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件事,太子三天之后启程南下,不过不走陆路,也不走京杭大运河,在如今的局势下太过危险;而是从天津港走海路,调剩余的登莱水师战船护送。准备这些需要时间,从京师到天津也要安排。

第二,长江以北减税一半,并留于地方用于城防。议定有地方主官决定这笔税钱的具体用途,次等从官也要签字画押,并明确说明府县一级的具体官名。事后,上一级可派专人查账复核,朝廷也会派巡按等钦差核查。

第三,遇敌围城,地方主官征集钱粮之时,不得只征集一家,而是城中富户、乡绅等联合出资。一次不够再征集第二次,每一次的征集,至少要三名主政官员签字画押,并把钱粮用于何处,反馈给城中出资富户和乡绅核实。等事情过后,上奏朝廷,酌情奖赏。

崇祯皇帝是打着哈欠把这些章程给看完,感觉还算是满意的,便对王承恩说道:“这次的事情还是办得不错,让朕省了不少心思。”

听到这话,王承恩心中有点冷笑,当即便把内阁的事情给禀告了,然后说道:“万岁爷,奴婢这次是把他们都给得罪死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把奏章一下拍在御案上,冷笑一声道:“呵呵,果然是狗改不了,本性难移!你放心去做,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怎么着你!”

“奴婢离开之后,内阁有人把奴婢比成了魏忠贤!”王承恩听了,连忙带着一点委屈地禀告道,“奴婢完全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因为他们迟迟没有商议正事,奴婢一时急了,对他们说话就冲了点”

“冲了好!”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冷笑着说道,“朕算是明白了,那些人就是驴,不鞭打着就不会动!今后,你就替朕盯着他们,就要这么做,千万不要学王德化他们和那些文官狼狈为奸,知道了么?”

王承恩一听,心中便有了分寸,知道皇上受先生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对那些文官的态度。心满意足之下,便当即领旨。

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还是满意的,且不说最后陪伴他,光是今天的差事,如果不是王承恩果断的话,都未必会有结果。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拿起那三份奏章对王承恩说道:“这三份奏章,你拿去给先生过目一下,看看还有什么补充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直接让内阁拟旨了。”

刚说完这个,他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王承恩见到,不由得也是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崇祯皇帝见此,不由得醒悟过来,转头看看天色,便改变了主意道:“算了,朕看着也是差不多,先生估计也是很困在休息了,那就这样吧。”

“万岁爷龙体为要。”王承恩听了,也连忙说道,“先生说过,身体健康是大明中兴的本钱,陛下可大意不得!”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好,朕也确实坚持不住了,这就去休息。”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你也是,你是朕最信得过的,大明中兴可不能少了你,快去休息吧!”

听到这话,王承恩就有点激动了,连忙谢恩。

于是,昨晚通宵的四个人终于都去休息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随着内阁那边散衙,京师这边却开始起了惊涛骇浪。

45 想和我抢陛下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被去职,暂时不知道罪名是什么。从王德化各处宅子都被查抄可以看出,应该是犯了很严重的罪名。

接掌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的宦官,竟然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秉笔太监王承恩。而且这个王承恩在内阁表现非常强势,一反两个前任的作风,甚至隐隐有天启朝魏逆的影子,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相比这件大事来说,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影响非常大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口音奇怪,却非常受皇帝信赖。

凡帝遇事,皆询之!

这份信赖,比起崇祯朝前面几个宠臣似乎还要来得深厚,这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赢得皇帝如此的信赖?

一时之间,各个府邸,都在私自商议着这个事情。

相较他们而言,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心情要更糟糕一点。就见他在自己府邸大堂问他的亲卫道:“李若琏真得要陪太子南下?”

对于他来说,太子南不南下,对他影响不大。因此,他更关心的是,平时和他走不到一起,被他排挤的李若琏竟然会陪太子南下,很显然是受到了皇帝重视,这就让他格外关注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太子南下,需要锦衣卫陪同的话,崇祯皇帝肯定是要召他前去商议,看派什么人比较好。但是,如今他竟然是到了傍晚才知道有这个事情,这就透露出了一种很不好的迹象了。

“千真万确!”这亲卫叫骆横的连忙回答道,“大概是今日快到中午时分,皇上传召他过去,随后好像出宫去了。”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气愤的样子说道:“大人,您是不知道,那些平日里和他走得近的,如今都得意了起来,见着我们,连个招呼都不打了!”

如果是以往的话,李若琏那一派系被打击之下,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平日里遇到,绝对不会不打招呼的。这情况的突然改变,让骆养性这边的人很是不爽。因此,趁着这个机会告了个状。

骆养性一听,面沉如水,冷哼一声,有点不屑地说道:“就凭他陪太子办个差事,还想翻天了不成?”

不过,他心中终归是警惕的。

李若琏有了这个机会,至少能讨好太子。如此一来,要是等到太子登基的话,这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就很有可能会换人的。对于这种情况,骆养性当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他还只是锦衣卫中的一个百户而已。不过在官们的建议之下,他越过了很多人,直接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

从此以后,整个锦衣卫,都是他一言以决,出门也是威风凛凛。

这种权势的滋味,既然已经尝过了他就没想失去。也就是说,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骆养性绝不容别人来伸手。

当初他爹当过锦衣卫指挥使,如今他在崇祯朝也得了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以后,最好也是他的子孙来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因此,骆养性在说了一句狠话之后,便开始重点关心起李若琏的事情。就见他皱着眉头问道:“李若琏出宫去干什么了?”

“从守宫门的兄弟那边获悉,他好像是跟着那个穿蟒服的人出去了,然后就没再回来过。”骆横猜测道,“看样子,似乎是当护卫的样子。”

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