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做人,”朱智表情阴狠道,“若是不听话,硬要跟咱们兄弟对着干,惨死在乱军阵中也说不定。”

朱聪闻言一脸冷笑,朱翔则有些不忍。

皇帝这二百骑兵水太深了,总领队和两个百人长,居然早就私下拜了把子,甚至打算在战场上阴死王渊。

鬼知道三人怎么想的。

估计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一方面想要立功,一方面又不愿犯险。因为他们在豹房好吃好喝,就算不打仗也能快速升官,何必到战场上生死相搏呢?

这些不仅是骄兵,更是娇兵,被朱厚照养成了深闺小姐。

他们不敢怨怼皇帝,只能对着王渊撒气,而且是莫名其妙的怨气。

三人喝了足足半个时辰,酒酣耳热之下,越说越离谱,朱智甚至说了句“皇爷识人不明”。

此话一出,突然帐篷被人掀开,三人惊慌抄起兵器。

账外也有三人,分别是王渊、朱英和伍廉德。

太监朱英不吭声,一脸阴沉看着账中三人。

王渊问朱英:“朱监军,我对军法不太明白,要不你帮我陈述一下?”

朱智冷笑道:“军中饮酒,大不了几十军棍。”

王渊又对伍廉德说:“伍总旗,你来说吧。”

伍廉德厉声道:“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你敢!”三人吓得站起来。

“对了,刚才我好像听到,有人说陛下识人不明?”王渊阴恻恻说。

三人吓得脸色惨白,额头不停冒汗。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王渊笑着走过去,端起酒壶喝了一口,对朱智说,“朱指挥,我一个新科状元,便立下大功也不方便升迁太过,你觉得我会抢你的功劳?”

朱智之前根本没认真思考过,此刻回答说:“应该不会。”

王渊又问:“如果不是我来带兵,你有把握在万军当中擒斩贼首?”

“没有把握。”朱智摇头道。

王渊再次问道:“既然你没把握立功,我又不会跟你抢功,那你究竟在敌视我什么?”

朱智顿时语塞。

是啊,我干嘛跟他过不去?得罪了又没好处。

王渊请朱英和伍廉德也坐下喝酒,继续对朱智说:“你好像想让我死在战场上?”

“不敢,只是酒后妄言。”朱智脑子一片混乱。

王渊感慨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朱智问道:“王御史何出此言?”

王渊笑道:“按我本意,没想过今晚能抓到你的把柄。我的原计划,是看你听不听话,若是冥顽不灵,那就在上战场之前,找个理由把你砍了祭旗。我砍你师出有名,不会背任何麻烦。而我是什么身份?今科状元,巡按御史。我若死在战场上,不管是不是你下黑手,你都逃不过事后问罪。你想过这一点没有?”

朱智真没想过,他在豹房过得太滋润,当了皇帝干儿子以后,整个人的智商直线下降。

王渊问道:“你亲手杀过多少人?”

朱智回答:“十多个。”

“我比你多些,也就几十个,”王渊轻言细语地问道,“朱指挥,你说我敢杀了你祭旗吗?”

王渊此刻表情平和,带着春风般的微笑,但朱智却吓得两腿发颤。他之前敢抖威风,是仗着自己皇帝义子的身份。但这状元郎明显是个狠人,若现在还敢耍横,怕是要被一刀砍掉脑袋。

再联想白衣飞将王二郎的传说,朱智吓得跪地磕头:“王御史,请饶我一命,给我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王渊扔掉酒壶:“还是那句话。我杀你顶多让陛下不高兴,你暗算我则必定被问罪,其间关节你自己想清楚。你我合作,自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我王若虚行得正、坐得直,干不出抢功冒功之事。你信我吗?”

朱智把身体俯得更低:“深信不疑。”

王渊哈哈大笑,突然变得无比热情,亲手把朱智搀扶起来:“朱指挥,乱贼都是些乌合之众,那么多功劳等着咱们去捡,哪还有闲工夫闹矛盾啊。你说是不是?”

朱智心惊胆战道:“王御史说得是,卑职惭愧。”

王渊问道:“三千营可堪战否?”

“可战,”朱智说,“由王御史统军,三千营战无不胜!”

王渊拍打朱智的肩膀:“若有小挫,大不了砍一个人祭旗,我希望这个人不是朱指挥。”

朱智被这反复变化的态度,已经快整得精神分裂了,背心流汗道:“定然不会。王御史请放心,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王御史一声令下,三千营必定冒死相随!”

“我记住你这句话了。”王渊转身离开营帐。

124【一往无前】

清晨。

一骑从城内奔来,看到王渊在城郊扎营,立即上来禀报:“王御史,幸好你们还未走远。前方急报,贼首刘六、刘七、杨虎,已经在文安县合流,陛下令你等立即前往任丘、大城一带,堵截贼兵南下退路!寻找战机,一击破敌!”

“臣领旨!”王渊苦笑不已。

文安县在霸州南边一点点,两股贼寇合流,兵力至少有好几万。居然让自己率领两百骑兵堵截后来,不知道皇帝是高看了自己,还是高看了他那两百骑兵。

最近这一个月,剿贼官兵全都在吃灰尘,根本就没跟乱军主力打过仗。

反而是枣强知县叚豸立有大功,叚知县亲率城中丁勇、捕快、百姓守城,斩贼两百余人,并斩杀该股乱军首领。

乱军震怒,三日破城。叚知县身中数箭一枪,高呼“杀贼”而死。

因贼首被杀,贼军怒而屠城,戮杀城中百姓五千人,其中有五十余户被灭门。

当时参将宋振就驻兵城东,叚知县守城的时候他在旁边看着。等贼寇破城之后,他只远远呵斥几句,一箭不发就带兵逃跑。

朝廷对此的处理结果是,追赠叚知县为太仆寺少卿,录其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而畏敌逃跑的参将宋振,却没有给出任何惩罚,只是令其戴罪立功。

为啥朝廷不杀宋振?

因为剿贼兵力捉襟见肘,把宋振一杀,其手下官军就没法打仗了。

王渊不杀朱智也是这个原因,二百骑兵都是朱智操练的,他们只听朱智的命令。杀了朱智,是不是该把他两个拜把兄弟杀掉?三个领军的全死了,谁来负责具体指挥?就怕剩下的骑兵心怀怨恨,出工不出力,关键时刻临阵脱逃。

真要杀人,也该临阵而杀,然后带着惊惧的骑兵直接冲阵,不给这些骑兵任何思考的余地。

在行军途中,是绝对不能杀掉朱智的。

王渊领军继续南下,刚走到涿州附近,又接到前线战报,而且是河南那边的军情。

贼军主力虽然在文安汇合,但小股乱军遍地都是。

河南武安县也被攻陷了,知县梁敏政率众巷战,重伤不退。参将戴仪带兵反扑,擒斩数十人,贼寇慌乱败逃。都指挥丁杰按兵不动,只在城外看戏,多半又要被勒令戴罪立功。

行军至安肃县,又有军报传来。

有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