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0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己慢慢想吧,不要再讲什么三态论。”

王晹站在原地不动,突然大喊:“先生,弟子悟了!”

“你悟了什么?”王渊感觉莫名其妙。

王晹欣喜若狂道:“我等研究物理、使用物理,暗合朱子之理气大道!”

王渊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

朝鲜那边的儒学,有理学派和气学派之争,这并非专属于朝鲜的产物,而是理学诞生之初就有理气之争。

《朱子语类》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便首讲“理气”。

朱熹说,太极只是万物之理,存于天地间,也存于万物间。理先于天地而诞生。动而生阳,是理;静而生阴,也是理。阳为体,阴为用,阴阳循环,不分先后。有了理,便产生气,发育万物。气发展出形,于是出现性质差别。理形而上,气形而下,必须同时具备气和理,人与物才是健康有用的……

根本不用再找什么三态论,朱熹关于气理的论述,便是物理学派的哲学核心!

物理研究,便是求理;物理运用,便是求气。

气为理发,因此要在气中寻理,便是通过做实验印证物理。理以气显,因此要在理中运气,便是用物理知识解释万物、发明创造、利国利民。

只研究不运用,有理无气;只运用不研究,有气无理。

只有将产学研相结合,才能气理合一,也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什么阴阳五行,什么物质三态,都不过是气理之道的延伸和补充。

王晹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对王渊崇拜得无以复加。心想:先生不愧是物理学派的祖师爷,高屋建瓴,直指大道,与我们这些弟子的小道有着天壤之别。

拿出《朱子语类》再次详读,王晹发现朱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套入物理学派的理论当中。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狂奔着跑去格物堂、致知堂,将这套新理论告诉大家。接着又跑去城南的物理学院,重新再说了一遍,所有弟子全都精神大振。

朝鲜学生柳湄,也忍不住翻出《朱子语类》,反复阅读比较之后,哈哈大笑:“朝鲜的气理之争,可就此消弭统一也。依我看,就不该叫物理学派,而该改成气理学派或理气学派,等我回到朝鲜定然要改名字。”

跟着王渊从临清回来的八个新收弟子,本来就因王渊的功绩而佩服,现在更是被这套理论搞得心服口服。

数日之后,王晹请求王渊前往物理学院讲学,王渊拿着这套新鲜出炉的理论,跑去书院可劲儿的忽悠扯淡。

同时,王渊私掏腰包五百两银子,扩大城南物理学院的规模,兴建实验室并订购器材,还新增了不少学生宿舍。

从今往后,刚刚入门的普通弟子,就在城南物理学院学习,由师兄们传授数学和物理知识。学问长进到一定程度,再去城西王渊家里进修,由王渊亲自来教导。相当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

这天,王渊讲学完毕,王晹、赵锦、郑自璧、柳湄等弟子请求:“先生,请留下墨宝,为物理学院写一副对联。”

王渊仔细想了想,挥毫写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好联!”

朝鲜弟子柳湄拍马屁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乃气中求理也,万物皆有其理,以声形显之,我辈应当探究其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理中运气也。学得物理,自当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利国利民利己!先生此联,道尽物理学派之宗旨与精髓,当为所有物理学派弟子之座右铭!”

从王阳明那里转专业过来的蒋信,也赞叹道:“先生此联,道明志向,吾辈当毕生恪守,天下读书人也该毕生恪守!”

王渊被如潮的马屁声拍得高兴,顿时笑道:“这幅对联,挂在书院大门。我再写一副,挂在学堂里边,望诸位能够勤学不缀。”

“先生,笔在这里。”弟子黄煦捧上毛笔。

王渊于是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绝世好联!”众弟子欢呼如潮。

没几天功夫,两副对联就挂在书院,那逼格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大门口那副对联,王晹还自作主张弄了个横批:气理合一。

风声雨声是气,家世国事是理,这是物理学派的内部理解。物理学派也跟阳明心学渐行渐远,不过也偶尔一致对外,共同抵抗如今的主流程朱理学,“气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双方弟子都没有任何异议。

物理学派就在城南,而赴京高考的士子,也多半住在城内地区。

今年参加会试的各地举人,已经在城南住下了,每天都有不少跑来物理学院参观。或许他们只是路过,但看到门口那副对联,便忍不住走进去探寻,很快又看到里边的第二幅对联。

一些科举落榜者,干脆留在京城不走了,直接进入物理学院读书,他们纯粹是被两副对联给吸引来的。

当然,数学劝退无数人,大部分只学两三天,就脑袋炸裂直接跑路了。

246【临时任命】

豹房。

庄妃怀里抱着一只猫咪,是从王渊家里抓来的,属于豹猫与狸花猫的混血。

朱厚照翻出蒙尘已久的军棋,跟王渊厮杀几局,突然投子道:“二郎,你不是一直想开海吗?”

“是的。”王渊点头。

朱厚照笑道:“你也别去巡抚广东了,帮我办成一件事,便允你逐步开海!”

王渊问道:“何事?”

朱厚照咬牙切齿:“给朕灭了吐鲁番!”

王渊对西北情况并无了解,只能说道:“可以试试,尽力而为。”

如果说,朱厚照最讨厌的是蒙古小王子,那么第二讨厌的便是吐鲁番王。

从弘治元年开始,吐鲁番就把哈密当成公共厕所——

第一次来,便杀死大明册封的哈密忠顺王。

第二次来,攻占哈密城,绑架新册封的忠顺王,分尸哈密卫指挥阿木郎。

第三次来,又攻占哈密城,自称可汗,掠夺大明罕东郡。

第四次来,再度攻占哈密城。

第五次来,不但兵不血刃占领哈密城,还怂恿大明新册封的忠顺王叛逃。

第五次是最扯淡的,吐鲁番换了新王,一边搞事,一边进贡,一边请赏,中途还击败过瓦剌。暗中把哈密城占据之后,明朝巡抚还认为此人忠于大明,各种给予赏赐。

现任吐鲁番王满速儿,在占领哈密并麻痹明朝一年之后,终于又有了新动作:出兵占领西北数城,兵锋直指甘肃!

直到此时,朱厚照才知道自己被耍了,被敌人悄悄占领城池,期间还几度赏赐敌人。

朱厚照说道:“哈密太远,补给困难,因此你手里的兵不多。收复哈密很容易,大明已经收复好几次。难的是一劳永逸,把吐鲁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