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9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武器。他们发现,明军将士们超过一半都配备了燧发枪。不管从哪方面看,这支军队就算放到欧洲战场上,也绝对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看着军队远去,他们对如今大明军力便有了更深的一份认识。无形中也加速了他们和鸿胪寺的谈判。

在张明伟领军出发之后,他们也很快谈完了盟约内容,然后没有丝毫耽搁,一边在明国敞开的收购商品之外,也把盟约内容加急发往濠镜澳,让那边派出快船,赶回本国去了。

………………

辽东这边,从去年内迁沿海居民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只有和明军夜不收的一些交手,这对建虏摄政王多尔衮来说,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从多尔衮的这个角度来说,辽东局势在他下了这个内迁决定之后,算是稳住了,再没有大的损失。

而且为了应对明军在沿海的骚扰,他在这两年中已经把农业重心往辽东内陆转移,甚至是之前几年才征服的索伦人地盘,也都开始开荒种田。

当然,就目前来说,其实最成熟的粮田所在,还是辽河平原。但是有明军的威胁,这里有很多地方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粮食收获点,比如海州附近。

但是,大清缺粮啊!

为此,多尔衮在海州驻扎了重兵,不但是扼守大清的南大门,而且还能在海州周边的粮田,也是能种多少就种多少。

这几年来,大清一直受限于粮草物资的紧缺,这个情况,必须要有所改善才可以。

按照多尔衮的计划,他就是准备休养生息几年,积蓄起足够的粮草物资储备,等到那时候,就有底气继续和明国去过招了。

这不,多尔衮甚至都亲自出了盛京,在范文程这个农事官的陪同下,去外面视察了庄稼情况。

不得不说,汉人天生就有种田的天赋。特别是这个范文程,能文能武,上马能砍人,下马还能种田。以前有洪承畴在的时候,还看不出他的能耐,可如今,算是让多尔衮发现了,觉得当初皇太极重视范文程果然是没错的。

“之前连年战事,如今终于有丰收的一年了!”站在田间地头上,多尔衮感慨地说道。

大清想要点存粮,还真是不容易啊!

只要有了粮食,这一年来,特别是这半年来,大清这边时不时就有的叛逃就会少很多。

因为他心中清楚,大清治下的那些外族人,在明人的勾引下,会有叛逃去明国那边,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吃不饱饭。

而如今快要收获粮食,到时候外族人也能吃饱饭,士气就能稳定,这就是多尔衮的底气所在了。

边上的范文程听到他这话,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还是开口向多尔衮说道:“主子,奴才心中有点不踏实,感觉今年有点太顺了。”

“嗯?”多尔衮一听,倒也没有生气,因为他也有这种感觉,同样有点不安,便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琢磨了一会说词,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子,这几年来,明军每年都会找我们大清的麻烦。按理来说,今年一直还没有,奴才就觉得有点不安心,不知道明军什么时候会来找我们大清的麻烦!”

听到这话,如果多铎这样的,可能就会说:“来便来,怕什么?”

而如果是代善的话,也会不高兴,明军不来找麻烦,那不是挺好的么?难道谁的骨头那么贱,不被明军找点麻烦就不舒服了?

不过多尔衮和这些人都不一样,有那种忧患意识,听了范文程的话之后,点点头说道:“是啊,明军今年还没有动静啊!”

不知不觉间,大清和明国之间就攻守异势,变成了大清这边是被动防御的局面了。

仔细想来,还是地形决定了。辽东之地,非是龙兴之地啊!

抛开杂念,多尔衮便又说道:“担心是没用的,为了保证粮食的收获,我会再派人马集中海州,鞍山驿堡以及辽阳等地。只要粮食收到了口袋里,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范文程听了,心中就是有点担心这个,不过多尔衮有考虑到,他便恭维道:“主子圣明!”

612 光复辽东之战(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55/110)

自从锦州被毁之后,建虏便有了内迁的决策。锦州这边也不再驻军,就怕再被明军敲掉。

建虏最外围的防御节点,在南边便是海州城了。

海州城的周边都是平原粮田,在这里驻守重兵,算是南面屏障,还可以守护这边的粮田,多少都能就地补充粮草,减轻后勤的压力。

另外,海州城离海边有一百多里,不管明军搞什么,都不可能突袭之下让建虏这边措手不及。

最后,在海州城的北面六十里,是鞍山驿堡。修建于鞍山山谷之中,易守难攻,是通往辽阳的必经之路。

一旦海州这边侦查到明军大举进犯的话,就能很快把消息传到鞍山驿堡,而辽阳重镇又离鞍山驿堡只有六十里,就等于说,辽阳这边到海州的距离,和明军从海边到海州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如此一来,就不会再出现锦州和宁远那样的悲剧,增援不及之下被优势明军给吃掉。

而为了以防万一,光是海州城这边,就有建虏的两个亲王驻守,分别是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以及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之多。其中,光是骑军就有一万五千左右。

在这样的布局之下,建虏探马的活动范围,便是海州一带,一直到海边都有他们的踪迹。

而明军这边,占据了盖州沿海不远的连云岛,把这里变成了夜不收活动的基地。平日里,在岛上休整,不用怕建虏的偷袭;如果要执行任务,就有海船运送去辽东沿海各个地方登陆。

另外还有觉华岛,这就不用说了,早已经是明军的大本营。

从上次的锦州之战后,建虏全面撤走,明军就又去占据了广宁右屯卫的废墟,也就是大凌河堡,在这里驻扎了一支骑军。平日里,夜不收也从这里出发,往西前往海州附近刺探建虏军情。

如此一来,算是和东江军这边的连云岛上的夜不收,一西一南,联起手来和建虏探马打斥候战。

之前的斥候战局面,基本上是建虏探马能护住海州周边,很少有明军夜不收去骚扰海州周边的粮田。

因为建虏担心明军从海上登陆突袭,因此建虏探马都奉有军令,每次都有队伍要前探到海岸线,以确保明军主力不会突然偷袭。

至于西面,建虏探马最多也是到大凌河堡这边看一下而已。因为这里距离海州有两百多里,明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