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公。”
王阳明这次也是水陆齐发,两岸皆有乡勇赶来。那些好不容易游上岸的溃兵,早已累得浑身发软,纷纷选择跪地求饶,也有一些想游到更远的位置上岸。
溃兵太多,成功逃走的不少,叛军水师大将凌十一就不见了。这货顺流而下,游了近十里才登岸,从此无人知晓其下落。
“抓到宁王了,抓到宁王了!”
王阳明坐舰附近的官兵,纷纷高兴大喊起来,一堆知府也欣喜若狂,集体作揖道:“贺喜阳明公!”
王阳明却显得非常平静,问道:“北边是何人领军?”
就在此时,王渊和宋灵儿乘小舟而来,夫妻两人立在船头:“老师,我们来了。”
“哈哈哈哈!”
王阳明这才大笑:“我说是谁,来得如此凑巧,不料竟是若虚和宁儿。”
“是挺巧的。”王渊感觉自己就像来打酱油的,王大爷已经把事情给干完了。
但王渊也非毫无作用,有他事前做部署,宁王此番拜得更快。而且主战场位置发生改变,王阳明也没有火烧连营,本该被王冕擒获的宁王,变成四个地方官一起抓住。
袁州知府徐琏惊讶问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王若虚?”
王渊拱手笑道:“然也。”
徐琏好奇道:“王侍郎怎会在此?”
王渊解释说:“我告假回乡成亲,在湖广听到宁王谋反,便带着三千湖广兵过来。在拿下九江和南康之后,就准备过来剿灭宁王,没想到诸位已经平息叛乱。”
徐琏感慨道:“有其师必有其徒,阳明公与王侍郎皆匡扶社稷之大才也!”
王阳明自然要帮弟子扬名:“诸君不知。宁蕃叛乱之前,我这学生就已有部署。南直隶的李总督,湖广的魏总督,都是他推荐之人,用以堵住宁蕃北进和东出之路。”
广东巡按御史伍希儒趁机吹捧道:“如此看来,王侍郎非但骁勇无双,更有那庙算之大功!”
擒获一个反王,顺带抓住伪朝左右丞相,自然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众人皆知王渊深受皇帝宠幸,王阳明作为王渊的老师,立下此功必定一步登天。大家跟着记功升官,又能借此搭上王渊和王阳明的大船,那种喜悦简直不能说出来。
还没收拾完战场,官员们就开始联络感情,都存着今后互相倚助帮忙的心思。
不管以前是什么派系,有过一起平叛勤王的经历,都可以发展为同一阵营的朋友。
跟一堆地方官交流片刻,王渊把王阳明拉到旁边:“先生,速速派人报捷!”
王阳明说道:“溃兵都还没抓完,报捷书如何写?”
王渊说道:“那就写一份简报,说已经擒获宁王。得赶紧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防止陛下御驾亲征,他早就等着宁王造反然后亲征了。”
“那却是该立即报捷。”王阳明顿时了然。
若皇帝御驾亲征而来,那得浪费多少粮草啊,希望还来得及阻止吧。
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
宁王六月中旬造反,消息八百里加急进京,朝廷在七月八日就获知情况。
朱厚照都懒得跟内阁、兵部打招呼,便让左都督朱洪、都督佥事朱琮,留在京城提督西官厅豹房边军。其中,朱洪兼管东路关口,朱琮管理西路关口,又让朱泰带兵镇压京畿群盗。
而皇帝自己,则带着太监张忠、平虏伯朱彬、左都督朱周御驾南征。
以上这一群姓朱的,全是朱厚照的干儿子。朱彬是江彬,朱泰是许泰,朱周是沈周,朱琮是李琮皇帝通过干儿子,完全掌控京畿和边镇,兵部直接被夺走近半权力。就连兵部尚书王琼,都得讨好那群干儿子,同时也依靠这群干儿子跟杨廷和对刚。
矛盾重重的内阁和六部大臣,再度被皇帝逼得团结起来。
除了兵部尚书王琼保持沉默,其余大臣全都含泪哭谏,请求朱厚照放弃御驾亲征的打算。
朱厚照懒得理会众臣,催促兵部、户部赶紧征集民夫和粮草。
面对如此情况,杨廷和递上今年的第六封辞职信:“臣病痛缠身,请求辞官归乡静养。”
“不允!”朱厚照面无表情。
杨廷和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就那样直愣愣看着皇帝。
朱厚照说:“工部右侍郎杨廷仪,才干超卓,朕提议廷推他转任兵部右侍郎。”
这是要给杨廷和的亲兄弟升官,换来杨廷和不再组织皇帝御驾亲征。
三个月前,朱厚照又溜去宣府一趟,杨廷和半个月发一封劝谏奏疏。杨慎的劝谏诏书被扣下,气得辞职,皇帝允许。杨廷和也闹着辞职,皇帝不许,还给他的侄子荫官,反正他多赐几次就能换来皇帝封赏。
杨廷和面无表情道:“杨廷仪不懂兵事,无法胜任兵部右侍郎一职,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笑道:“我只是推荐人选,一切看廷议的结果。”
廷议非常顺利,兵部尚书王琼跟清流唱反调,清流们纷纷投票让杨廷仪进兵部。
王琼瞬间郁闷无比,他使劲儿舔皇帝,使劲儿舔江彬,自己的兵部却被皇帝掺沙子。
王琼跑去找兵部左侍郎黄珂喝酒,吐槽杨廷仪屁都不通,担任兵部右侍郎纯属扯淡,多喝几杯竟然表达出皇帝的不满。
黄珂笑道:“此乃陛下的平衡之术。”
王琼愣了愣,瞬间明白过来,背心都惊出冷汗。
朱厚照这个任命,一是缓和与清流的关系,二是跟杨廷和做交易,三是在敲打王琼别跟江彬走太近。
朱厚照对王琼的赏识,虽然比不过王渊,却也可用简在帝心来形容。皇帝乐于看到王渊跟江彬关系不睦,也希望王琼别勾结近臣,彼此闹得越凶,朱厚照就越高兴。
百官无法阻止皇帝亲征,只能故技重施拖!
磨磨蹭蹭征集粮草和民夫,礼部也慢悠悠准备亲征仪式,就这样足足拖了一个月。
就在关键时刻,太常寺少卿潘辰辞官。
潘辰具体负责这次誓师大礼,他突然撂挑子不干了,整个仪式就得重新布置。
朱厚照被潘辰给气炸了,让此人赶紧滚出京城,接着又换一个听话担任太常寺少卿。
誓师大礼草草了事,朱厚照亲率三万大军南下,对外宣称统兵十万征讨叛王。每个部门的官员,包括内阁在内,至少得派一个随军南下,皇帝要让百官看看自己如何打胜仗。
“大捷,江西大捷,宁王已被生俘!”
历史上,朱厚照刚走到涿州,王阳明的报捷书便至。而此时此刻,誓师祭祀仪式刚刚结束,三万大军只走了几里地,回头甚至能够遥望北京城墙,江西大捷的消息就飞奔而来。
朱厚照只能下令停止进军,耐着性子把报捷书看完,一脸便秘表情说:“王守仁误我,王二郎也误我也!”
杨廷和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