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7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惧之下很可能就露出破绽。

当然不是忽必烈怀疑他什么,仅仅是他的直觉,让他认为李洛应该对残宋的情况有所了解。

“启禀大汗。”李洛沉吟着回答道,“残宋所在在爪哇岛,在南海极深之处,离占婆尚且有两千里海路,而且据说爪哇岛屿极多,相互之间相隔也远,臣委实不知残宋水师藏在哪座岛屿。”

“不过,臣估摸,残宋兵马最多三四万,但水师最少还有两万,而且水师不弱。我大元倘若没有三万水师,难以征讨之。”

忽必烈点头,“哼,等到明年战船建好,水师满了兵员,不管千里万里,必灭残宋。”

李洛正色道:“大汗英明。残宋一日不灭,大元一日不宁。等到战船和水兵够了,微臣愿为大汗远征残宋,扬大汗天威于万里波涛。”

“扬威于万里波涛!哈哈,好,说的好!”忽必烈开怀大笑,“远征残宋之事,暂时不急。以后总还有你打仗的机会。墨尔根拔都,我大元以军功为重,可没有汉人朝廷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好自为之,将来朕封你个王做!”

李洛装出大喜过望的神色,略显激动的拜道:“微臣谢大汗信重之恩,敢不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报!”

忽必烈很满意李洛的表现,站起来说道:“你先回去,等朕的旨意,自有封赏与你。”又解下腰间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匕首,“这柄匕首,是朕当年所用的几把匕首之一,名叫龙牙,就赏赐给你了。”

李洛毫不客气的接过这把叫龙牙的匕首,再次拜谢道:“微臣谢大汗赏赐!”

“嗯,你自去吧!”忽必烈挥挥手。

“大汗保重龙体,微臣告退。”李洛施礼退出,这次君臣冰室召对就结束了。

李洛倒着身子退出时,抬眸见到发辫银白的忽必烈,心中不禁有点感概。

这次召对,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下次见面,可能就是敌人了。

或许,也不会再次见面了。

忽必烈大叔,你好好保重吧。

以后的事,天知道。

李洛回到馆驿,拜访者络绎不绝,都是非富即贵。李洛不想和他们敷衍,简直是不厌其烦。

终于捱到第三天,忽必烈的圣旨果然来了。

解除征南大将军之职,封为越国公,但仍旧以江华为食色,封一子为县侯。赏赐黄金一千两,玉璧两双,大食宝马三匹,宝石马鞍三副。赐奴婢一百人。海东青一对。高丽玉瓷两对。珍珠一斛……

可以说,赏赐已经很不轻了。最难得的,是封一子为县侯。

这就是就是李家多了一个爵位继承。

然而,对李洛来说,这些封赏他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元廷就算封他为王,他也不可能稀罕了。

他现在想要的官职,只有湖广平章政事!

不知道崔秀宁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按照计划,湖广弹劾阿里海牙的奏章,应该到了吧?

她相信崔秀宁不需要提醒。

果然,到了七月八日,一份弹劾阿里海牙的奏章,就飞到大都,飞到忽必烈案头。

忽必烈览奏大怒,因为弹劾阿里海牙的四款罪状,证据确凿,无可抵赖。这说明阿里海牙的确是辜负圣恩,丧心病狂。

最令忽必烈不能容忍的是,阿里海牙竟然隐瞒了奴隶两万余人,他想干什么?

忽必烈当即下令,锁拿阿里海牙进京查办,罢其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之职。

至此,元廷最大行省的平章阿里海牙,落马!

湖广行省是元廷最大也最重要的行省,地位尚在江浙行省之上。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不能空缺平章这个封疆大吏。

于是,罢黜阿里海牙之后,委任新平章之事,就成为当务之急。

朝廷各派互有推举人选,早有准备的李洛,当然也在被推荐的人选中。

结果,推荐李洛的大臣最多,竟然达到六人之多。除了脱不合和张三丰,以及真金太子,竟然还有三个大臣。

忽必烈没有反对,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一封圣旨下来,李洛就成了新的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女人,很给力啊。”李洛接到任命自己为湖广平章的圣旨后,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了这句话。

ps:为盟主“华夏武夫”加更章节献上!蟹蟹大家的支持!很晚了,大家晚安吧!请投票哦。

第452、453 就让我最后一次跪拜你吧!

圣旨中说,李洛可将养一段日子,回高丽省亲,但必须九月前到任。

眼下才七月,他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不急着马上赴任。

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这是李洛在元廷最后一个官职了,也不会干多久。

李洛被任命为湖广平章的第二天,崔秀宁的信也到了。

崔秀宁让李洛回趟高丽,不要急着赶回海东见她和孩子,免得引起元廷和皇帝猜疑。

毕竟,李洛已经很久没回高丽了,有点说不过去。这个节骨眼上,小心总没大错。

李洛花了一天时间,拜访了真金太子,脱不合,张三丰三人,算是辞别。还托人给宫里的金光若送了一批珠宝。

因为李洛征南大胜,连带金光若也沾了光,如今已经被封为丽妃,很是受宠。

为了感激李洛,金光若还托人送了一本她亲自抄写的佛经,说是保佑李洛哥哥平安无事,加官进爵。

李洛收到金光若的礼物很是无语。这个女人,注定是个悲剧人物啊。

自己一旦起兵,她到时能不能保住一条命,就看她的造化了。

李洛正要离开大都,忽然一个不速之客到了。

竟然是陈益稷。

陈益稷怨恨李洛欺骗利用自己。可是现在却又发现,除了被自己怨恨的李洛还搭理自己,整个大都竟然没有第二个人能说上话,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陈昑等人不理他,元廷看不起他,忽必烈甚至都没召见自己,只是给了道圣旨,把他打发到湖广行省鄂州做总管。

鄂州路总管虽是三品官员,可头上还有达鲁花赤,也就是个二把手。这对陈益稷这个想做大越皇帝的人来说,简直是巨大的落差。

历史上,陈益稷客死鄂州,刚好是陈友谅出生地。后世安南人就往自己脸上贴金,说陈友谅是陈益稷之孙,乃是安南人,硬是把陈友谅写进安南正史。

这不,李洛成了湖广行省平章,鄂州正是湖广治下。陈益稷就腆着脸来见李洛,希望李洛关照自己。

“大将军,在下到了鄂州,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还请大将军多多关照在下啊。”陈益稷带着重礼,见面就装可怜。

虽然李洛不再是征南大将军,但他还是习惯这么称呼。

李洛笑道:“交州王勿虑。大汗在鄂州赐了你万亩土地的庄园,又有王爵在身,没有人敢动你。当然,本堂也不会不管。”

李洛耐着性子好生安慰了陈益稷一番,可谓“交心”。陈益稷既然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