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8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寺的历年账目也被翻出来,王渊一次性弹劾了五十多个官员。

寺丞以上级别的,没法抓到把柄,因为他们就算贪污,也是悄悄收孝敬银子,从账目上根本看不出问题。就算要追责,也只能说他们玩忽职守、御下不严,光禄寺刘瑞就被吓得辞官了。

整顿光禄寺之后,王渊又整顿太常寺和鸿胪寺,再次逼得两位寺卿辞官,前后查处从九品以上官员近百个。

尚膳监提督光禄太监梁恩,随便送还侵占的厨役,还主动退还大量脏银,依旧被王渊连发五封奏章弹劾,最后被朱厚照扔去守皇陵。

如此一番整顿,不但三寺吏治一清,而且每年可节省十万两开支。

文武百官吓得要死,再不敢向礼部管辖的衙门伸手,更不敢因为王渊处置了他们的子嗣说什么。

与此同时,大量科道言官,对王渊的印象为之一改,不再把他视为佞臣,而是认为王尚书乃清廉干臣。

这些科道言官,很多其实都特别可爱,他们真的饱含一腔热血。

就拿御史方凤来说,这家伙干得最离谱的事情,是在嘉靖初年弹劾自己的亲哥哥。原因嘛,是他哥哥依附张璁和桂萼,而他觉得张璁、桂萼都是投机恶徒。

这种做法,是在帮杨廷和冲锋陷阵,但你觉得他是杨廷和的党羽?

非也,杨廷和的兄弟杨廷仪,就是被方凤弹劾到辞职的。而方凤在弹劾亲哥之后,又自己弹劾自己,因为他的做法有亏人伦。

是不是操作很骚?

先弹劾杨廷和的弟弟,再弹劾杨廷和的政敌,把自己哥哥弹劾了又弹劾自己,人家绝对没有任何私心啊!

当然,在外人看来,那就是一条疯狗。

495【言官盛宴】

“混账东西!”

黄峤趴在地上瑟瑟发抖,黄珂抡起棍子暴打长子。

黄峤是黄珂第一任妻子所生,聂夫人作为续弦,虽然不是很心疼,但也得出面劝劝:“老爷,随便打几下就行了,你这样会把峻卿打死的。”

黄珂暴怒道:“打死了才好,黄家的老脸,都被这逆子给丢尽了!”

“啊……唉哟,”黄峤哭喊道,“父亲饶命,儿子再也不敢了,你就饶儿子这一回吧。”

黄峤的妻子顾氏,跪在旁边不停抹泪,苦苦哀求说:“公公息怒,儿媳还有些陪嫁物什。不管是妆田还是首饰,都变卖了给峻卿补亏空,峻卿死了我们娘仨可怎么活啊!”

黄珂只当没听见,又打了十多棍。他老迈体衰,累得气喘吁吁,把棍子扔给家仆,喝令道:“继续打,打死勿论!”

家仆哪敢真把大少爷打死?高高举起,轻轻拍下,黄峤非常配合的继续大叫。

这一出好戏,皆因王渊而起。

王渊清查了三寺厨役,又开始清查采买费用。

但是,光禄寺等衙门的采买工作,不属于礼部的管辖范围,这东西是跟户部挂钩的。于是王渊就联系岳父黄珂,礼部和户部联手清查。

黄珂派人彻查之前,把儿子黄峤叫来询问情况,随便一问就瞬间“父慈子孝”。

黄峤是国子监生,因为科举无望,只能等着补缺,被分配到工部担任正九品副提举。多年过去,慢慢熬资历升迁,如今已转为光禄寺良酝署署丞,是负责给京城各衙门(包括皇宫)供应酒水的从七品官员。

光禄寺的主要物资,由地方或特殊役户提供,比如菜户每年都得给光禄寺种多少菜。但总有物资不足的时候,于是就要请户部拨款采买? 谁都知道采购油水足,官吏们怎么可能放过?

负责采购的主官,只把价格翻倍虚报。到黄峤这一级? 采买报价已经翻了四倍? 而他下面的官吏还要层层虚报? 最终采买价格,将在市价的五倍到十倍之间。

父子二人的对话如下——

黄珂问:“你贪了多少采买钱?”

黄峤说:“不多,当署丞两年? 只到手数百两银子。”

黄珂勃然大怒:“我黄氏乃遂宁大族? 家有良田无数,你竟贪这区区几百两?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黄峤道:“儿子不能吃独食,层层官吏经手? 不敢贪得太多? 几百两已是极限了。”

“你还嫌少?”黄珂气得更厉害。

黄峤连忙解释:“儿子并非此意? 是说人人皆贪? 不贪便会被同僚排挤。”

黄珂怒道:“放屁? 你爹是户部尚书? 你妹夫是礼部尚书,谁吃了豹子胆敢排挤你?你自己经不住诱惑,别把罪责推到别人头上!”

于是,家法伺候,棍棒底下出孝子。

一顿暴打之后? 黄珂怒气稍减:“贪了多少? 从家里支银子补上? 你自己供认罪行辞官吧!”

“是。”黄峤只能答应。

黄珂说:“我教子不严? 也得上疏请辞。”

黄峤惊道:“父亲,不必如此!”

历史上的黄珂,因为被排挤到南京? 几年前就该郁郁而终了。因为王渊的关系,他不但没受梁储排挤,反而扶摇直上做了户部尚书,心情愉快自然活得更久。但终究是老了,七十多岁的人,这两年身体更不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请辞。

辞职之前,黄珂打算干一票大的。

京城各衙门,但凡涉及采买工作,大部分归户部和工部管辖。

黄珂联合工部尚书李鐩,开始整顿采买事务,顿时把各部门搞得鸡飞狗跳。

黄珂已经七十好几,李鐩也快八十岁了,两位尚书既然决心辞职,那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再加上王渊扛着压力,清查工作迅速进行,谁敢阻拦就等着被弹劾吧。

一个月下来,请辞、罢官、丢官、下狱者,包括杂官和吏员在内,一口气处置了两百多人。

“这王二郎真是……真是无所畏惧啊!”毛纪只能感慨,他有个门生也丢官了。

杨廷和苦笑道:“拦不住,也没法拦。黄鸣玉(黄珂)的长子,还有王若虚的两个学生、一个乡党,这次都因采买渔利而罢官。如此大公无私,还能指责他们排除异己不成?科道言官,闻风而动的不知多少,现在已经不止是采买一事了。”

礼部清查厨役和工作餐,户部和工部联手清查采买,旬月间丢官下狱者无数,科道言官们又岂能落后。

六科给事中和御史们,趁机大肆弹劾贪腐官员,从勋贵、太监到文武大臣,全都成了言官们的弹劾对象。把杨廷仪弹劾到辞职的那个方凤,这回直接弹劾张永和谷大用,又弹劾皇贵妃的兄弟侵占民田,生怕自己得罪的权贵太少。

本来只是礼部清查三寺,现在被言官推向高潮,整个官场都被搞得风声鹤唳。

“二郎,快收手吧,朕都快被烦死了!”朱厚照对此非常无奈。

此事因王渊而起,张永竟不敢拦截奏章,把那些弹劾奏疏全递给皇帝过目,而且故意把弹劾皇贵妃家人的举报信放在最上边。

张永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