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地。如此累死累活,还不如进厂打几个月工,赚到的钱可以买更多玉米和大豆。
至于垄植玉米,那是为了防涝,雨水太多会把玉米涝死!
而且王渊不知道,花生也可以拿来套种。再加上红薯、玉米和大豆,这几样交叉间作套种,能够起到轮种的作用,可以自然恢复土地肥力。
反正一切都在摸索当中,刑泰考科举不行,搞物理也不行,但玩种植似乎还真有前途。
一个没摸过锄头的农学家,正在大明土地上悄然诞生。
再来讲一讲育种问题,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几千年,你当人家不会育种的吗?西班牙弄来的玉米种子,已经被印第安人培育了三千年,人家就是靠那玩意儿吃饭建国的!
现代良种玉米,主要是增加抗病虫害、抗涝抗旱、一株多实等功能。
王渊绕着试验田走了一圈,有些玉米长势喜人,有些玉米枯黄萎靡,那是用不同方法种植的。
王渊对刑泰说:“只要你用三五年的时间,把这些作物给研究透彻了,我就请求陛下复设司农寺,至少给你一个司农寺丞的斜封官!”
“司农寺?”刑泰有些懵逼。
王渊解释道:“大明开国之初,有司农寺存在,位阶与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相同,司农寺卿又被称为大司农。懂了吗?至少给你一个寺丞。”
“多谢老师!”刑泰当然懂了,喜得无以复加,寺丞可是正五品!
精简部门或许反对者众多,但增加部门却没啥阻力,而且还是恢复农业发展机构,那就更符合士大夫们的胃口。
把几种新作物以及它们的套种方式,快速在全国范围推广,特设新部门是最方便有效的。借口随便可以找,恢复大明祖制便为理由,司农寺本来就是朱元璋设置的。
不过户部可能会反对,因为司农寺裁撤之后,大部分职权都移交户部和地方布政司。地方左右参政和各级主官,便承担了司农寺的工作,但他们仅仅流于劝农劝桑的表面形式。
王渊也懒得抢班夺权,重设司农寺之后,主要起到倡导串联作用,派出京官与地方官合作发展农业。
412【甘泉心学】
宁王终于死了!
之前一直关在南京,皇帝批准押其北上,入京以后仅三天就被处死。
此案由三法司联合审理,整个过程看似正规有序,其实就属于敷衍了事而已。
谁敢深究?
谁敢刨根?
就连王阳明送去的贿赂账册,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遗失。反正宁王一死,百官才能心安,朝堂又重新回到安定和谐的气氛。、
王渊和王阳明,藏有账册副本,由心学门徒抄撰。
如此行事,专为预防“遗失”,不过暂时没必要拿出来。
且不谈京城,咱们把视线投向广州。
榜眼出身的湛若水,仕途可说非常不顺。刚做官就遇到刘瑾当权,熬死刘瑾总算能出头,李东阳给他升翰林院编修,还特地派他去出使安南,回朝之后肯定能够高升。
等湛若水从安南回来,靠山李东阳已经退休回家,好友王阳明也被排挤到南京。他从此就被彻底冷落,连出使藩国的功劳,都被上司直接无视,因为杨廷和、梁储的人掌控了翰林院。
此时,湛若水丁忧期已满,但他毫无回京报道的迹象。
如果湛若水一直不回京,又拿不出足够理由,被户部审查时发现,将会剥夺一切官职。
历史上,他就被剥夺官职了,只剩一个榜眼身份。直至嘉靖登基才出山,从翰林院编修做起,结果又受王阳明牵连,嘉靖皇帝打压心学。湛若水只能在南京当尚书,南京的吏部、兵部、礼部尚书被他当了个遍。
广东,西樵山。
湛若水正在书院讲学——
“如何体认天理?应当格物!”
“格物之道,有从心出发,有从物出发。京城王若虚的物理学派,便另辟蹊径从物出发。但他总说自己是心学,也是从心出发的,旁人也难以否定。”
“为何要提到王若虚?此人乃当世奇才,他的物理学派,我认真研究过。数学、物理的内容,我也掌握了一些,可算是格物的一种方法。你们若是有兴趣,也不妨去领略一番,互相印证才能博采众长。”
“时下有气理之争,也有心理之争,其实在我看来,那都没什么必要。世间大道,殊途同归,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陈(白沙)心学,归根结底讲的是一个道理。心与物、理与气、心与理、心与性、知与行、理与欲、虚与实,皆不可分割单论。”
“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那是错的。你们辩论心学和理学孰优孰劣,那也是错的。卫道士要存天理,消除一切欲望,那也是错的。我们应该,心与物合一,气与理合一,理与欲合一。”
突然有弟子问:“先生,理与欲如何合一?”
湛若水解释道:“食色性也,吃饭喝水,男女情爱,都是人性,而非人欲。甚至想美事务,爱慕美貌女子,这也是人性,是对食色的更好追求。何谓人欲?江南吃猴脑,不为果腹充饥,而是哗宠取宠,为了口腹之欲而残害生灵。还有那好色之徒,侍妾有一二十个,还在外面拈花惹草,他忙得过来吗?”
“哈哈哈哈!”
众弟子顿时大笑,都露出心照不宣的表情。
湛若水又说:“理与欲为何又能合一呢?欲也分轻重好坏。懒惰乃人欲也,勤奋乃天理也。但如果有懒惰之人,发明出舟船车马,利济天下百姓,那他懒得就有理。人欲没有止境,只有圣人才能除之,我等凡夫俗子,应该尽量克制人欲,也应该利用人欲去做正事。”
“先生高论!”那弟子佩服道。
湛若水笑着说:“我也是两年前想通的。当时家母病逝,我回乡丁忧,思考程朱理学、陆陈心学、阳明心学、物理学派之异同,苦思一载终有所获。刚才的‘理与欲’观点,其实借鉴了王若虚的物理学说。物理学派以实用为主,不事虚谈,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学问。”
又有弟子问:“先生,若学生想研习物理,必须前往京城求学吗?”
“那倒不比,”湛若水说道,“你想学物理,我也可以教。但只限于基础,若欲更深一步,还得去京城物理学院,因为物理学派的知识每天都在增加。”
突然,湛若水的随从跑进学堂,小声嘀咕道:“老爷,有官兵来了,说是奉皇命请你当官。”
湛若水面不改色,只说道:“让他们等着,不得惊扰众弟子。”
一直讲学到傍晚,湛若水终于宣布下课,施施然走出教室,拱手道:“我便是湛若水,阁下身居何职?”
满正作揖道:“我是浙江备倭总兵满正。前些日子,佛郎机船队在杭州湾外,擅自攻击大明属国商船。陛下命我出兵征讨,侥幸将敌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