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外廷就没有一点办法,根本无法对抗,除非辞官威胁。
然而,在场的这些人,很多都是花了巨大的心思才得到如今的官位,又怎么可能舍得辞官,万一皇上真得准了怎么办?毕竟今天皇帝的表现,实在太出人意料了,根本不能以常理论之。
外廷官员的骨气,大明各个时代都有涌现出来过。可是到这明末,特别是崇祯朝的末期,那就真得是太少这样的官员了。
而此时的王承恩知道历史会怎么样,也知道皇帝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这些文官是什么态度,因此,这言语之间,自然不会太客气。特别是他亲自坐镇,等了这么久,这群文官竟然还在为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休,压根就没有议出个结果的迹象,他在困意之下火气就上来了。
只见王承恩指着周延儒,不客气地说道:“你反对太子南巡,找理由想劝谏皇上说什么没有先例的,是不是怕太子南下后,南边的日子不好过啊?”
周延儒听得嘴巴一张,就想反驳。可王承恩不给他机会,继续冷声说道:“还说什么朝廷要公平公正方能让天下信服。呵呵,你眼瞎了吗,不知道如今已经是什么局势?”
“我”周延儒被他给训得一张老脸通红,就感觉有一口气憋在了嗓子里出不来。
其他人见到,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冷眼旁观,还有人在琢磨着怎么替首辅解围。
然而,王承恩既然已经发作了,就不会只是说这么两句就算了,又转身指向其他几个人道:“还有你,你,你,都是出自江南,和首辅一个论调,自己说,是不是包藏了私心?”
于是,这几个人也接着傻眼。
王承恩没管他们,又转身指着一些文官说道:“还有你们,别以为咱家不知道,明面上你们在为藩王宗室说话,实际上你们是怕你们的老家钱粮被地方官给征调,是也不是?”
“”内阁之中,在场的人都傻眼了。他们在崇祯朝过得舒服了,何曾被人开地图炮,竟然一个个都被训了。一时之间,都有点懵了。
王承恩训完了一圈,提高嗓门,尖着嗓子冷喝道:“如今国事之艰难,你们要是真能公忠体国,急皇上之所急,就好好想想怎么执行皇上交代下来的三件事情,和皇上一条心,而不是去反对皇上。如果你们还不清楚的,咱家可以给你们提个醒,今日要是不议出一个结果,谁也别想散衙。咱家先去趟东厂,回来要见到结果!”
说完之后,他又训了一顿司礼监的那几个秉笔太监,然后就走了,留下一窝子的人面面相觑。
良久之后,内阁辅臣魏照乘回过神来,有点恨声说道:“这是魏逆”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见司礼监的那几个秉笔太监立刻转头看向他,顿时,后面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44 把他们都给得罪死了
很显然,魏照乘是想说王承恩是魏忠贤,以此来点评刚才王承恩的强势。
然而,他又没有那种硬骨头,被秉笔太监一看,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便不敢再说了。
有的时候,有些人就是很贱。好言好语不听,非得发飙了才会乖乖听话。这不,在王承恩的强势发飙之下,由留在这里的秉笔太监看着,这些文官们终于开始正经地议事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这边,他正在打着哈欠批着奏章,忽然殿外进来一个内侍奏道:“陛下,坤兴公主带出宫去的人,差不多都回来了,说有下情启奏陛下。”
“哦?”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有点意外,便问道,“坤兴公主呢?”
“没见到公主殿下,应该还在宫外。”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一皱,便放下御笔,大步走了出去,就当顺便清醒清醒昏沉沉的脑子了。
来到殿门口时,果然看到殿门外跪满了一地的人。为首的那两个人,他是认得的,坤兴公主的乳娘。
于是,崇祯皇帝便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都去了先生府上的么?”
看到皇帝出现,那为首的两个嬷嬷就激动了,先后伏地奏道:“陛下,那人强势,不把公主当公主看待,婢子气不过,说了一句公道话,就被他赶出来了。”
“是啊,陛下,那人实在太过无礼,还请陛下为公主殿下做主!”
听到她们这话,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附和道“还请陛下为公主殿下做主!”
一时之间群情汹汹,大有那种非达目的不可的气势。
很多人心中如此想着:不是说,那是你的府,你的家么?让你嚣张,回头看你落个什么下场!
她们这些人,大都认为,崇祯皇帝听到长公主被怠慢,那就是藐视天家,也是藐视皇帝本人。哪怕那人之前受皇帝重视,可如此情况下崇祯皇帝就算不发怒,也肯定会对那人有意见。如此一来,那个嚣张的人迟早没好日子可过!
可谁知,崇祯皇帝一听他们的话,却是冷了脸说道:“公主是去当侍女的,还摆公主架子了?真是岂有此理,把朕的话当耳边风了?”
听这话,好像还有问罪坤兴公主的意思。于是,这些人全都傻眼了。
虽然她们想不明白崇祯皇帝到底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真得做出了让亲生女儿去当别人侍女的事情,但就眼下来说,她们还真得害怕崇祯皇帝会派人去问罪公主,于是,领头的一个嬷嬷连忙奏道:“公主有向婢子等人说明情况,也没有摆公主架子,是婢子们看不过去。”
崇祯皇帝一听便明白了,她们这些人不信女儿的话,给女儿添麻烦了。这么想着,他便沉着脸喝道:“既然是你们做错了,那就每人十仗。再传话还留在先生那边的人,再被朕听到有类似的事情,倍之!”
“”院子里的这群人,这一下总算明白那个所谓先生的人,份量到底有多重了。可如此一来,他们心中就更奇怪了,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让皇上都有奉承的意思,这还是大明朝的天下么?
心中如此想着,就很是后悔了起来,早知道这样,定然是要好好巴结才好,如今不但得罪了不说,屁股还得开花,苦矣!
崇祯皇帝处理完了之后,刚想回转殿内时,忽然又站住,吩咐身边的宦官道:“坤兴公主回宫时,让她来朕这边一趟。”
很显然,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具体的情况要是不问问,他也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等坐回御座上时,王承恩匆匆过来了:“陛下,内阁所议之事的具体章程,已经出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伸手道:“快快呈上来。”
他坚持着不去休息,就是再等着这个事情。
于是,王承恩连忙呈上三份奏章,并在边上还补充解释了起来。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