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8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611 主子圣明

国家民族的概念,就算在西方,这个时候也是很淡薄的。

而这些万里迢迢跑到东方来的人,更是冲着钱来的。如果能在赚钱的同时兼顾本国的利益,那他们也是乐意的。可要是为了本国的利益损害他们个人的利益,基本上有这种思想的人还是很少的。

约翰逊是濠镜澳议事会的人,相比杜琛这个濠镜澳总督来说,就更是侧重濠镜澳的利益。

惹怒了明国的后果,就是不能在濠镜澳待了,甚至被宣布为敌人的话,大员的荷兰人就是他们将来的下场,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在张明伟稍微一威逼利诱之后,约翰逊的立场立刻便动摇了。

光是葡萄牙能和大明堂而皇之的做生意,把大明的商品贩卖到西欧,能赚多少钱这个远景,就已经让他那两眼全是钱了。

于是,他向张明伟告罪一声,然后便和杜琛说了起来。

任何人说话,都是有立场的。不同的立场,就算是同一个话,都能有不同的意思表达。

在约翰逊向杜琛传达时,他的屁股便立刻坐到了当大明藩属国的位置上,强调当大明藩属国的好处。

比如和大明贸易,能赚到无数的钱;

能买到大明的新式战船和新式枪炮,让葡萄牙从西欧各国中脱颖而出。

让大明军队驻扎,就能得到大明军队的帮助,有这么强大的帮手,以后葡萄牙还怕谁?

……

当然,他也不忘记强调如果得罪了大明的后果,就是濠镜澳待不下去不说,还可能像荷兰人一样被剿灭。如今大明还发兵去打吕宋,要灭西班牙人了,你杜琛不是最清楚了,至少这远东地区,谁能打得过大明?

这么一顿子说了之后,杜琛便也和约翰逊达成了一致意见。

于是,还是有约翰逊向张明伟说道:“大人,我们两人觉得能当大明藩属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只是这个事情关系太大,需要向我们国王禀告才行。”

他们两人就算现在立刻同意,张明伟也不会答应,毕竟这两人最多是可以代表濠镜澳而已。

因此,听到他这么说,便明白了他们确实有诚意,事实上,这个事情他压根就不怎么担心,毕竟在这个年代,甚至在后世,拳头硬才是真理。

让葡萄牙人当大明藩属国,也只是能加快大明的海外国策而已。他们不答应,那也只是让这个过程稍微缓慢一些而已。

此时,听完了约翰逊的话之后,他便对约翰逊还要求道:“另外,你们葡萄牙还必须把远航的经验,包括各地的势力分布、海洋水文情况等等,都和我大明共享。为表现你们诚意,你们现在掌握的这些,要先贡献出来。如此,你们也可以从大明以最惠国待遇先收购我大明特产回去。”

约翰逊一听这户,开始还有点不乐意,不过听到最后面那话,顿时便连忙点头道:“尊敬的大人,如您所愿,我们很乐意表达出我们该有的诚意!”

对他们来说,张明伟这是等于用重金(可以购买大明特产)来换远航经验,只有有钱,啥都可以卖。

事实上,张明伟其实是非常重视这远航经验的,这对水师的远征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致框架谈出来了,细节方面,张明伟就不参与了,当即让鸿胪寺接手,继续和这两个葡萄牙人去谈。比如税费方面,军队驻扎方面,明人去葡萄牙的地方贸易问题,葡萄牙人购买军火的价格问题等等。

他们谈好之后,交崇祯皇帝御批,同意了便可以让他们回去禀告他们的国王。如果若昂四世同意的话,那这盟约便成了。任何一个环节不同意,那这盟约便不成。

而张明伟自己,则是时间差不多了,要领兵出征辽东。没办法,这么大的战事,崇祯皇帝依旧不放心别人,还是得让张明伟亲自去才放心。

这一日,在有意告知约翰逊和杜琛之后,两人也立刻赶到了京师城外去看热闹。

城外的军队,是从西南回来的两万步军,一万骑军。在经过去年放假回乡过年之后,他们再回来之时,精神状态明显更足了。

不管如何,去年的过年,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带着荣耀,带着赏赐回去,受到亲朋好友和左右邻居的羡慕,这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军人身份。

如今又要去打仗,特别是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兴国公麾下去打仗,在他们的眼里,那是去白捡军功的,士气当然就更是高昂了。

誓师出征,大明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或骑马上路,或者上了火车。一队队的将士,都是盔甲鲜明,军容齐整。

约翰逊和杜琛两人,眼光还是有的,立刻看出了这大明军队的精锐。而且他们身为西方人,更为关注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