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前方出现了大股人马,似乎是自己人,这让赵括有些困惑,急忙与幸前往观察。
跟着幸走到最前方,那些人也是急忙靠近,能够看的清楚了,赵括这才松了一口气,率领着这些人前来接应的,正是李牧。
李牧看到了赵括,他纵马冲了过来,赵括笑着走上前去,李牧急忙翻身下马,牵着骏马,走到了赵括的身边,“大兄,许久不见,毋恙?”,赵括笑着扶起了行礼的李牧,打量着他,又看了看他身后近千骑士,方才说道:“我毋恙,你且起来,嗯,不错,看来廉颇将军很是看重你啊,这都当上都尉了?”
李牧难为情的笑了笑,方才说道:“大兄,廉颇将军不是看重我,他是看重您啊。”
“原来您给他说的几句话,他还不曾放在心里,直到后来,狄在各个营寨内散布关于秦人的事情,使得士卒们对秦人无比的愤恨,军心大涨,甚至三次击退了秦人的攻击,还俘虏了一个秦人的都尉!后来您召集八十万石粮草的事情传到了长平,廉颇将军听闻之后,笑了整整三天,嘴都合不拢了。”
“这才吩咐我带着人马,前来迎接,以免有秦人在路上袭击。”,李牧说着这些,方才注意到后方那些带着伤的门客们,问道:“难不成真的有人袭击??可是我在这里守了很久,根本没有人进山啊!!”,一旁的戈不悦的说道:“进山又不是只有一条道路...若是依靠您的保护,只怕老夫就已经去见马服君了!”
李牧有些尴尬的目送这位长者驾车离去,赵括笑着说道:“戈就是这样的性子,你不要怪罪。”
有李牧带来的骑士们护送,赵傅这一行骑士,终于放下了心,可以松懈片刻了,赵括则是跟李牧说起了关于秦人奸细的事情,李牧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着头,说道:“的确是这样,廉颇将军也是抓住了不少秦人的奸细,甚至还有一个是都尉,他被秦人收买了,想要纵火烧粮。”
“廉颇将军非常想要见您呢!”,李牧骑着骏马,跟随在赵括的身旁,跟他说着战事,李牧这些日子里也是参与了不少的战事,整个人也逐渐开始了成长,对于战事有着不错的分析,赵括认真的听着,一言不发。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丹水,李牧指着远处,开心的对赵括叫道:
“您看,对面便是长平。”
赵括茫然的看向了远处。
“长平啊...”
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
这里是长平,这里是赵括的噩梦。
丹水犹如一条玉带系在了上党郡的腰间,这玉带并不大,水流也并不急促,当赵括与李牧赶到这里的时候,河面上已经搭好了桥,这桥并不宽阔,马车是不能通行的,李牧吩咐了一声,便有士卒开始从马车上运下粮草,背在身上,就要渡河,在河对面,早有车在等候。
赵括就站在一旁,显得有些不安。
驭者们也帮着这些士卒来运粮,粮食到这里,他们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有几个人找到了赵括,说道:“我不敢让家主久等,请允许我们离开。”,赵括看着他们,又说道:“二三子这一路多劳累,请让我设宴款待诸位,二三子再谈离别之事,二三子觉得怎么样呢?”
他们面色肃穆,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本来就是我们的使命,是不能不完成的,若是因为自己本该完成的使命而受到赏赐,这是会受到耻笑的,请您让我们离开罢。”,赵括点了点头,又说道:“既然二三子不愿意久留,那就再等待片刻,单独返回,我担心二三子会遭受到秦人的伏击,还是与众人一同返回罢。”
这些驭者也是经历了一次伏击的,听到赵括的话,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急着离去,李牧想要带着赵括去见廉颇,可是赵括却要在这里看着粮食都被运完,李牧也没有办法,只能在这里陪着他,粮食虽然很多,可是士卒的数量也不少,远处又出现了一股人马,他们与李牧不同,李牧是来迎接赵括的,这些人则是来迎接粮食的。
当粮草都被运到对岸,马车也都空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人能都乘坐马车,马车是贵族的专利,寻常人是坐牛车的,在其他国家,想要凑齐这么一支马车队伍,是相当困难的,赵国就不是那样了,赵国连年对外出口马匹,在这个北方国度,耕牛反而比骏马更加珍贵。
这一路跟来的驭者,还有那些骑士,看着自家那空荡荡的马车,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随后,他们都看向了赵括,赵括走上前来,众人围在了他的身边,赵括这才放声说道:“我听闻,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的报答,如今我受到各位天大的恩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二三子!”
“请您不要这样说,我们并没有能帮到您。”
“若是没有二三子护送,我是不能活着赶到这里的,这怎么能不算是恩惠呢?”,赵括拉着一旁的赵傅的手,认真的说道:“在您离去之前,我要吩咐您几件事。”,赵傅一愣,急忙说道:“请您吩咐。”
“您这次护送这些驭者回去,途中经过马服的时候,请您替我为我的乡人告个平安。另外,请您告诉我的母亲,这些驭者,骑士都是对我有恩惠,杀死敌人的有功之士,他们应当受到赏赐,请她拿出家里的钱财来赏赐这些人。”
赵傅急忙说道:“我们不能要您的赏赐。”
赵括皱着眉头,不悦的问道:“难道您是看不起我赵括的赏赐麽?”
赵傅无奈的低下了头,说道:“我听从您的吩咐。”,赵括这才看向了众人,俯身长拜,说道:“原本是想要设宴款待二三子,可是括同为离家之人,能理解二三子思念家人的心情,我只能就这样告别了,请二三子一路保重!”
赵傅急忙扶起了他,不肯受他的大礼,众人随即长拜,哭着与赵括告别,李牧在一旁看的是目瞪口呆,众人的哭声甚至是惊动了河对面的士卒,他们也是惊讶的看向了这边,赵傅领着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临行之前,赵括多次嘱咐,让他在路上多提防,小心秦人的袭击。
送走了这些人,天色也有些黯淡,赵括与李牧走向了河对岸,身后跟着戈与幸。
“马服子!!”
“马服子!!”
刚刚走过这桥梁,便是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几万赵国士卒围聚在这河对岸,振臂高呼,他们紧紧盯着远处的那个救星,神色狂热,就好像是后世那些见到自己偶像的少女,赵括朝着他们,笑了笑,顿时,呼喊声更甚,他们格外的激动,面色赤红,甚至有不少人流下了热泪。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