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起走上雄州城头,见辽军大乱了好一阵。

当时天黑,童贯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建议,趁着辽人混乱,带着兵马杀出去,极有可能反败为胜,立下大功。

赵构当时提醒童贯,这也许是辽人的计策,他们自己故作混乱,引诱城内宋军出城。

反正种家军都已经完蛋了,童贯也就不敢冒这个风险,最后证明,他是白白错过了宗舒创造的这次机会。

对于宗舒创造的机会,童贯一点都不感激,毕竟他没有用上。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宗舒,种师道就已经在辽军的大营里。

童贯和赵构甩锅给种师道,就没有人质疑。

一切,都坏在宗舒这个小子身上。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童贯阴阴地说:“早晚,你会落在,金人的手里。”

“真正的祸害,是你!”宗舒又看了一眼赵构说:“知道那天晚上,我在大名府那个阁楼上看到了什么?”

宗舒曾经提到过赵构那天夜里和金国公主完颜萍单独在一起的事情,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细说。

此时提起这个,大家不禁竖起了耳朵。

“康王喝完了金国公主的水,你知道的,两个人在一起,说是童太尉……”

宗舒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

童贯狐疑地看了一眼宗舒,走过来,还是听不到,把耳朵凑近了宗舒的嘴巴。

宗舒咕哝了几句,拍拍童贯的背说道:“话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童贯年龄大了,有时会耳鸣,听力大不如前,但此时又不好意思问。

宗舒其实什么也没说,只是动了动嘴唇,而后又偷偷看了一眼赵构,并作心虚状。

童贯为了不让大家看出来他的耳朵背,让徽宗认为他身体没任何毛病,还可以随时返岗发挥余热,也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看了看赵构,走出殿去。

赵构看着宗舒,脸上迟疑不定,这厮向童贯说了什么?一定是在挑拨他和童贯的关系。

不过,童贯现在对赵构而言,没什么卵用了。

一个被革去一切官职的童贯,对于他当太子真没有大用了。

金国的完颜萍和他谈过合作条件,金国将创造一切条件,帮他登上太子之位。

宗舒刚才也是临时起意,凡是阴毒很辣、城府极深之人,往往也容易怀疑一切。

宗舒这么一来,就是想让童贯猜赵构,赵构猜童贯,猜来猜去就会彼此猜忌。

这两人一旦掐起来,就像是狗咬狗一嘴毛,以后也顾不上宗舒了。

接下来的朝会,迎来了重头戏,谁来接任童贯的职位?

梁师成手里拿着童贯的官帽,看了一眼徽宗,走前一步道:

“诸位同僚,今后我们一起共事,有何不当之处,请多海涵……”

不是吧,梁师成这厮这就开始上任了?

搞倒一个童贯,上来一个梁师成,这特么的,没什么区别嘛。

不说别的,就贪腐这一项,童贯本来已经贪不少了,地皮刮得差不多了。

这马上又换了一个梁师成,不少官员为了在徽宗那里留个好印象,也不少给梁师成塞银子。

现在,梁师成从后廷走向前台,岂不是要把贪污公开化了?他岂不是又要刮一遍地皮?

整下去一个太监,上来一个太监,这不成。

宗舒是要娶珠珠的,珠珠的哥哥是太子,太子几年后是要继承大统的,总不能让这帮太监把家底给败光了。

“梁公公,你不是一直和大家共事吗?”宗舒直接打断了梁师成的话。

梁公公?显然这是对太监的叫法。梁师成一当上太尉,就不能这样叫了。

梁师成准备好的词,一下子卡住了,恼怒至极,这恶少,怎么到处都有他?

这厮简直就是一根搅屎棍,刚刚搅了童贯,这又来搅自己了。

梁师成想到这里,马上脑子就乱了,宗舒是搅屎棍,自己岂不是一坨屎?

“宗舒,你意欲何为?”梁师成脸上的肌肉有些变形。

“梁屎成,你方便的时候,都带着尿不净的底儿,政务和军务,你还能干利索了?”

宗舒的话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敢这样说梁师成!

宗舒和梁师成该有多大的仇啊!

宗舒之所以敢这样骂他,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宋就是亡在北宋六贼手中,六贼当中,一半都是太监!

这样骂,宗舒也是有底气的。

宗舒连郓王赵楷、康王赵构都骂过,陛下都没把他怎么样,骂个梁师成又如何?

看看这些官员们,除了高俅、陈过庭这些人,蔡京、王黼哪个没有被他骂过?

梁师成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指着宗舒发着单音:你,你,你,你……

“陛下,各位大人,梁公公接替童贯,怕是不妥。抓政务,他撑不起来。抓军事,他硬不起来!”

梁师成气得骂了一声宗舒“非人哉”。

188 你玩蛋去吧

???

朝堂之中已经有不少下级官员捂嘴笑起来。

平时,这些官员见到梁师成等太监,一个个表面上礼敬有加,其实内心里非常看不起。

有时候还得悄悄给这些家伙塞一些银子,文人一旦藏起了那点清高,别说有多憋屈了。

而宗舒这个愣头青,真是敢说敢怼,梁师成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怼起来也是毫不客气。

宗舒在归宗书院,现在叫大宋科学院,专门为梁师成设立一个什么“剩蛋节”。

现在又讽刺梁师成:政务上撑不起来,军事上硬不起来。

这话放在太监身上还真是无比合适。

对于太监,官员集团都有一种天生的反感。

就算是蔡京比童贯和梁师成坏几倍,大家也感到蔡京比童贯更好。

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官员们也都会自动站队、自觉抱团。

蔡京更是高兴,过去对宗舒,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今天一看,这小子,嗯,真有性格,很对老夫脾胃。

陈过庭也听到了不少官员的笑声,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宗舒所讲,虽近于市井之言,但也有醍醐灌顶之功效。”

宗舒骂梁师成,还能有醍醐灌顶之功效?

“宗舒的话,让臣想起了太祖的训令,”陈过庭瞄了一眼梁师成:“宦官不得干政。”

宋建于唐之后,而唐又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的顶峰时代。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宋太祖赵匡胤吸收了唐代的经验后,在建立大宋后就下令,宦官不得干政。

虽然历朝历代皆有宦官不得干政的制度,但是宋朝是执行的最为严格的一个朝代。

徽宗之前,北宋每一任帝王都谨遵着先祖的教诲,坚决不让宦官干涉朝政。

到了徽宗这里,只记得“不杀文人士大夫及言事者”,把“宦官不得干政”的训令撇在一边。

平时,因为童贯势大,官员们也不敢提起这一条,唯恐遭到童贯的陷害。

童贯被革去一切官职,已不足为虑。

如果再上来一个太监当宰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