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9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王渊答道:“几个番邦蛮夷,没必要兴师动众。缴获的海船和货物,分出两成给浙江三司,剩下的都归钱塘水师所有。至于那些佛郎机官兵和水手,海战经验都非常丰富,可以分开进行审讯,非葡萄牙国之人留下,招揽过来塞进大明水师。如果是葡萄牙人,就让葡萄牙总督花钱来赎。明码标价,船长多少钱,指挥多少钱,水手多少钱。”

“哈哈哈哈!”

朱厚照狂笑不已:“咱们君臣,不就变成绑票的吗?”

王渊辩解说:“此乃葡萄牙国,率先在大明海域,攻击大明属国的船队。我们出兵干涉,有足够的正当理由,怎可用绑票来比喻?”

“那行,便依二郎所言。”朱厚照心情非常愉快。

王渊又说:“应派遣官员,乘船前往满剌加谈判交涉。勒令佛郎机船队,今后不得在大明海域动武,也不得随意攻击大明之属国。”

“可。”朱厚照点头说。

死里逃生的日本、琉球海商,听说大明水师把佛郎机船队全歼,也纷纷过来道贺致谢。他们献上“精美”的财货,跪在江淮会馆门外,疯狂磕头感谢大明皇帝恩德——其实,是想见皇帝一面,说不定还能捞到好处。

王渊代表皇帝借鉴他们,一番安抚之后,直接对两国海商说:“十年之内,各国商船卖铜给大明,大明都将免征关税。”

两国海商大喜,因为琉球群岛也有铜矿。

至于岛津氏,其地盘也有铜矿。就算自己铜产量不够,也可以通过濑户内海,收购其他日本藩国的铜料。

岛津氏位于九州西南部,而整个九州都铜矿遍布。因为王渊的一句话,岛津氏很快就酝酿战争,兵锋直指自己的邻居肝付氏。

没办法,向北只能攻打相良氏,但相良氏正处于兴盛期,岛津氏根本就打不动,只有进攻肝付氏这一个选择。

十多年前,岛津氏、肝付氏还是合作伙伴,一起结伴去攻打志布志城。打了三年,愣是没打下来,岛津氏的家主还战败自杀了,莫名其妙就把仇恨算在肝付氏头上。两家本来就矛盾日深,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现在大明又免征铜税,利益和仇恨叠加在一起,岛津氏跟疯了一样发动进攻。

不仅如此,大内氏也放弃东进,选择南下攻略少贰氏和大友氏,想要占据北九州的几处铜矿。

九州南北同时爆发战争,史称“九州岛铜之战”,罪魁祸首便是王二郎。

王渊表示很无辜啊,我就想弄点铜料铸钱而已,鬼知道日本大名之间会直接开瓢。

411【司农寺的设想】

大明战舰修补三个月,终于全部恢复战力,顺便把鸟船换成了复合帆——主桅杆为横帆,其余两桅为三角帆。

非但如此,宝船的舰载火炮,也提升为一百门!

一艘宝船、两艘鸟船,以及缴来的十三艘葡萄牙海船,装着货物前往马六甲贸易,这是中国船队第一次远距离侧逆风航行。

满正需要先去一趟广州,寻访即将丁忧期满的湛若水。

湛若水是王阳明的至交好友,白沙心学的二代传人、甘泉心学的创始人。王渊的心学思想,更偏向于甘泉心学,反而跟阳明心学越走越远。

朱厚照让王渊推荐外交官,王渊便推荐了湛若水。不管于公于私,都非常合适,湛若水以前还出使过安南。

于是,湛若水兼礼部员外郎,代表大明前往马六甲交涉。

转眼已到七月初,学田里的玉米开始抽穗,王渊再次前往视察情况。

新作物试种负责人,正是王渊在山东收的学生刑泰。这厮到处贴大字报污蔑王渊,被袁达蹲守好几天抓住,最后稀里糊涂变成物理门徒,带着整个家族支持王渊在临清治水。

刑泰实在不是考科举的料,几年下来屡试不第,依旧还是一个酸秀才。他搞物理也不咋样,数学那是一塌糊涂,干脆跟着王渊到处跑,只等哪天求个斜封官当当。

这次葡萄牙人带来新作物,刑泰见王渊非常重视,于是他主动请缨负责试种。

地方士绅家的公子哥,连锄头都没碰过,居然想搞农业试验?

刑泰指着试验田介绍道:“先生,根据多批次、多类型种植比对,我们现在已经有所收获。”

“详细讲来。”王渊说。

刑泰说道:“玉米生长,第一阶段我称为‘育种期’。第二阶段我称为‘三叶期’,因为那时只有三片叶子。玉米在‘三叶期’阶段,必须进行施肥浇灌,就像婴儿离开母乳,照顾必须更加精细才行。‘三叶期’施肥不足的两分地,那片玉米普遍长势不好,玉米杆又瘦又矮,而且叶子也偶有枯黄。”

“不错,有心了。”王渊点头赞许。

刑泰又说:“‘三叶期’之后的阶段,我称之为‘拔节期’,就像竹子拔节一样,高度增加得非常快速。这个时候,刚好跟‘三叶期’相反,玉米能够抗旱,但怕水太多。今年雨水一般,‘拔节期’不怎么浇水的玉米,反而长势最好;‘拔节期’浇水最多的玉米,直接被涝死了两垄。”

王渊特别满意,夸奖道:“你做得很好。”

刑泰谦虚说:“弟子并不懂农事,只是把物理方法,用在了作物试种上。”

王渊再问:“套种问题呢?”

刑泰讲述道:“套种暂时还看不出问题。现在,我们有玉米、花生、红薯清种田,也有两两套种、三样套种田。目前只发现一个问题,套种之后的田地,必须进行追肥,否则肥力不够就长势不好。”

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即便在后世,除非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否则玉米也是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玉米对化肥的需求并不太强。

刑泰又说:“因为涉及到土地肥力,学生翻阅了大量农书。《齐民要术》便有记载,可用轮种恢复地力,若套种消耗地力太甚,学生打算实验用其他作物轮种。”

王渊自然又是一番勉励。

王渊也是个半桶水,他给出的玉米植株间距,其实还可以稍微密一些。

刑泰如果继续观察实验,就会惊奇的发现,套种有大豆的玉米,产量甚至比清种更高,而且玉米棒子更饱满、玉米粒长得更大颗。

其中涉及到光合作用,玉米、大豆同时种植,可提高太阳辐射能利用率15到20。

两种作物种在同一块田,高矮差形成通风走廊,能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光线射到玉米植株的下部,大豆也能形成阳光散射,这种散射光正好是作物需要的,光照质量比不进行散射更好。

因此套种之后,玉米将明显增产,但大豆会略微减产。

此类套种技术,曾在新中国的丘陵、山区非常流行。后来渐渐不搞套种了,是因为精细化程度太高,伺候一亩地所费精力,相当于单独种植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