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李洛还得到了五百高丽皮甲!
十对银瓶的重礼没有白送,在兵曹做官的“大兄”李若愚,还真利用权势批了五百套皮甲的“甲票”,李洛有了兵曹的甲票批条,就顺利的以每套二十五贯的价格,花了一万多贯从王京兵器库买回了皮甲。
李洛知道“大兄”李若愚内心讨厌自己,本来也不指望真能拿到五百套甲的批条,估计有两三百套顶天了,谁知结果真拿到了。
不用想,这事肯定被“伯父”李签知道了。李签指示了李若愚尽力帮忙,这才一套不少的得到批条。
高丽皮甲,是仿制的唐代“丸盔”,虽然用的不是铁,但制作也算精良,比宋军皮甲更加厚实,因为盔顶是一根“三叉戟”,俗称“三叉丸盔”。总的来说,高丽人的东西,美观度都还靠谱。
要不是有李氏帮忙,这批盔甲他根本就买不到,买到也是死罪。
但是,按照法律,钱虽然是他花的,但盔甲却不是他李洛的,不是李氏的,而是“大高丽国”江华郡保胜精勇军乡勇的。
所以理论上,只要李洛这个江华团练使的官位被人取代,那么这五百套盔甲,包括所有乡勇,都不再和他有关系。
不过,只要“伯父”李签帮忙,就没人能动他这个江华团练使的位置。
如今,李洛船上有八百盔甲,装甲率肯定远超韩恭。但这一仗要打赢,仍然会付出不少代价。
对韩恭作战,和对生番作战,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和生番作战,就像英军和清军打,属于降维打击。而和韩恭作战,就像日军和俄军打,乃是两虎相争,胜算未知。
韩恭的海盗有上千人,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曾经的日本武士、高丽水兵、宋军水兵,都是来自明国家的海盗,可不是不开化的生番。
而且对方还占了地利。
自己这边真要说优势,也就是队列军阵和组织性更强,人甲更多。
这是洛宁营面临的第一场硬仗,也是真正的一场,之前对生番的作战,根本不算。
希望这次不要死太多人。
上次离开海东时,李洛让方桓画了西夏神臂弓的制作图纸,回到高丽后,这段时间已经赶制出十几张。
十几张神臂弓,在千人规模的战斗中,算得上一张杀手锏了。
两艘大船停了下来,一千多人开始休息,缓解晕船症状。
“郑监,你看这天,晚上海上可有大风?”海勇司令对郑和说道。
郑和道:“现在虽是三国海域的飓风季节,海上大风很多。但一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依次起风作浪。大风来前,一般先有南风或东风越来越大。”
刘拓点头道:“也是。如今风小,还是西北风,不像是有飓风的样子。”
郑和笑道:“我们是一千料的大福船,只要降帆,将船头和风向保持一致,一般的飓风可奈何不了我们。”
刘拓笑道:“韩恭那厮,万万想不到我等能找到他的巢穴。”
郑和也笑了,“他更想不到,剿灭他的不是元军水师,不是日国和高丽水师,而是一位全不相干的团练使。”
两人说的一点没错,韩恭真想不到会来一个团练使剿灭自己,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么?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方计划
第二章
就在李洛率军接近韩恭岛屿之际,韩恭正兴致勃勃的“视察”矿山和炼铁作坊。
看着一两千人在酷暑之下为自己干苦力,韩大岛主非常开心。尤其是看到炼铁炉中的通红铁水流出来变成铁块,他就很有成就感。
再看见附近堆成一座小山的铁,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快了。
再干两天,就能运送铁块去日国筑紫岛九州了。大宰府的四大军团、各守护国的御家人,都盼着自己的铁呢。这些,都是金银和粮食呢。
韩恭每隔一个多月,就要运铁去日国。
日国当然产铁,而且不少。按说韩恭的铁并不会受到特别欢迎。可是筑紫岛上的九个守护国,包括繁华的西都大宰府,都找不到比韩恭家更便宜的铁了。
没错,韩岛主的铁,就是他母亲的便宜。
便宜三四成!
你说为何他的铁这么便宜?这不是广发话么?韩大岛主做着无本买卖呢,他的旷工干的最苦,睡的最少,吃的最差,累死了就以鱼腹为坟墓,丧葬费都省了。
能不便宜么?
所以,韩恭如今在九州,相当受各守护、地头、武士等御家人的欢迎,尤其是赢取了不少穷武士的好感。
但是,就算韩大岛主的铁足够便宜,他每月也能赚一两万白银,他开这铁矿才一年,就积累了二十万两的白银,够大干一场了。
韩恭的计划,是等到这座铁矿开采枯竭,就离开这个小岛。然后用积累的金钱招兵造船,兼并海上群盗,做真正的海上霸主,甚至占一个大岛称王建制。
跟着韩恭来视察的一群海盗头目,也面露喜色。看样子很快又要去日国筑紫岛了,那些在大宰府的街巷中花枝招展、说着东瀛软语的风骚妇人,可是有段日子不见了呢。
“岛主,今日又死了好几个矿工,这个月已经死了小两百了。照这么死下去,会影响到铁的产量。”矿山上的监工头目向韩恭禀报。
韩恭看着那些目光中隐藏着恨意的矿工,毫不在意的笑了,“这座矿,不出半年就要枯竭。还要那么多矿工作甚?就算不累死,到时也要全部杀掉。”
一个海盗头目道:“岛主,等到铁矿枯竭,剩下的矿工要不要招进队伍?他们都是精壮,杀了可惜。”
韩恭摇头:“别看他们现在老实,那是被逼的。他们心里,已经对咱恨之入骨,视咱为仇敌。如何能做兄弟?把他们招进队伍,是给他们报仇的机会。”
那头目显然是韩恭的心腹,他恭敬的说道:“岛主说的在理,小人倒是想简单了。”
“卢权,你记住,一旦结了冤家,化解仇恨的最好法子,就是让这个冤家去死。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是说要将冤家解决掉。”韩恭很认真的解释,“当然,这是咱的意思。”
卢权感觉说道:“岛主的意思,就是道理了。”
其他海盗也纷纷拍马屁,让韩大岛主颇为受用。
“韩韶我儿。”韩恭突然看向一个英俊的年轻人,自己的义子韩韶。
韩韶硬着头皮走上来,“父亲唤儿何事?”
“今晚你带一艘小船,和卢权出海巡逻。再过两天就要运货去日国,千万别大意。”韩恭捻着胡须说道。
韩韶道:“是,父亲。”他当然知道,这个义父为了替自己的亲生儿子铺路,终于要对自己动手了。
韩恭点头:“巡逻切勿敷衍,我儿不可大意。”他说到这里,发现自己的胡子都被捻下来一根,他手指一松,要将这根离他而去的胡须抛弃。