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草原上长大的女子,果然够爽!

宗舒立马站起,跟在萧小小身后。

哪知道,萧小小走出堂屋,走到院子里,直接把院门打开。

宗舒愣了,这小妞怎么忽然变脸了,这分明是送客的节奏啊。

“宗少爷,我的大门,敞开了。”萧小道:“你们宋人常说,打开窗户说亮话,我们今天就坦诚一些,打开大门吧。”

这小妞,玩我呀!本少爷一向是玩别人的,今天被一个小妞给玩了!

这小妞,太有心机了,不好玩啊。

跟着萧小小再度进屋,宗舒刚才那点旖旎的想法消失了。

“小小,求人不如求己,与人联合,怎么都不靠谱。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平息内部争斗。还有,就是提高你们的战斗力。”宗舒说道。

萧小小听得不高兴,辽军的战斗力比谁差了,特别是单人单骑,战斗力最少比宋军强得多吧?

宗舒当然看得出来萧小小不服气,心想,辽人的战斗力当然强,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女真,后来的蒙古大军,横扫天下,何等威风。

如何提高骑兵的战斗力,来自后世的宗舒当然知道,只是他感到现在拿给萧小小不合适。

更重要的是,这些提高骑兵战斗力的装备,都在宗舒的脑袋里,还没有造出来,现在说什么都是虚的。

萧小小根本不可能相信。

两人转移了话题,谈起了宋、金、辽之间的关系。

让萧小小意外的是,这个文盲对形势看得非常清楚,甚至对于辽国内部的一些秘辛都说得分毫不差。

这让萧小小感到,宗家可能真不是那么简单。

特别是对于辽国当时丢掉黄龙府,宗舒就好像是亲临现场一般,分析了辽国的失误。

针对这些失误,宗舒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萧小小听后,眼前一亮,颇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

与其他宋人不同,宗舒对辽人好像没有一点厌恶和对立的情绪。

宋、辽两国互撕这么多年,两国人民之间的仇恨情绪,甚至超过了宋金之间。

萧小小也就黄龙府一战中的诸多问题,与宗舒进行讨论,甚至吵了起来。

没想到啊,这小妞还是个好战分子!作为辽国的使官,耍耍嘴皮子就可以了,就不要舞枪弄棒了吧。

不过,和这小妞说话,感觉真好。

院外传来了几个胡人的说话声,是萧小小的手下回来了。

看来,啥事也干不成了。宗舒依依不舍地走向门口,萧小小道:“宗少爷,明日倘若赢了元妙先生,我”

宗舒立马打断了萧小小:“不要大门了吧,给我留着小门就成。”

萧小小看宗舒嬉皮笑脸,不明所以。

看宗舒远去,萧小小猛然想起宗舒所说“一人三匹马相当于你们一人六匹”,这,可能吗?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015 绝不放水,奉陪到底

???

垂拱殿。

这是徽宗专门用来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空间相对比较大。

徽宗还没到,文武大臣们就已经站得整整齐齐。

站在第一排的是太子赵桓,分列两边的是公相蔡京和使相童贯。

这还不算是正式上朝,因此,徽宗一直比较喜欢的赵楷和赵构也站在第一排。

在第一排的东角,林灵素手拿拂尘,闭眼养神。

整个大殿,肃穆。

在这种稍显压抑的氛围中,一个人却显得很另类。

此人一身书生打扮,但没有一丁点读书人应有的斯文。

此人正是宗舒。

宗舒本来还在睡觉,却在被窝当中被人揪起。原来是一个麻皮老太监。

穿衣出门之后,缨络正在等着他。

可能因为怕宗舒跑了,所以才把缨络和这个姓魏的太监派过来,把宗舒领到垂拱殿。

这老太监的爪子如同生铁一般,捏得他生疼。这干巴老头,这么大的手劲,一定是练家子。

到得大殿,宗舒感到道道目光射过来,特别是蔡京和童贯的目光更是剜人,让他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宗舒心又是一横,怕它个鸟!

宗舒干脆放开了,走到前排,对着大家直拱手:“各位大人,小生这厢无礼了!”

文盲啊,连个礼节性的话都不会说,这厢无礼?你的老师是屠夫么?

京城第一文盲,真是没有亏说他!

看看没人搭理自己,宗舒摇头说:“孔子曰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是大人无礼呢,还是小子无状呢?”

这厮的胆子也太大了吧,敢说站在这里的人无礼!

“宗舒,这是宫中重地,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童贯忍不住出言训斥。

“哦,原来是太尉大人。抱歉,抱歉,昨天我以为你是冒牌货。”宗舒专门走到童贯面前,认真地看了看。

童贯无语了,对于这样一个混帐小子,能有什么办法?

万一把这小子惹恼了,他不比试,跑了,等一会儿徽宗来,怎么办?

后面一个官员扑地笑了出来,立马掩住口,惶恐不安地看着四周。

“宗舒,休得胡说。难道,没有人教你规矩吗?”赵构喝道。

“规矩,这里什么规矩,我怎么知道?我也不是当官的。是你们请我来的,好不好?”宗舒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大殿内顿时哑口无言。这厮简直是个混不吝嘛,算了,还是不说话了,被他呛一顿,太丢份了。

徽宗来了,宗舒一看,正是那天在高台上观看他与国师比试的中年人。

殿内所有人都跪下来,就宗舒一个人杵在那里。

大殿内绝对安静,这厮简直在找死啊。

殿头官喝着:“宗舒,见了天子,为何不跪?”

宗舒张开嘴巴道:“你不是冒牌的皇帝吧?我的天呐。”

这小子,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居然敢如此对皇帝讲话,真是不要命了呀。

徽宗眉头一皱,这小子怎么如此无礼?冒牌的皇帝,亏他想得出来。

“你一定不是皇帝。你的脸,不够数!”宗舒又上前一步。

殿内的人彻底晕菜了,这小子莫不是真的脑子被驴踢坏了吧,敢对皇帝如此说话,脸,不够数?意思是,皇帝这张脸不行?

蔡京此时必须要喝止了,“大胆小儿,竟敢信口雌黄。给他拖下去。”

殿头官正要过来,宗舒退后一步说:“不是说了,皇帝是四张脸吗?”

皇帝四张脸?这厮简直是疯了,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父皇,儿臣有话要讲。”太子赵桓跨出一步道。

徽宗最喜欢的就是赵楷,这个儿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方面最懂徽宗,而赵桓在文艺方面则是平平无奇。

所以,徽宗对赵桓不冷不热。今天,没想到太子居然首先说话。

“刚才,宗舒所讲,很有道理。《太平御览》一书提到:古者,黄帝四面。”赵桓说道。

哇,赵桓连这个也知道。

宗舒当然听到这个典故。子贡还曾问过孔子,说古者黄帝四面,信乎?意思是说,古代传说黄帝有四张脸,是真的吗?

宗舒立马顺着赵桓的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