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7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有些复杂,既高兴宁王之乱快速平定,皇帝可以不用御驾亲征,而自己的弟弟还白捡了一个兵部右侍郎。又忧虑王渊、王阳明再立大功,今后恐难再制,琢磨着该如何给王阳明升官。

历史上,王阳明是王琼推荐去江西的,因此杨廷和必须进行打击。他选择“先礼后兵”的做法,即给王阳明弄一个平叛首功,升调王阳明担任南京兵部尚书。

这种方式的阴险之处在于,把死对头王琼的庙算之功搞没了,功劳全都算在王阳明头上。一旦王阳明答应,就等于背叛恩主王琼,而且还会被扔去南京养老,等于除了升官啥都没捞着。

王阳明坚决不从,气得杨廷和直接给他封爵,堵死王阳明的仕途升迁上限。

而现在不一样,王阳明是王渊推荐去江西的,跟王琼没有半毛钱关系。杨廷和若敢从中作梗,就是跟王渊撕破脸皮,他疯了才会这么做,嫌自己的政敌还不够多吗?

可王阳明也跟他有仇啊!

当初王阳明受到李东阳赏识,一年之内三次升官,正可谓前程似锦。是杨廷和做首辅之后,疯狂排除异己,把王阳明给扔去南京养马。如此做法,在官场上等于结了死仇,杨廷和真不想看到王阳明重回朝堂。

一时也想不出如何处置,杨廷和收起心思,跪地高呼:“陛下,请立即班师回朝!”

“陛下,请立即班师回朝!”随军官员跟着大喊。

走了二百里路,朱厚照能厚着脸皮继续南下。如今只走了几里路,回头还能看到北京城,他的脸皮还那么厚吗?

是的!

朱厚照呵斥道:“朕已经祭祀天地,誓师御驾亲征,哪有中途折返的道理?”

杨廷和反驳道:“陛下,并非中途折返,大军刚刚开拔而已。”

“只走一里路也叫中途折返!”朱厚照开始耍性子了。

杨廷和正色道:“敢问陛下,御驾亲征乃讨伐叛王。如今宁蕃已经就擒,陛下亲征的理由是什么?正所谓师出有名,陛下统御六师南下,请找一个正当的出兵之名。”

朱厚照顿时哑口无言,气得直跺脚:“那便回去!”

随军官员欣喜若狂,收拾行李原路返回,杨廷和也在想着该怎么控制朝廷。

朱厚照却悄悄把江彬喊来,一番叮嘱之后,江彬立即去三千营那边。

三万大军只回师一里地,只见朱厚照突然骑马开溜。

江彬自然要配合演戏,大呼道:“陛下跑了,骑兵快跟我追!”

只一溜烟功夫,皇帝便带着亲信,以及两千多骑兵,跑得只剩下一线黑影,把武百官都给集体看傻了。

“杨阁老,要追吗?”工部尚书李鐩问。

杨廷和沉默良久,震袖道:“不管了,我们回京!”

392【果是佞臣】

八月,南昌。

王渊和王阳明正在处理战后事务,突然有学生进来:“先生,见素公林俊送来一门佛朗机炮。”

“见素公远在蒲阳,离此三千里路程,他怎么给我送炮呢?”王阳明惊讶道。

王阳明好奇出去,王渊自然也跟上。

只见衙署之外,放着一门崭新的佛朗机炮,林俊的两个家仆正灰头土脸守在那里。

见王阳明到来,一个家仆立即上前,交出一张纸说:“阳明先生,我家老爷听闻宁王谋反,立即铸造了一门佛朗机炮,命我二人驾船昼夜送来。此为火药方,照着方子就能制出开炮所用火药。”

王阳明还是感觉很神奇:“蒲阳离此三千里,听到宁蕃造反,再铸炮送来南昌,居然只用了不到两月时间?”

家仆解释说:“我家老爷,正好在仿制佛朗机炮,锡范都是现成的。宁王造反之后,先生传令四方号召勤王,便是福建也很快收到消息。我家老爷只用了两天时间铸炮,便让我等装船运来助阵。没成想炮还没运到,宁王就已经兵败了。”

这事儿闹得,一个打仗打得快,一个造炮造得快。

王阳明见两位仆人风尘仆仆、面带倦容,知道他们已经累坏了,便安排去吃饭休息。

抚摸着锃亮炮身,王阳明感动不已,当即写了一首诗:“佛朗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衅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老臣忠愤寄所泄,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扬挥。段分笏板不在兹”

这首诗几乎句句带典故,比干、伍子胥、苌弘、张巡、鲁阳公,王渊要是读书少,还真有些看不懂。

王渊忍不住撇撇嘴,读书人果然不能招惹,骂起人来通篇不带脏字。

仅从字面意思来看,这首诗只是在赞美林俊,讴歌其致仕之后还忠于国事。但联系林俊的为官经历,王阳明句句都在数落朱厚照,埋怨皇帝把正直大臣逼离朝堂,埋怨皇帝荒唐放荡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林则徐的同族祖先。

王渊在浙江改造观音像算个屁,林俊直接在云南“灭佛”!

当时,鹤庆玄化寺妄称有活佛,借机在云南大肆敛财。林俊带人把佛像金皮刮了,木胎一把火给烧掉,刮下金子全部用来抵农民拖欠的赋税。这都还罢了,林俊又彻查当地的佛寺,没有获得官方批准的寺庙全拆,一年之内拆毁三百六十多座庙,拆下的木料全部用来营建学校。

弘治朝,林俊巡抚江西新昌等地,那里有许多盗贼作乱。其中有一个匪首叫王武,拥贼众多且颇有侠名,林俊单骑前往王武巢穴,直接把王武说得投靠朝廷,还带着王武把新昌的其他盗贼给剿灭。

什么,你没有孤身闯过贼巢?那你就不是合格的大明官!

这种事情,林俊干过不止一次。他巡抚四川的时候,坐轿前往反贼大营,一口气说降三位贼首,勒令他们定期前去投降。可惜,时逢大雨,反贼失期,惊恐之下复叛,林俊只能带兵将反贼击败,三个贼首抓住两个、招安一个。

正德六年,林俊几乎把江西盗贼完全消灭,但他离开江西之后又变成老样子。

顺便一提,林俊好像很不喜欢和尚。他在云南灭毁庙无数,在江西同样在毁庙,逼着和尚还俗种地,许多和尚无地耕种甚至做了盗贼。

这样一位大臣,朝廷却留不住,被逼得主动辞官回乡。

王渊拿着老师新写的诗作,笑问:“先生不怕陛下看出来吗?”

王阳明说道:“他若能看出来,而且能迷途知返,我就立下大功德了。”

王渊笑道:“陛下确实荒唐,而且知道自己很荒唐,但他永远不会改正的。”

王阳明默然。

王渊又说:“正德六年,肆虐江西数十年的贼寇,已经被见素公清缴一空。为何只数年时间,盗贼反而越来越多,以至于让先生又来剿一次?先生离开江西之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