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了让他们不敢再来,不要给他们降而复叛的机会!”
王渊笑道:“臣尽量将其灭国。”
朱厚照猛拍棋盘:“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王渊说道:“第一,臣要做陕甘总督,否则难以辖制地方;第二,臣要带一千骑兵、三千神机营、数百工匠过去。”
“就这些?”朱厚照问。
王渊点头:“这些就足够了。”
朱厚照道:“那朕等着二郎的凯旋消息!”
历史上,这次叛乱是彭泽“平定”的,由杨廷和举荐其经略边将。
彭泽是如何“平定”的呢?
他面对吐鲁番的烧杀抢掠,立即筹措锦缎布匹,暗中与吐鲁番议和。吐鲁番王满速儿大喜,承诺归还哈密土地和金印。都还没正式交易,彭泽就上报朝廷,说满速儿畏惧天朝,已经归还土地、金印,然后屁颠颠班师回朝。
满速儿因此更加骄横,变本加厉劫掠边地,还跟瓦剌结盟进犯河西走廊。
要知道,在彭泽跑去平乱以前,吐鲁番还跟瓦剌打生打死。这位老兄一场平乱,把大明朝的两个敌人平成了同盟。
没办法啊,明廷表现得太窝囊了,吐鲁番和瓦剌自然会如此思考:“我们互相攻击有什么意思?大明那么弱,不如联手一起打大明算球!”
这就是杨廷和手下的知兵第一人,号称文武双全,还跟王琼争夺兵部尚书职务。事发之后,杨廷和的心腹陆完——就是帮梁储儿子摆平杀人案那位,居然敢扣押弹劾彭泽的奏章,导致皇帝和大臣都以为吐鲁番已经平定。
结果,满速儿率兵进攻沙洲、嘉峪关,竟在大明边疆玩起了屠城把戏。
朱厚照以为吐鲁番降而复判,再次让彭泽去提督三边,被王琼、钱宁等人联名弹劾,这才东窗事发被削职为民。
等朱厚照一死,杨廷和便逼走王琼,又起用彭泽为兵部尚书。
这时吐鲁番已经杀到甘州,靠着都御史陈九畴的计谋,大明才终于收回哈密,将吐鲁番侵略军赶出明朝国土!而造成这一切的彭泽,因为正好担任兵部尚书,居然运筹帷幄有功获得封赏。
……
正德九年二月二十八日,王渊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的身份,被皇帝钦点为陕甘总督,主要任务是经略吐鲁番。
等不及殿试结束,兵马集结之后,立即动身前往西北边疆。
包括王渊的会试同考官都不干了,随便让一个翰林院编修接任,他哪还有时间去给考生们阅卷?
在王渊出发之前,他推荐老师王阳明,担任兵部右侍郎巡抚辽东,王大爷总算摆脱了南京弼马温的差事。
山东兵备副使李充嗣,因为帮了大忙,也被王渊一阵赞叹。皇帝将其升为左副都御史,即刻巡抚河南,主要解决赈灾事宜。河南去年因黄河决口,如今已是饿殍遍地。
临时被王渊请去山东的十位年轻御史,因查处地方贪腐,自然是各自记功。
王渊的几句美言,就让皇帝任命一个兵部右侍郎、一个左副都御史,消息传出立即震惊文武百官。再加上之前的魏英,也是因为王渊美言,才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这些都让杨廷和、梁储感到巨大压力。
杨廷和紧急前往豹房劝谏:“陛下,王学士虽武勇过人,但边疆事务更加复杂,稍有差池便凶险无比,应当派遣一位老成持重的知兵之人。”
朱厚照笑问:“杨阁老觉得该派谁去?”
杨廷和说:“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彭泽,曾经两度巡抚边疆,又多次平定各地叛乱,历经大小上百战,可谓老成持重的知兵之人!”
朱厚照冷笑道:“四川反贼的区区残部,他就用了两年时间才平定,我给他升官加衔已经够优待了。让他去经略吐鲁番,究竟要多久才能平乱?三年,还是五年?”
杨廷和说:“边疆之事,不可太急,须得步步为营。”
朱厚照大怒:“我父皇刚刚登基,吐鲁番便侵占哈密,步步为营二十多年,那些蛮夷都快打到嘉峪关了!”
面对皇帝的怒火,杨廷和不敢再说话。
朱厚照这次是真的生气,堂堂大明皇帝,被番邦蛮夷不断攻陷城池,期间还他娘的把蛮夷视为好人赏赐了几回。
朱厚照感觉自己被当成傻瓜糊弄,恨不得亲自提刀砍死丫的!
(欠一更,明天再补,今天有点不舒服。)
247【热气球】
“二哥,一路保重!”
黄峨带着丫鬟夏婵,依依不舍将王渊送出家门。
前两日,王全、王姜氏和王猛也走了,今后黄峨独自在家怪冷清的。
王渊先去一趟军营,点检好自己的队伍,这才挥师绕着城墙往西北行去。
其中,一千骑兵,皆从三千营选出,由御马监少监朱英统率;三千火枪兵,皆从神机营选出,由惠安伯张伟统率——这是典型的文官、太监、勋贵组合。
皇帝非常贴心,没有给王渊使绊子。
太监朱英曾与王渊两度合作,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而惠安伯张伟,曾跟随马中锡招抚刘六刘七,被言官弹劾得丢爵下狱。前不久才刚刚恢复爵位,他这戴罪立功的样子,也不敢跟王渊对着干。
李应也跟来了,他在豹房干得心累,也不想跟江彬争宠,就向皇帝请求随军出征。这货把书童李忠都带上了,主仆二人踌躇满志,想要奔赴边疆沙场建功。
此外,王渊还带了弟子十二人,宝朝珍负责管理那几百个随军工匠。
王渊刚刚走出军营,就看到大门口站着三人,竟是归善王朱当沍和他的两个门客。
王渊惊讶道:“王爷怎么来京了?”
朱当沍哭笑不得道:“陛下重新派人审理案件,我也被带到京城接受问询。我发誓说自己没有谋反,愿意去北方戍边以证清白。没想到……陛下真让我跟着王学士去西北打仗。”
“那就一起走吧。”王渊点头说。
看来,朱厚照是想和稀泥了,因为制造冤案的太监温祥、锦衣卫韩端、大理寺少卿王纯,全都是皇帝信任重用的人!
处理他们,等于朱厚照自己打自己的脸。
特别是太监温祥,那是皇帝的身边人,传圣旨口谕什么的,近年来都是这家伙在跑腿儿。
朱厚照派温祥去审理谋反案,无非是给他立功的机会,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制造冤案,收了银子就敢诬陷一个郡王。
现在,皇帝选择和稀泥,把归善王扔给王渊,出去打几年仗回来,也就没人再记得此事。至于太监温祥,事后被皇帝扔去浣衣局,这辈子是别想再翻身了。
还有就是,皇帝特别欣赏朱当沍,这位郡王勇武过人,朱厚照不想看到其才华被埋没了。
朱当沍不仅勇猛,而且刚烈。历史上,他遭受冤屈,被贬为庶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