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4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好,小败却难免,更别说痛快大胜了。

要是误了北伐大计,她就是以死谢罪,那也于事无补。

李洛也是皱眉。

他不想再出征。在外征战,风餐露宿,哪有在家舒坦?

可这一仗,时间实在赶得不巧。

拖着不打吧,南洋三国不可能老实不惹事,必定会在明年北伐时捣乱,趁唐军主力北伐,三国联合出兵攻唐几乎可以肯定,这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那就只能现在就打。

考虑到明年北伐,用兵南洋的时间,也就不到半年。不到半年,要劳师远征解决三国几十万联军,这难度,不是名将根本搞不定,就是名将,也可能翻船。

最保险的,只有自己亲征了。

林必举道:“臣认为,此战重大,陛下亲征,战事的确是最有保障。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陛下呢?这胜败兵家常事,谁能保证一定能速战速胜?万一陛下有个闪失,我大唐如何承受的起?这亲征之议,还请陛下三思啊。”

崔牧说道:“陛下,若要御驾亲征,则非带二十万大军不可。没有二十万大军护驾,臣便是死谏,也要劝止陛下亲征!”

杨汉明也建议,非带二十万大军不可。要不然,就是主张御驾亲征的他,也会反对御驾亲征。

二十万大军!

事实上整个唐国,只有李洛和文天祥统帅过二十万大军。

“好!军师府下令,朕决议亲征。统水师三万,陆师十七万,十一月初十之前,陆师大军务必聚集在缅州!”

李洛正式下令。

为何要在缅州集结而不是在交州?因为从交州攻打真腊和暹罗,山高林密,而从缅州进攻,就容易多了。

军令当然是秘密的,调兵事关军事机密,当然不会颁发明诏。

随着密旨下达,军师府迅速拟定战略战术,推演地形,而兵部也调遣将领,准备粮草军械…整个唐军立刻开始调动起来。

唐廷大事,立刻秘密转到南征之上。重臣们都知道,陛下在江陵不会待多久了。

此时,距离李洛登基称帝两年了。

九月十五,圆月皎洁,秋风清飒。宫中望月亭设了家宴,皇帝和皇后,以及所有天家成员,全部在亭中赏月宴饮,其乐融融。就是身体不太好的颜铎,也很是高兴。

“太子哥哥,这个给你。”一个比李征小不了太多的小女孩,将一只剥好的大虾,放在李征碗中。

“长安妹妹,我也要一只。”皇次子吴王李律奶声奶气的说道,看着长安公主李微。

“不给。要吃自己剥。”瓷娃娃般漂亮的小姑娘小嘴一撇,“你又不是太子,我给太子哥哥的。”

李律没心没肺的说道:“太子哥哥,你让我也当当太子吧,我要吃长安剥的虾!”

此话一出,正在喝酒的颜铎,顿时咳嗽起来,他身边的李征赶紧给他捶背,“大父…”

李洛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崔秀宁也笑容寡淡下来。

没错,所谓童言无忌,这只是两个五六岁的孩子说的话。可是这话,太敏感了。

孩子们倒无所谓,可大人们听着却觉得有点败坏兴致。

驸马杨汉明赶紧说道:“吴王小殿下,你为何一定要吃长安公主剥的虾呢?”

李律回答:“我看长安剥的很好,剥的比我完整。”

杨汉明又问李微:“长安公主,为何给太子殿下剥虾,不给吴王剥呢?”

李微对李律皱皱鼻子,“太子哥哥很神气,对我好,他们都说太子就是这样的。吴王,哼,总是惹我恼,一点不像太子。”

“哈哈哈!”大人们一起半真半假的哄笑,气氛又重新欢快起来。

正在这时,忽然甲等侍卫杨栝一脸喜色的来到亭外,下跪叩拜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

李洛顿时停住酒杯,“有何喜事?”

“陛下!”杨栝抬起头来,已经泪光涟涟,“郑和,郑和回来了,华夏洋远航船队,数日前就到了松江…”

什么!

李洛猛然站起来,“传令礼部,准备迎接郑和!迎接华夏洋远航舰队!”

“遵旨!”

李洛哈哈大笑,“好啊,好啊,几年了啊,郑和他们,终于回来了!”

他万万想不到,在亲征南洋之前,还能见到郑和的远洋船队回来。

崔秀宁也忍不住抬手拭泪,欢喜无限。几样农作物这次没找到也不要紧,只要人回来就好。

“朕要亲自出去迎接!”

“陛下,郑和还没到江陵,总要后日才能到。”杨栝提醒道。

李洛反应过来,“那就刚好准备两天。”

李征等孩子看着李洛,不知道父皇为何忽然这么高兴。而李征,更是牢牢记住了郑和这个名字。

第776、777节 郑和的收获

华夏3985年,洪武三年九月十二,郑和率领的远航探险船队,在历经两年的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大唐。

为了逃避海宋水师,到南洋时还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多走了近千里。

凋零的船队水兵,热泪盈眶的踏上陆地的那一刻,顿时爆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

“我们回来了!”

“回到大唐了!回到大唐了啊!”

出发时他们服饰鲜亮,精神抖擞,可如今都是衣衫褴褛,憔悴不堪。

不管是什么样汉子,坐半年的船,都不会仍然神完气足。

已经生出一脸大胡子的郑和,张开双臂喊道:“陛下!臣,回来了!回了来了啊!”

广个告,【\\咪\\咪\\阅读\\app\\\\】

语音未落,便泪流满面。

去时,七艘战舰,一千水兵,五百火枪兵,加上医生等人员,将近一千六百人。

可是现在,只有洛阳号为首的三艘战舰,只剩下七百多人,一半人没有回来,运气好的还留下了骨灰,运气不好的,尸骨无存啊。

凭借陛下洪福,凭借娘娘的海图,凭借大唐领先于世的造船术、牵星术、罗盘、航海仪,以及精悍的水兵和犀利的火器,硬是完成了这次艰难无比的远航!

与大海斗,与疾病斗,与海盗斗,与风暴暗礁斗,与土著斗…

当真是不容易啊。

现在回来了,郑和等人是既高兴,又伤心。

“传令,开炮!告诉死去的将士,我等带他们回来了!”郑和下令。

“诺!”

须臾间,洛阳号的十斤弹大炮,“轰轰”连响三声。

被惊动而来的唐军松江军港水师,立刻赶来迎接,接着就是松江郡守…

九月十八,郑和一行七百余人,终于回到大唐行在江陵!

整个行在都沸腾了。

皇帝法驾卤簿亲自到出城迎接,礼部也以大将凯旋的礼仪,阻止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举乐!”

雄浑威武的《将军得胜令》顿时铿锵响起,不用丝竹,只用钟鼓号角金钲。

喧天的鼓乐声中,郑和等七百余人被礼部官员引导,踩着《将军德胜令》的旋律,来到江陵城门。

一个身穿通天冠服的男子,和一个袆衣凤冠的女子,被一群冠带辉煌的大臣众星戴月般簇拥着,微笑着向郑和等人迎接过来。

此时的乐曲,顿时换成了悠扬而又荡气回肠的《朝天子》,宏大的钟鼓停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