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在一旁低声说道:“大兄您在这里的名望本来就高,后来狄又一直在这里宣扬您的事迹,如今又送来这么多的粮食,我看啊,您若是为将军,他们会舍命为您死战。”
赵括没有言语,只是顿了一下,方才继续前进,李牧只是看着周围那些激动的士卒们,摇了摇头,这些天来,廉颇将军为了鼓励士气做了那么多,竟还不如大兄这么一个微笑,大兄真乃神人啊。
前方来了一位年轻的都尉,他走到赵括面前,面色赤红,有些说不出话来,看向赵括的眼神里满是崇敬,李牧冷哼了一声,别过头去,那人这才开口说道:“司马尚拜见马服子!马服子毋恙?”,赵括将他扶起,这才说道:“我毋恙。”,这位司马尚显然就是个赵括的小迷弟,急忙说道:“廉颇将军让我带您去见他。”
在前往长平城的道路上,赵括骑着骏马,过了数个营寨,无一例外,当听闻马服子到来的消息之后,所有这些营寨里的士卒们,都是聚集在门口,探出头来打量着,而他们的将领好像非常痛恨这种行为,他们也只能一一来到赵括的面前,亲自跟他谢罪,说自己没有能管好士卒,让他们惊到马服子了。
尽管什么都没有做,赵括却是享受到了偶像般的待遇,那些崇敬的目光就好像是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心里。
长平城是个小城,将赵括带到了城守府前,司马尚带着幸与戈离去,他要安排这两人的住宿,他离开的时候很是不舍,三步一回头。与李牧走进了城守府,院落里站着位门客,那门客看到赵括,急忙行礼拜见,方才恭恭敬敬的领着他来到了左侧房屋前,守在了门口。
“天下怎么有晚辈让长辈等待的道理呢?”,廉颇将军大声的说道,他跪坐在席上,炯炯有神的双眼盯着刚刚进门的赵括。赵括急忙朝他行礼,廉颇身材魁梧,方方正正的大脸,蓄着长须。赵括急忙说道:“让将军久等,是我的过错,请将军宽恕。”,廉颇忽然笑了起来,猛地站起身来,走到赵括的面前。
赵括也算是身材高大的,随了他的父亲,寻常人都要抬起头来看自己,而廉颇却不同,他个头与赵括相当,而在身材方面,比他却要粗壮一圈,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将军,他也在打量着面前的赵括,这小子倒是变得更加英俊,只是,比起我年轻时的模样,可就差远了!
“现在的人怎么长得这么快,李牧是这样,你也是这样,几年不见,就已经长大成人了...”,廉颇感慨着,拉着赵括,让他坐在了席上,自己方才坐在了他的面前,乐呵呵的说道:“马服君若是能看到你如此的作为,他也定然会感到欣慰。”
赵括没有言语,廉颇继续说道:“他一直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他说自己长期在外征战,没能抽出时日来教导你,让你染上了骄横狂妄的性子,如今看来,你却比他还要是个君子!若是他,我方才那般质问,只怕早就拔剑了!”,赵括一愣,方才低声说道:“我父亲是个儒雅的人....”
“儒雅???”,廉颇神色有些古怪,随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是就是罢。”
廉颇的脸色忽然肃穆了起来,他严肃的看着赵括,说道:“我这些天,一直都在等待着马服子,想要跟马服子请教一些学问。”
赵括下意识感觉到了不对,急忙说道:“不敢,您有什么吩咐,直说便是了。”
廉颇这才气呼呼的说道:“你那个门客狄,他四处跟人说,我是个没用的老头,若是马服子来担任将军,他早就杀了白起,攻破了函谷关,还说马服子有十条计策可以擒拿秦王,覆灭秦国,不知道马服子能否跟我详细的谈谈这覆灭秦国的十条策略呢?你准备怎么覆灭秦国啊??”
“我....”
第四十三章 我愿与您同死
在这城守府里,赵括看到了狄。
廉颇将军的门客打开了右侧房屋的大门,狄犹如一个受惊的兔子,他坐在床榻上,惶恐的看着大门,看到赵括走进门,他激动的扑了上去,险些就抱着赵括哭了起来,他说道:“少君啊,您总算是来了,廉颇他不讲道理啊!”,赵括无奈的长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廉颇将军镇守长平,最需要的就是士卒们的拥戴,你怎么能诋毁他呢?”
“我并没有诋毁他,我只是告诉士卒们,您一定能做的比他好!”
“我有什么能力,能比得上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呢?”,赵括摇着头,将他带出了房屋,方才吩咐道:“幸,戈他们都来了,一位唤作司马尚的都尉安置好了他们,你暂且去他们身边罢,我还有要事与廉颇将军详谈,司马尚似乎是负责城门的,你应该在东城门找得到他”,狄这才擦了擦眼泪,说道:“司马尚是负责西城门的,少君,那我就去找他了。”
“稍后再与少君叙话。”
送走了狄,赵括方才又回到了屋内,廉颇正在与李牧聊着什么,赵括坐在了一旁,认真的说道:“将军,我这次送来的粮食,能用多久呢?”,廉颇皱着眉头,认真的说道:“你送来了四十二万四千六百石粟,还有两万石稻,一万七千石麻,两千石菽...听闻还有些牲畜未曾送来,这些若是能省着些吃,还足够我在此处坚持一年的。”
赵括思索了片刻,方才又说道:“赵国境内几乎都看不到什么青壮,有些城池犹如死地,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缺粮的情况,必须要想办法结束战争,再拖下去,只怕就是长平能够坚持下去,百姓们也坚持不下去了。”,廉颇长叹了一声,站起身来,走到了墙壁面前,看向了舆图。
他说道:“如今,我在丹水这一带布防,秦人驻扎在此处...你看,这周围都是山川丘陵,只有几处小路连接内外,他们驻扎在高地,若是要通过这几处小路,那是痴人说梦,即使拿下,也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廉颇讲述着如今的局势,赵括非常的认真的看着。
这份舆图告诉他,他原先对于长平之战的想法有些不对,他原先以为,所谓的长平之战,就是他带着几十万人守着城池,对方攻城,可是如今看来,并不是这样的,赵国的几十万士卒分别驻扎在丹水上下百里的各个地方,防线包含了二十座以上的城乡邑,秦人从三面围住了丹水。
秦人的一支偏师从汾城出发,攻破安泽,长子,从北方围困赵军,秦人主力则是从高平出发,攻破了沁阳,从南方直达长平,在长平的南侧,与赵国主力对峙,第二支偏师则是正在攻打缑氏城,若是被攻破,或许这支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