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鄂州路总管,说不定还有利用价值,对他态度好点应该不会错。

陈益稷见李洛如此态度,心里好受了很多。觉得李洛其实并不坏,起码不是势利之人。

“交州王先去鄂州上任。本堂八月即到。”李洛说道,“倘若有人让你难做,自可报本堂名号。”意思就是,我照着你。

李洛立有灭国之功,乃是公认的大元名将,天子信重的墨尔根拔都,爵封越国公,官任湖广平章政事,妥妥的重臣一枚。他的名号,还是好使的。

湖广行省的治所也在鄂州,两人算是同城为官。关照陈益稷,不过李洛一句话的事,值当什么。

送走了陈益稷,李洛就带着数百亲卫,离开大都沿着驿道往海津而去。

七月十二,李洛在海津港上船。七月十三日下午就回到江华岛。

江华岛!

李洛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

说起来好笑。江华是他的投下领地,他现在已经是元廷一品大员,炙手可热。然而身上还有一个官职,却始终还兼着:摩尼乡都寨,九品小官。

这是李洛的第一个官职,已经当了好几年了。这官虽然很小,却是李洛赖以起家的官职。

由于摩尼乡都寨一直是李洛,所以即便他早离开江华,可在摩尼乡百姓心里,李乡君一直是他们的都寨。

李洛一上岸,发现他的百姓立刻奔走相告,很快引起了百姓的轰动。

“乡君回来了思密达!乡君回来了思密达!”

“快去迎接乡君思密达!”

李洛还没回到李家坞堡,车马就被大群百姓围住。百姓们都神色激动的下拜行礼,很多人还从家里拿出米酒和瓜果,到李洛车前敬献。

自从李洛当了都寨,这里百姓的日子就好过起来。尤其是江华岛成了李洛的投下领地后,百姓没了官府和世族盘剥,日子就更好过了。

所以,看到李洛回来,百姓们是真的高兴。

“乡君做了高官,封了公候,却还记得我们啊思密达!”

“乡君,还记得小人吗?闵家的…乡君赏过小人白米…”

李洛看着这些百姓,心中很是感慨。农耕民族的百姓,还是很淳朴的。只要统治者施行一些仁政,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摆脱了热情的百姓,李洛又遇见一个熟人:宋店主。

李洛哑然失笑。这个宋店主,自己刚来时,还在他店里写对联,换了一吊钱。算是帮过自己一点小忙。

“小人拜见主君!”宋店主和那些百姓不同,他知道应该称呼领主为主君。

“宋店主免礼,起来吧。”李洛一边说一边让亲卫赏赐宋店主一百贯钞,就毫不停留的继续前进。

“谢主君!”宋店主再次下拜,看着李洛身边的颜隼和颜仝等人,既羡慕又后悔。

颜隼和颜仝他都认识,原是村中的女真流民,饭都吃不饱。可是如今,一个个神气无比,一看就是大有出息了。

跟对了人啊!

当年,自己也是有机会的。可是不敢下注,善财难舍。倘若那时雪中送炭,他也能飞黄腾达了。

真是后悔啊。

李洛回到李家坞堡,大管家甄良秀就泪水涟涟的迎出来,神色喜不自胜。

“少郎君…”甄良秀盈盈下拜,“奴婢千盼万盼,总算盼回少郎君了!奴婢日日担心,今日总算放心!”

语气诚挚慈爱中带着一丝责怪。

她虽然是奴婢,但对李洛的情感却不是一个奴婢那么简单。李洛久不回江华,又没有消息送回,让她很是担忧。

“让甄姨担心了。”李洛呵呵笑道,看着似乎有点母亲影子的甄良秀,心中升起一丝温暖。

甄良秀很是欢喜,紧着吩咐奴仆准备晚膳,甚至亲自下厨为李洛整治膳食。

颜铎等亲卫看着之前训练的操场,如今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个也很是感概。

“那时这操场真是热闹啊,整天大伙都在这训练。夫人教授队列,我爹教授射箭。”颜隼有点追忆的说道。

刘大刀也道:“谁说不是!我记得刚来时,夫人训练队列,说谁站的直,走的好,中午饭食就加一块肉!如今,操场还在,弟兄们都不在这了。”他的眼圈也有点红。

颜仝道:“我们给郎主当了几年亲卫,可惜当不了几天了。”

众人默然。他们都已经知道,他们这些亲卫军官,很快就要被分配到火器旅,担任联长、团副、团总。颜隼等几个亲卫队长,起步就是团总,挂司马军衔。

李洛一直在教授他们火器作战和指挥,说起对火器作战的理解,他们已经绝不陌生了。

接替他们职位的,是亲卫队的什长。

李洛进了坞堡,来到他和崔秀宁的房间。虽然很久没有主人,但里面仍然纤尘不染,显然甄良秀日日都在打扫。

房间中的梳妆台边,恍惚间似乎看到崔秀宁的身影。

李洛默默在梳妆台前坐了一会儿,就离开坞堡,来到曾经住过的小院。

这个小院本来就很破败,如今更是破败了。

然而,院中并没有荒草。原来,周围的百姓知道这是乡君曾经住过的地方,就不时来清除杂草。所以虽然破败,却不太荒凉。

颜隼等人没有进院子,只是守在门口。

李洛独自进入那间厢房,一眼就看到那个火塘。

他似乎看到外面突然下起大雪,火塘红彤彤的烧起来,一个简陋的陶罐正吊在上面,一个女人穿着破旧的大袄在分麦子,旁边蹲着一只拖着肚子的狐狸…

李洛在炕沿上坐下来,耳边响起那熟悉的声音。

“逃犯,快没柴了…”

“你是男人,多吃一点。”

“狐狸怀着孕呢,怪可怜的。”

“你上炕睡吧,这根木棍,就是楚河汉界,我们就是相帅士,不能过河。”

李洛想着这些,目中不由湿润起来。

他坐了一会儿,拍拍寂寞的炕,自言自语说道:“不忘初心,永不相负。不忘初心,永不相负。”

………………

在江华待了一天,李洛就过了江华海峡,往仁州而去。

七月十六,李洛终于再次来到李氏家城。

见到李洛回家城,守城的家臣立刻下拜行礼,口称五郎君,紧着将李洛请入,根本没有任何通报。

刚刚来到内宅门口,李蕙质、李知易等人就一起迎出来,人人笑容满面。

“五兄!”

“五弟!”

“哎呀五哥,你怎么才回来!大人等你都等的恼了!莫不是当了名将,封了公侯,就不认我们了么!”

那个热情啊,当真令人消受不起。

这两年,李洛又是东征,又是南征,连接大胜,步步高升。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成为元廷炙手可热的重臣,不光给仁州李氏赚足了脸面,就是给高丽也赚足了脸面。

他们可是听说,金氏的金光若,也因此沾光封了妃。

这可是头一份啊。

家主李签,也因此提前由郡公晋升为国公,李氏也成为高丽顶级世族之首。

这个堂兄弟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