁师成消失了三天。
梁师成一向就是在宫中的,这三天都不在,一问小太监,说是梁师成去全程监督宗舒了。
连续三天,宗舒都没有来宫里收夜香。
原来收夜香的人回去了,一时间没有替代者。
于是宫里面推满了大大小小的便盆,有的没有放好,流到了地上,干的稀的,让人作呕。
一看这种情况,管事的大太监梁师成不在,其他人也装作没看见。
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谁也不想干,于是乎,皇宫内外,多了一股特别的味道。
徽宗得知之后,顿时大发雷霆。
再一细问,宗舒居然只是收了一次夜香。
这小子还自己定了一个收夜香的标准,只收满一罐,其他的都不收!
这倒罢了,这小子居然再也不来了!
这分明就是,抗旨!
王黼对宗舒骂他“王八蛋”心存不忿,再一想到梁师成三天没回来,可能发现宗舒在搞鬼。
下朝左右无事,王黼就建议到大宋科学院去看一看。
实际上,就是要看宗舒的笑话。
几个人换下朝服,着了便装来到大宋科学院,刚进来,就听到宗舒在这里满口胡言。
状元!是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由皇帝亲自选出来的。
难道皇帝看中的人才,在宗舒眼里,都是狗屁?
今天随同徽宗一起来的,就有两个半状元。一个是御史大夫陈过庭,一个是太子少傅李若水。
另外半个状元则是郓王赵楷,这家伙瞒着徽宗报名参加了科举,最后成为状元,徽宗为了避嫌,将赵楷的名字划掉了。
宗舒刚才鼓励十五个百工出身的人,无意之中惹恼了徽宗、陈过庭、李若水和赵楷。
“宗舒,我大宋三年才出一个状元,在你眼里,真的是一文不值么?”李若水剑眉倒竖。
“状元,如果整天吟诗作赋、咬文嚼字,不知军事,不知农事,不知商事,只知骚事,于国于民有何用处?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最为无用是状元!”
宗舒才不管李若水是什么太子少傅,本少爷还是太子宗师呢!
“我大宋状元,岂能与百工等低贱之人相提并论?”李若水问道。
“低贱?我告诉你,大宋状元能做的事,他们也能做。但他们能做的事,状元却做不了!”
宗舒看着众人道:“你们会插秧吗?”
看着大家不吭声,宗舒朝赵楷走近一步:“你只会插眼!整天写文章,有个鸟用!”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李若水道:“你怎敢如此轻慢圣人之书?”
又是圣人之书!这种书看看就可以了,值得一辈子苦读么?
宗舒走到李若水面前道:“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五谷杂粮都不知,饿死你个‘人之初’!”
192 让陛下入局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宗舒的话,让徽宗、陈过庭想起来,当初宗舒怒怼赵楷的事情。
赵楷说百工所做的事,均属“奇技淫巧”,被宗舒批得体无完肤。
宗舒从黄帝制车、嫘祖制衣、伏羲制卦开始举例,用事实证明百工及科技的巨大作用。
那一番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最重要的是,宗舒用“奇技淫巧”做出来的碘伏、青霉素,救了太后的命!
李若水只顾修史,连宗舒怒怼赵楷的事都不知道,今天又一头撞到了宗舒的枪口上。
李若水向来都是机辩之士,今天却被宗舒怼了个哑口无言。
赵楷在百工问题上已经被宗舒讽刺得很难堪,听到宗舒为百工代言,也就没敢冒头。
果然,宗舒还是那副德性,一提到百工、一提到技术,他就像只刺猬一样,浑身炸刺,到处乱扎。
今天,李若水被这只刺猬扎得不轻。
看宗舒歇了一口气,徽宗想着这厮该歇歇了,也该问问这厮为什么不去宫里收夜香了。
谁知道宗舒觉得还不解气。
“他们,”宗舒指向那十五名从百工中挑来的学员道:“都有状元之才,只不过,不想考罢了,不屑与你们为伍。”
这句话打击面就太大了,不屑与“你们”为伍,这显然把大家都包进去了。
天下,还有比宗舒这厮更狂的人吗?
状元,都是从十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当中选出来的,绝对是人中龙凤!
状元,三年才出一个!
宗舒从百工当中挑来的十五个人,就这些店铺的伙计、作坊的学徒,能写下自己的名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