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 / 1)

曌帝双龙传 于奇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挤一点钱回家,谁舍得在外面胡吃海喝的?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

可是,这些工人都是做体力活的,油水不足,一顿两顿还好,时间长了做事自然精神劲就没那么大了。

虞弘新和秦铁牛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学程氏别墅那边,自己项目部请厨师开食堂比较合适。

如果这点小事去和于总说的话,肯定会挨一顿骂,不如干脆就自己做主得了。

结果正好那天黄月娥跑到城里来看秦铁牛,一听这话马上就炸毛了。

要说曌建筑城里以来,最辛苦的人,还真是非黄月娥不可了。

于总都料当初只给她下了一个命令: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工人吃得饱吃得好!

于是,黄月娥每天早上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就得起床,煮上白粥,变着花样地地蒸馒头蒸花卷蒸包子,隔三差五地还包点饺子,还要备上咸菜之类的。

等到工人们吃完早餐去上工,收拾好碗筷天就大亮了。

这时就要和送菜松肉的人分别过称、记账。

忙完之后就差不多要开始洗米洗菜,准备中午的午餐了。

午餐过后,收拾好厨房稍微眯一会,就得出去转悠一下买米买面粉买油买水果买调料之类的闲杂事。

然后差不多就又要开始煮晚餐了。

晚餐结束后,按道理来说今天的工作是完成了。

可是包括秦铁牛在内的这群糙老爷们累了一天,工地上的人不都好喝两口吗?所以经常都会拖到很晚。

加上前段时间工地上忙,晚上经常有工人加班,于是又给大家下点面条什么之类的做宵夜。

还有,虽然于总都料从来没要求过,但人总得有点感恩之心吧。

所以只要于奇正在回龙镇的时候,到了晚上还会让采薇带水饺汤圆之类的去给于总。

尽管后来采薇看她太辛苦,给她找了两个帮厨的,但她还是闲不住,基本上都是一天到晚连轴转。

因为每次只要看到那些工人们“秦妈”“秦嫂”“黄姐”“直义娘”的叫,心里就特别美。

甚至她一直觉得,这段时间是她这辈子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觉得自个没白活。

最近一段时间,程氏别墅那边没什么人了。虽然她是轻松了,但心里总是空荡荡的很失落,好像失去了些什么。

第一百三十一章? 食堂、漕帮、倪大虎

也就是因为没什么事,才能把手头的事交给其他的人,来看一下十几天没见的老公了。

现在听到秦铁牛说要到外面找厨师开食堂,当即气得一脚把秦铁牛踹了个跟斗。

秦铁牛你什么意思你?

是嫌老娘做饭不好吃?

还是在这边偷偷摸摸养了个小的不敢让老娘过来?

还有,于总都料对你,对我们全家都恩重如山,现在这边需要用人之际,咱们能不报答?

还有,难道你在外面请的人就比老娘好?

告诉你秦铁牛,做厨房这事水可深了!

万一你请的人净买些不好的不干净剩下的肉,工人吃了坏肚子怎么办?

那些人为了贪钱,项目部给了一两银子,工人只吃到五钱的菜,怎么办?

到时候工人吃不好,骂你这个黑良心的还好,要是误会于总克扣他们,你秦铁牛说得过去吗?

黄月娥一阵噼里哗啦,就把秦铁牛说得头都恨不得钻到裤裆里。

最后梗着脖子说道:“那你说怎么办?”

黄月娥眼一瞪:“怎么办?老娘我来!”

这当然是最好的了,可是程氏别墅那边又怎么办呢?

黄月娥给他耐心解释,那边现在也没什么人,在那边找个本乡本土的,于总和采薇都在,也不敢放肆。

再说,这事根本就不用麻烦于总,和采薇说一声就好了。

秦铁牛一听大喜,立马给了黄月娥一个啵。

第二天一早,黄月娥准备回去和采薇说这事的时候,正好虞弘新来了。

听到说黄月娥要来给自己老公这个项目做食堂,立马就“黄姐”“黄妈”“黄姑奶奶”地乱叫了一通。

最后黄月娥也就答应了,过来之后,连他那边的工人的饭也给做了。

这本来也只是一件正常操作的事,谁也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尽管绝大部分工人都是从回龙镇这边过去的,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竟陵城找了少量的工人。

黄月娥开办了食堂之后,伙食很好的风声就传了出去。

再接着,就有几个并不是工地上的工人,也来浑水摸鱼。

他们用的办法是这样的:在曌建筑打零工的,先来打一次饭。

然后把工牌给自己的亲友,再混过来打一次饭。

这件事被发现后,秦铁牛大怒,本来准备严查到底,却被虞弘新阻止了。

虞弘新的意思是,一来这些人也都是些底层的人,不然怎么会冒着被发现了脸面丧尽,还得挨顿打的风险,来混点饭吃?

另外一方面,曌建筑发展这么顺利,背后一直都有人在下绊子,这个时候能尽量减少冲突就尽量减少冲突。

秦铁牛一听,虞弘新说得有道理啊。

可是,如果不管的话,这个口子开了之后,以后来吃白食的越来越多,这也不是个事啊。

两人合计了很久,想出了一个点子。

每天下班时给自己的工人发钱,然后工人们拿着钱去食堂买饭菜。

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工人的正常就餐,也能杜绝吃白食的。

本来这事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结果又出了幺蛾子。

之前来吃过白食的人中,有一个是县河码头上搬运沙子的工人。

曌建筑食堂原本就是不盈利的,饭菜又好,所以就算开始收钱,他宁可自己出钱也来买的吃。

不仅如此,还一传十十传百,码头上十来个工人都天天过来买饭吃。

眼见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虞弘新和秦铁牛夫妇商量之后,直接把饭菜提到比在外面饭馆低不了多少的价格。

没想到的是即使提了价,那些苦力还是愿意过来买。

虞弘新找了一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尽管提了价,但还是比外面小饭馆便宜。

不说别的,食堂一百多号人吃饭,采购和人工成本就比那些饭馆要低。

加上黄月娥又都是选的好材料,份量又足,味道又好。

还有,这些工人去饭馆也就是能点一个菜,而这边食堂里面都是好几个菜。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就造成这么个结果。

秦铁牛也提出,干脆直接把价格提到很高。反正这边提价,那边给自己工人多发钱,无所谓的。

这个建议立即遭到了虞弘新和黄月娥的一致反对。

理由很简单,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